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該如何準確區分「年度計畫」與「短中長期規劃」,是短中長期規劃時長區間中「短期」就等於「年度計畫」,也為幹部任期的時間嗎?
1. 年度計畫:
- 定義:一個年度的計畫,例如 112.1.1-112.12.31 或 112.8.1-113.7.31。學校社團評鑑通常是指今(學)年度所規劃的活動及時程。
- 內容:包含短期、中期、長期目標。
- 短期目標:執行100%。
- 中期目標:執行30%-40%。
- 長程目標:執行10%-20%。
- 注意事項:中長期目標需在每個年度執行一部分,才能在下一個年度滾動到短中長期目標。
2. 短中長期目標規劃:
- 定義:規劃社團未來幾年要重點發展的項目。
- 建議:短期為半年-1年、中期為1-2年、長期為3年。
- 短期目標與年度計畫的關係:短期目標需連結目標、實施策略、具體項目、經費需求、資源管道等,但年度計畫不一定需要。若短期計畫為一年,且幹部任期也是一年,則兩者相等。
老師的補充說明:
短中長期的期間如何設定是主觀的,無論是在於社團本身或是校內外輔導社團或參與評鑑的師長。
短中長的目標的設定主要是讓社團在經營運作上能更有方向,故建議在短、中程目標的設定以學生能參加社團的時間,才能讓目標可以掌握和檢核。
現今多數社團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招生,必須先有人進社團才可以想要辦甚麼活動或是參加甚麼比賽,所以常見短程目標是招生、中程目標是辦活動或參加比賽,然後在社團幹部一年任期結束後,又再一次循環這些目標,由於社團經營本來就不一定能朝理想中的目標前進,故只要核心幹部對目標有共識即可。
2.請問老師對於短中長計畫中「上一屆幹部的中期目標」與「當屆的短期目標」方向不同,該如何解釋或如何將社團延續的規劃目標更理想的呈現?是否需特別方向不同的原因,還是要主旨說明規劃的目的?
短中長期目標對社團來講應該是一致,但畢竟每一屆所遇到的人事時地物都不同,如果有目標規劃不同的情形出現,需要注意呈現:
1.變更原因:若方向不同,應說明其變更原因,例如經過社員大會或幹部會議討論變更。
2.決策過程:建議社團透過會議討論做成決議,因為社團是一個組織。
3.修正時機:可以說明何時進行滾動式修正,通常應該是在社團重要會議或者新任幹部就職後,並附上會議記錄。
老師的補充說明:
由於在經營社團和處理事情的是現任幹部,當過去目標和現況有所不同時,若能與上一任幹部去溝通理解後有所共識會是最理想的狀態,如無法取得共識,會建議以現任幹部的目標為優先。而各階段社團發展目標仍圍繞的社團宗旨而設定,如前後屆不同,推測只是在處理社團事務的優先順序不同而已。
建議社團幹部可以在卸任前有會議去檢核所設定的目標達成度,新任上任前有會議去討論當屆目標,以會議來完成目標設定的共識,至於是否需要解釋或說明,我認為如有前述的會議紀錄即可,否則可能只是處理資料的人花時間作文,實質價值不明,社團的運作還是社團本身最清楚。
3.請問若社團組織章程已行之有年,皆未修訂或目前已來不及修訂,該如何有效呈現相關資訊呢?若只有呈現單一的幹部內部會議紀錄佐證可以嗎?
組織章程是為一個組織所制定的一份文件,意義在於幫助組織確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規範組織成員的行為,並提供一個框架,使組織能夠有效地運作和管理,也算是社團的法規,任何決定需要遵從組織章程規定執行
1. 組織章程修訂時機:
- 原則內容:組織章程並非每年都要修改,應視社團需求而定。新任幹部上任前應審視組織章程之條文,確認是否滿足未來運作需要。
- 建議作法:因章程上載明社員的權利及義務,建議社團在「社員入社時就能主動提供章程供檢視」。若是連續3年以上都未修訂,建議應附上相關說明,使條文滿足未來運作需要。
2. 修訂狀況說明:
- 若皆未修訂:應檢附會員大會討論章程可適性的紀錄作說明。
- 若來不及修訂:可說明何時有討論修訂的會議,並預計何時、哪場會議進行修訂,需附上會議紀錄。
老師的補充說明:
組織章程之所以來不及修,通常是章程不易取得或是不被注意,另一個狀況是社團章程的修改訂定太高的門檻以至於不好修改,比如說訂定修改需要三分之一的社員連署。章程的修改通常經由幹部會議認為需要修改,就可以提出修正草案在社員大會通過,假設章程有需要修改卻來不及在評鑑前完成程序,建議就擬好草案和前後條文對照表,在幹部會議上留有紀錄,以利後續完成程序。
社團的經營和運作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會在於以人跟社團宗旨,兩者具備才會有社團。
社團的運作可以參考「人民團體法」及其延伸的辦法,然則社團的經營運作是學生,建議適度參考即可,訂定一個可以被多數人理解並去接受的章程,會比訂一個理想但執行困難的章程重要,而這個觀點是站在社團實務經營面上,當校內外有師長或同學指著章程說程序不夠嚴謹時,那就必須有所回應和尋求理解,這就是民主社會的價值。
建議自我檢核的項目:
1.修訂章程的歷程及紀錄(修訂會議及相關佐證資料、選舉罷免的規範等)
2.是否另訂有行政、立法的組織章程
3.檢核組織架構、架構圖(圖表不宜出現於章程中)
4.會議召開方式(例如每學期召開兩次)
5.修訂章程的最高指導原則
1.請問社群管理資料部分,您建議我們應該關注哪些整理和管理方面?以及期望看到哪些方面的成果與表現?比如社群互動方面、資料傳承方式等等
在社群管理資料方面,只需彙整社團在該平台上的使用情況即可。該平台本身僅是一個工具,評審的評分標準應該考慮使用的廣度和深度。
社團社群管理上,許多社團會提供FB或IG的畫面截圖或網址,而常見的情形如:按讚數不高,僅能推測其點閱率、觸及率也不高,由於這些數值只有後台管理人員才可以看見,故建議可以呈現部分管理的後台資料。
此外,建議也能呈現社群成長人數,跟"自己"比,資料數值才會有解讀的意義。社群的發展趨向多元,社團可以針對主要受眾去經營特定社群即可。
請注意:社團社群管理的資料,應為雲端資料庫資料管理、有持續更新內容的粉絲專業或是FB、IG、Line等社群,切勿提供為評鑑而成立的空頭社群,且社群內沒有任何內容、互動,或是短時間內上傳不同時間的資料唷!
2.請問對於預算表部分,評審老師在打分時會較為注意什麼方面?比如價格合理性、物品項目、收入來源等等
預算審核機制:
1. 審核重點:重視預算的審核機制,需要關注如何通過預算。
2. 會議決定預算表:
- 確認是否有經過會議決定的預算表。
- 考察預算表的編列是否合宜(包含項目、人數等),是否符合社團需求與規模。
- 核對單價與總和是否正確、不同活動之經費預算表是否客製化。
3.請問在財務管理資料準備上,有沒有哪些資訊是很重要但學生常常遺漏沒有呈現出來的部分?
1. 欠缺的財務管理機制:
- 預算機制:社團在預算管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建立完善的預算機制。
- 決算機制:缺乏有效的決算機制,需要建立明確的財務結算流程。
- 卸任前幹部的經費使用檢討及建議:訂立卸任前的經費檢討流程,使前一屆幹部能夠對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檢討,並向下一屆提供相應建議,以改進財務管理。
2. 月報表與真實憑證之連結問題:
- 問題原因:月報表無法與真實憑證進行連結,可能導致財務資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受到影響。
- 建議解決方案:建議改進月報表系統,如提供月結算表憑證紀錄(簽章、收據資料),確保月報表與真實憑證能夠相互對應,提高財務管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3. 財務要透明,亦即要有開徵信的呈現,建議社團一學期至少進行一次。公開徵信包含:核銷流程、單據、預決算成效表等資料。
4.請問產物管理的借用紀錄,主要是看重哪個部分?比如借還使用流程規定、 借用期限控管、產物維護與保養等等
1. 產物外借登記紀錄:
- 外借程序:若產物有外借,應建立外借程序,並記錄登記紀錄。
2. 社團器材管理規定:
- 規定內容:需訂定社團器材管理規定,包括器材的保管、借用、保養及維修等事項。
- 規定項目:
- 財產清冊:應建立財產清冊,包括照片、身份及編號、耗材非耗材等資訊。
- 借用方式:需明確規定器材的使用或借用方式。
- 維修紀錄:應有維修紀錄,記錄器材的維修情況。
- 清點盤點:需定期對產物進行清點或盤點,並記錄相關記錄。
- 貴重設備管理:對貴重設備需專人維修及保管,確保其安全和有效使用。
財務和產物管理容易被無限上綱或放大檢視,建議社團應釐清財務管理之用意及財產規劃之目的,並依其規模和必要性呈現即可。
1.請問隨著永續趨勢興盛,會更注重社團與SDGs各項指標的連結嗎?什麼樣的社團活動形式呈現較為樂見呢?
評鑑評分標準:
1.根據貴校的評鑑指標進行評分,評鑑標準可能會因校而異。
2.對於SDGs17項指標,若能符合其中一項已經是相當優秀的表現,鼓勵社團多理解SDGs各項指標,在活動中適時置入和有所連結。
3.社團願意連結,無論是否符合單一指標,都是值得樂見的,然而各項指標有其含義,建議避免只針對指標標題本身進行解讀,而是深入了解後再進行連結,有時候同一場活動亦可連結不同的指標。
2.請問若期待社員填答回饋量表能使社團活動更精進,會建議回饋量表中應該呈現哪些問題?舉例,社員自行評估社課所學能多少程度用於往後學習、生活
1. 提供建議:
- 設計重點:回饋量表題目的主要重點應該在於對未來社團舉辦相同活動的建議,作為下一次辦理該活動的參考。
- 建議作法:可以設計前測與後測,觀察學員在參加完活動或是課程學習的程度跟理解的程度,且其問卷項目建議與目的相關。
- 補充思考:以社員自行評估社課所學能多少程度用於未來學習、生活的題目為例,其難度有些高,需慎重考慮。
2. 不同活動的回饋形式:
- 學習性活動:可使用前後測的結果來呈現回饋,觀察學習成效。
- 一般活動:以滿意度調查為主,並針對不滿意的部分進行分析,提供建議給下一屆參考。
1. 社團導入SDGs建議花時間了解其意涵,避免為導入而導入。
2. 有關回饋問卷之設計,仍須考量實際需要,避免完全遵照傳統與一成不變的題目。
1.請問績效與特色這部分,如果沒有與帶動中小學相關的活動經驗或是成果可以展現,而是以社團其他特色活動來代替,會對評鑑分數有很大的影響嗎?
1. 評分重點:評分表的項目包括年度活動計畫中的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營隊活動、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社區服務及社會關懷等與教育政策相關的活動。
2. 特色定義:根據社團的屬性來定義,並非每個社團都是服務性的。評審會根據社團本身的屬性來評分,而非僅從單一活動(如:帶動中小學相關的活動)來評定。依照其社團屬性,無論是參與競賽、支援學校活動、辦理大型(如校際、甚至全國)活動等,都可以是呈現特色與績效。
老師的補充說明:
社團不用拘泥到每個項目都沾一點,因為服務的價值是來自於「需求」,需要花時間去溝通交涉,甚至長時間的經營,切勿為了評鑑指標刻意辦理帶動中小學活動。
2.請問在這部分的檔案製作中,與「 社團活動績效評分項目 」的 「規劃與執行 」 文件相比,您期待看到哪些差異、成果和表現?另外關於檔案的分類,是否也需要在規畫與執行的資料夾裡呈現?
1.評分重點:評分希望能看到PDCA中活動計畫書的撰寫與籌備過程(如籌備會議)、活動後的問卷與心得,當然也包含經費執行狀況等。
2.資料存放:若文件不大,可以一併放在一個資料夾中,但若資料龐大可以分開放,即分類存放在規劃與執行的資料夾和績效與特色資料夾中,則更容易評分。
老師的補充說明:
活動、計畫以及社團特色活動的相關資料都應該呈現在資料夾中,以確保文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請問績效與特色的活動檔案,是否也需同步存放在規劃與執行的資料夾裡面?
由於評審查看檔案的方式各有不同,若為了避免評審誤會社團資料有遺漏的可能,或是增加被看見的機會,可以考慮將績效與特色活動檔案同步上傳至規劃與執行資料夾中。
特色活動為社團年度計劃表的其中一環,因此可以綜合全年度的資料作呈現(如年度規劃表)同步存放在績效與特色資料夾中,展現社團活動之連貫性與一致性。
可依據行事曆所列活動檢核,活動成效分析含(經費預算及實際支出)製表及製圖。
建議社團審慎定義何謂社團「特色」活動,再將檔本資料依分類放置於指定資料夾中。
感謝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吳鎮全老師、臺北醫學大學-莊玉琪老師、東吳大學-蔡志賢老師、傑優教育服務團隊-洪維倫老師,提供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