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余小田
組員/賴妍彤、陳婉瑜、陳靖閔、劉思函、沈誼嘉、林辰樺、陳冠志、許雅涵、李星穎
指導老師/裴建傑
組長/余小田
組員/賴妍彤、陳婉瑜、陳靖閔、劉思函、沈誼嘉、林辰樺、陳冠志、許雅涵、李星穎
指導老師/裴建傑
在繁忙的城市當中,因為課業或者工作等,讓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需要有個能放鬆的地方,由於醫學表面綠色對於人類的眼鏡來說是最舒服的顏色,能讓眼睛呈現較放鬆的狀態,以至於我們選擇了陽明山作為基地位置,除了空氣清晰、充滿綠植的環境外,還擁有美麗的夜景可以眺望,讓進入我們圖書館的人都能有放鬆心情以及紓解壓力的感受。
地點我們選在陽明山,白天的時候可以去旁邊走走曬曬太陽多接觸大自然吸收芬多精,有專家建議,久居都會的人,可以趁著假期到鄉間森林深呼吸,放鬆緊張的工作壓力,可達到舒緩身心及養生效果。晚上的時候既可以看看夜景。
位於山中,擁有豐富自然資源。運用天井在空間上使天、地、建築融為一體,天井中的生態園區,達成結合當地自然景觀的設計,讓在圖書館中的人們有身處大自然中的體驗。同時,我們的圖書館不只有文學、書等,內部還結合了藝術的元素在裡面,啟發創作靈感,更可以吸引外界不同的客群前往拜訪。3F的咖啡廳,咖啡廳的設計會加入文學等相關的設計,讓咖啡廳不僅融入了圖書館一部分更成為人們休閒小憩的好選擇。
(一)知識的永恆,自律的心態
(二)環境的轉換,不同的自己
(三)千里的美景,清澈的心靈
(四)探索過往,追求未來
基地位置 : 111台北市士林區凱旋路61巷4弄33號
基地總坪數 :約3305平方公尺
北投區總人數:12萬7280人
環境背景分析:
位於陽明山上的中國文化大學旁邊,生活步調較台北市區緩慢,環境幽靜,適合放鬆心情、釋放壓力,由文化大學至此步行約9分鐘、腳踏車和開車約1分鐘。劍潭捷運站至此開車約20分鐘、大眾運輸約50分鐘。
一樓的座位可以看到正面的風景,整片玻璃也讓燈光明確的照進去內部,成為讀書的好選擇。
一樓的外面走廊,用植物牆做裝飾,深色木頭當作走廊地板,搭配燈光的投射下,在晚上就有特別的視覺效果。
視聽室可以提供民眾播放影片、DVD等,有重要的會議或是大型場地開會,視聽室可以使用電腦連線螢幕,讓螢幕更清楚得顯示出來,每組沙發都有附小桌子可以放東西。
討論室附有大型投螢幕、八人座位、放東西的櫃子等,每一間討論室看出去的風景都不一樣,都有大片落地窗採光極佳,大螢幕有助於討論,討論室可提供安靜獨立的空間,不用擔心吵到別人。
相對於椅子和桌子的讀書區,休息區是以沙發為主,讓客人可以更舒適的讀書,一二三樓,每個都有設置休息區。
考慮到室內空間大,採光不容易照到內部,還有結合地理位置融合大自然的設計,我們選擇使用「天井」。「天井」在空間上使得天、地、建築 融為一體,展現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丼好處:增加視覺層次、引光入室、解決高牆深宅的通風採光,在天井中種植樹木 讓氣氛更接近自然 也使空間層次更佳豐富。
大樓梯的兩側都有光可以照進來,讓讀者可以在大樓梯上同時享受自然和書籍的快樂,打通二樓和三樓的大樓梯,使視野更廣闊也沒有壓迫感。
兒童區有提供沙發、童書等,大片窗戶和造型窗戶,讓白天和晚上都有不同的美麗景緻,採用暖色系木頭地板,讓空間更有溫暖、適合小孩的感覺。
自習室位於三樓,有提供獨立的座位和多人的座位,相較於二樓的公共區域,隔音更佳良好。有獨立面對窗外風景和併再一起的六人座位,和公共空間區隔開來,使和外面的聲音隔絕開來,打造安靜的讀書空間。
書桌區位於二樓的造型窗戶旁邊,光影照進來不同時間會有不同的效果,為開放式格局, 可以隨時更換書籍,且方便移動,適合短時間停留的人。
窗戶造型以葉脈為核心延伸,讓圖書館有更豐富採光,不同於正常窗戶的光影。
咖啡廳結合了綠植的設計,在造型牆和地上的植栽,牆壁上也種了植物,色調也是偏木頭色系。整體運用暖色系來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