本課程以中文系必修及選修課程所撰寫的學術報告、文學創作或是實作成果為基礎,鼓勵學生在大學四年學習歷程的最後階段,提煉出一件具有代表性的學習成果,以做為未來繼續進修或是進入職場工作的重要試金石。課程中依據各個專題方向分成若干工作小組,分別邀請合適的專家或業師以工作坊方式指導學生實作、精進作品。每位學生自期初檢討報告到提出精進計畫,再到工作坊持續進行實作、參考專業建議修改作品,並且每周撰寫工作札記、記錄學習歷程與心得,投注大量心力自主學習,終於完成精緻化的亮麗成果。
「環∞生」展覽以無限符號連結「環」與「生」,象徵萬物無限循環與生死輪替之概念,從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角度,去思考生命與環境的關係與影響,架構起「由生向死,復而新生,不斷循環往復的「環生」概念」。 展區分為「生 • 徑」、「impl • ore」和「新 • 生」三個子展區,分別探討生命的起源與旅程、人類對自然的索求與懺悔,以及絕滅後的重生與希望,透過十餘件作品,引領觀眾深入思考生命與環境的關係,並重新審視自身在自然循環中的定位。 此次展覽以中文系「青聽文學」課程的故事文本為靈感,策展團隊由12位來自中山中文、劇藝、政經、人科學程的年輕創作者組成,更有來自各地的交換生參與其中。此次課程由杜佳倫、林芷瑩、黃資婷三位老師合授,在多位業界專家包括李杰恩、張紋瑄、楊雨樵、李怡志的引導下,完成了從發想、企劃、製作到佈展的完整策展流程。
2023年中山中文再次與高雄文學館合作辦理主題策展活動。本次策展團隊共15人,分別來自中文、外文、音樂、應數、社會與人文暨科技跨領域等多元科系,經過磨合交流,激盪策展理念,從中摘選亮點,並借助專家業師指導,落實為展品、展場、宣傳之設計,共同策劃一場兼具在地藝文創意與深度省思的主題性展覽。展覽主題為:【島與__ 】——島,每座島都有獨立的生態與文化,如同每個人都有獨立的形狀和思考。與,在其之後沒有受詞,可以自由填入。策展團隊在相異的彼此身上,看見相似的生命痕跡:「與他人的連結」、「成長痛」與「自我對話」。而這三種痕跡,成為「島與群鳥」、「島與縫」、「島與心室」三個展區,期許來觀展的觀眾,藉由展覽尋獲因生命連結造成的情感事件、回顧自身痛楚,並來到溫柔安靜的舒服空間,和自我對話。
2021年中山中文與高雄文學館以及USR城市共事館計畫合作辦理「山海之間,中文之路」主題策展活動。
本次展覽由十多位110級畢業生用心策劃,展覽主題為:【尋.回——在成為我們之前】,兼具「文學省思」與「實踐學習」,展現中文系學生回顧文學修業旅程,在踏出山海之際,尋回中文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