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丁茂庭
組員/林欣怡、曾昭蓉、周家綺、錢均淳、王歆淇、余小睦、蕭芷亭、江冠瑩
指導老師/裴建傑
組長/丁茂庭
組員/林欣怡、曾昭蓉、周家綺、錢均淳、王歆淇、余小睦、蕭芷亭、江冠瑩
指導老師/裴建傑
人們常常會說「教育是脫離貧窮的最好方式」這句話其實不只適用於個人,也可以套用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人民作為國家的根基,必定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世界上有許多人沒有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導致下一代難以翻身,或者是有效經營國家。由此可見雖然教育資源匱乏可能會間接的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因此,唯獨有正確和充分知識的灌輸才有能力去扭轉國家的局勢。
此次的設計是希望透過打造出不分性別、年龄、階級或種族都能從中獲得學習機會及知識的教育機構,培養個體對外在環境的興趣並探討生命及需求的課題,學以致用並駕馭其環境。我們由社會發展的三種狀態為基礎,分別是未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已開發國家。針對這三種發展程度所需提供的教育資源未必相同,所以我們針對其制定了三個不同的教育階段。
第一階段是為了要解決在低開發國家中所面臨的食物匱乏問題和基本的生存以及衛生知識,因此此階段會提供農耕的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衛生和生存觀念,讓他們能帶回家實踐。
第二階段是解決開發中國家的人為了要讓國家的發展模式更多元且更進步,因此進行的是興趣探索的過程,內容包括各科知識的索取以及設計科目的發想,並且提供他們選擇的領域的基本知識。
第三階段,已開發國家的人民大多都已經經濟富足、衣食無憂,並且已經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因此此階段的目的主要是幫助學員們達成自己的目標,甚至是協助發展能夠造福全人類的事,例如:研究室來做實驗、辦公室來進行跨界的合作。
(一)解決貧富差距、人口外移問題
(二)解決生存問題
(三)提倡平等議題
基地位置 : 407台中市西屯區工業區八路11號
基地總坪數 :約24200平方公尺
台中西屯區總人數:約23萬1000人
環境背景分析:
台中是台灣第二大的城市,交通方便,東臨中彰快速道路、南接高鐵特定區、西臨國道三號、北臨中清路。在生活的步調上較慢,兼具都會與鄉村特性。隨人口提升,勞動力素質提高,顯示臺中市勞動人口足以供應各產業之人力需求。夏天不會悶熱;冬天也不會濕冷,是適合培養園藝、農耕的好地方,配合生態復育計畫及永續生態計畫,又能夠達到保護生態資源及環境教育(綠建築)。並結合大肚科技走廊的發展目標發想,以「生態、科技、遊憩」為原則,期許能達到保護自然、建立交通網、結合科技產業資源(以創新型產業特色為目標,打造科技廠房、科技地標,塑造地區創新產業意象)、民間自治管理為主。
總部
一進到我們的總部,會先看到我們不同階段的展示區還有我們主要進行接待工作的櫃檯,在這裡你可以詢問關於我們、關於機構的問題,旁邊也有座位區,可以提供給暫時需要休息的人。
這裡放了一些第一階段學員們的成果,基本都會先從可以食用的蔬菜開始學習種植,但也會考慮當地氣候、環境等等的去斟酌考量所執行的計畫。
第二階段開始會學習一些電子產業,包括零件使用、收納、器具使用等等的。針對一些有在發展電子設備產業的國家,都是有益無害的。
第二階段我們也有一些設計方面的學習,像是一些包裝設計、3D列印、產品發想與設計、室內設計等等的,如果一些國家可能不太需要電子產業的人力,那投入設計業也是不錯的,畢竟設計的故事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成為設計師。
第三階段是距離社會最近的一階段,有了前面所累積的經驗與能力後,未來不管是需要種植還是電子產業的人力,還是設計師,在這間教育機構裡都是可以找到這樣的人才的,我們提供完善的設備與良好的求學環境,在最後一階段裡,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依然保有初心及野心,積極爭取,奮發向上。
有些座位面向大片玻璃窗,雖然二樓的景色不一定美麗,但卻可以明顯感受到夏天熱情的陽光、春天舒適的溫暖、秋天微涼的天氣以及冬天獨特的風景。同時也有多人桌的坐位,也可以用來談天說地或是討論事務。
多樣變化的菜色,搭配當地的飲食習慣,迎合不同人的口味。也有飲料吧台、飲料機、零食櫃等等的,不想吃正餐的肉菜飯麵湯之時,也可以吃些小甜點。若當地沒有設立總部,在分部裡面也會有小餐廳的位置。
用大的櫃子當作隔間,每個區域各自進行不同的事務,也都有配上一定會用到的影印機。在大片玻璃窗旁工作,不只是用陽光來打起精神,也為工作的區域增添一份溫暖。
有的高階主管要處理的事情更多,考慮到事務的不同,投入的專心程度不一定相同,如果有人在旁邊吃喝玩樂,勢必會影響到自己工作,所以將高管的辦公室隔起來,裡面也有獨立的沙發及工作桌,還有個人配套的收納系統,給這裡的人增添許多方便之處。
沙發區最主要是讓辦公室的人可以有好的休息區,不一定要跑到樓上享用膠囊床,也不一定要到其他樓層去,在辦公區的旁邊就有可以休息的空間。也可以坐在這邊討論、聊天、吃零食,一舉多得。
沒有什麼特別的工作壓力時,也可以到三樓的遊戲區域跟同事增加感情,有保齡球、桌球,還有一些其他遊戲,讓員工不會為此感到無聊。
總部是主要接洽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需求的一個地方,在這裡會需要一個很大的空間,用來召集師資、高管、負責人等等。我們服務的範圍非常廣,所以相對應的教學都需要老師,我們會用這個空間作為培育人才的基地、討論國際事務的總地,以此進行更完善的教育工作。
分部
我們引進水耕技術,讓學員們熟悉使用的方式,也會提供給他們手冊、教學講義等等的,讓他們除了實作之外,也有文字的說明可以讓他們更加熟悉。
這裡配了幾張桌椅,提供給學員們在上課時候可以使用。後面的牆上也有學員們自己種的花草,讓他們對自我有更多信心,增加學習能力。
學習一些設計方面的東西,可能會使用到電腦等設備,所以我們儘量讓每位學員都能使用到電腦,在電腦裡揮灑創意。
電腦教室除了可以臨時借用給設計群的學生之外,學習電子零件的學生也可以一起使用,每個班級使用的方式跟規定都一樣,利用電腦裡可以找到的知識,也增進他們更多的能力。
這裡有一些3D列印的機器,提供給設計類群的學生使用,可以用來製作產品等等的。
在這間教室裡,可以進行許多課程,包括前一階段的設計業、電子業、農業,在這裡都可以學到更精進的。
兩人一桌的坐位,不管是分組的作業還是個人的作業,當旁邊多了人可以一起努力加油的時候,就會更有幹勁,未來在社會上或許會成為競爭對手,但也有可能因為曾經都是好同學,所以多了更多彼此學習的機會及經驗。
第三階段多了一個產業,是關於生物科技的學習,這裡可以學習如何去使用研究的器具,也可以搭配電子產業類群的學生,一起研究裡面的零件。
會議室的使用,最原始的初心是希望在這個階段的人可以學習說話的技巧與藝術,練習模擬如何去溝通、提案等的。
不同的會議室有不同的風格,帶給使用者不同的感受。會議也可能會有不同的進行方式,讓這件事變得簡單又有趣。
辦公的區域充滿著溫暖的陽光,雖然大家不一定都是相同的教學內容,但也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學習。
樓梯上來之後右手邊是沙發區,前面有一些雜誌、茶水,讓老師們除了在座位上小憩,也可以在這個沙發區聊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