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要為大家帶來的是公共電視教育影音公播網 🌨️
在優質戲劇館聽各種酸甜苦辣的故事!
在紀錄片及環境教育館思索各種議題!
生活與人文館帶你體驗各種生活!
兒童少年館激勵人心,陪伴孩子成長!
跨越時空的藩籬及光碟的限制,全天候隨選隨看!
優質戲劇館
奇蹟的女兒
★ 第 54 屆金鐘獎 迷你劇集獎
★ 第 54 屆金鐘獎 電視電影男配角獎
★ 雨鵑與好友淑美來到加工區的大隆紡織廠, 其繁榮讓農邨少女對未來充滿美好想像。
大債時代
★ 第 56 屆金鐘獎 迷你劇集獎 提名
★ 第 56 屆金鐘獎 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 阿良跳樓這一天,他的高中好朋友楊大器, 正在會議室內,對著一群有錢人簡報。
雄影 20 周年慶:有了!?
阿鈞原本在等待入伍的悠閒日子,全都在女友小安的驗孕棒出現兩條線後,開始糗態百出。從小失去父親的阿鈞,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父親身分」顯得手足無措。
雄影 20 周年慶:屍舞
年輕的女舞者芳在一次表演失利後,對自己表現失望,也辜負老師期望,兩種情緒交疊,在兩人生命間造成極大的轉變。師徒間伴隨著彼此執念的牽絆,執念是作為生活的動力推進著她們,還是生命在支撐著與生俱來的執念?
雄影 20 周年慶-春水奇譚
★ 雄影 20 周年慶
★ 單身許久的中年男子阿三終於再次心動了,
但卻遲遲無法對玉蓮展開行動。
不可饒恕的人
★ 第 59 屆金鐘獎 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 巫子衡因工傷失業流落街頭,成為街友,
被民宿老闆阿良找去打工。子衡漸漸發現,
民宿會有奇怪的聲響、人員與傷亡……
道安講習
★ 2023 關渡電影節
★ 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劇情片 入圍
★ 第 58 屆金鐘獎 戲劇類節目聲音設計獎 入圍
半天的海邊
一名為經濟壓力所困的計程車司機安哥,打算對初次來到馬祖的新兵阿傑另有所圖,阿傑搭車的目的不是為了回營而是找海灘。他們沿著馬祖的沿岸進行一場海邊的半天旅行,安哥載阿傑的途中逐漸發現他心中隱藏的事情。
全村的希望
只剩 15 個邨民、平均年齡超過 75 歲的田西邨,領袖人物罔市帶領大家搞一個「一票都不能少!」的公投案,卻在投票之際意外少了一票。就在邨民們放棄之際,救護車居然送來,被醫生判定只剩七天能活的返鄉青年小玉。
阿霞
個性軟爛單純的阿霞,渴望獲得家人朋友的愛與認同,她把潑漆討債賺來的酬勞花在他們身上,卻始終不被重視。在一次的討債任務中意外救了曾經欺騙她的婦人,這段經歷讓她對自己的存在有了一些感悟。
落路
銘綸的爸爸因傷害罪被判入獄六年,銘綸發誓不要像爸爸一樣造成家裡負擔,即便在陣頭當八家將也從不惹是生非。
最後三十天
★ 2023 青春影展 入圍
★ 2024 金穗獎 評審團特別獎
★ 2023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競賽 入圍
舵手
公車司機阿彬滿心期待著久違的同學會,卻只能照常工作。開在自己最熟悉的道路上,卻逐漸發現有些不對勁,車內的乘客、發生的事件,沿途的路段,好像不斷循環、重複發生。
發財車
★ 2025 青春影展 入圍
★ 2024 台灣南方影展 入圍
★ 獨自住在台南的阿禾,在夕陽產業擔任三十 年的送貨司機失業了。
中國神獸
★ 2024 MY Living Arts Festival 入選
★ 2024 Seashorts Film Festival 最佳影片
★ 2024 WATCHMOVIENOT Film Festival 入選
回收場的夏天
★ 波蘭國際短片影展 入選
★ 2024 台北電影節 最佳短片獎
★ 2024 金穗獎 最佳劇情片、最佳演員
★ 2023 金鐘獎 戲劇類節目聲音設計獎
★ 2023 釜山影展廣角鏡短片競賽單元 入選
後頸
十八歲的準大學生陳安,距離到外地求學還剩幾個月時間,這天母親卻突然攜著新女友,搬進了她們的租屋處。陳安打算「搬離家裡」來表示她的不滿,脖掛的鑰匙壓在汗疹上頭,卻怎麼也搔不著癢處,越是搔越是癢……
蘇芯語改名字
★ 國二女生陳思妤,因為父母離婚改從母姓。
但這陌生的名字「蘇芯語」令她心生反感。
榴蓮芭
★ 南韓自由國際電影節 最佳學生短片
★ 南韓自由國際電影節 最佳聲音設計獎
★ 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劇情片優選獎
瑪麗快跑
★ 2023 金穗影展 最佳演員
★ 2023 金穗影展 評審團特別獎
四坪半戀人
★ 2023 青春影展影視類 評審團獎
★ 白天照顧正雄,晚上在四坪半房間裡,
他們成為不敢對外公開的秘密戀人。
大夜
★ 杏如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她一個人,
為此,她尋求手機交友軟體緩解寂寞。
黑孩守墓
相依為命的阿嬤過世了,黑孩為此自責,破敗的墓地,再無可失的他,固執地守護著懞懂的自我救贖。 荒涼的墓地,小小的黑孩守著剛過世的阿嬤,也守著自己的愧疚。
歡迎下次光臨
★ 2022 金穗獎 學生組最佳劇情片
★ 深夜超商闖入老奶奶這名不速之客,
糾纏著店員阿明,要他幫忙奶奶進監獄,
不勝其煩的阿明,只好幫奶奶絞盡腦汁,
想出了一場超商搶劫的戲碼。
紀錄片及環境教育館
胡阿姨的花園
★ 2025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最佳紀錄片獎
★ 第 29 屆釜山國際電影節 紀錄片競賽 入圍
★ 2024 上海國際電影節 最佳紀錄長片 金爵獎
在聖堂的一場演出
以當代藝術、聲響創作以及考古學為主題的紀錄片,透過這三個領域的交會,呈現一段跨越不同時代與地點的旅程。考古團隊在北台灣和平島,找到了十七世紀諸聖教堂的完整牆基,以及墓葬,為此策劃一場跨領域的音樂演出。
那些鳥事
一個紀錄片導演,帶兒子逛動物園時,巧遇多年前拍攝的對象。這個「巧遇」不得了,竟然牽扯出台灣野生動物園龍頭鮮為人知的鳥事!
布洛卡區
這是一棟曾經位於城中區的老旅館,自從他腦中的布洛卡區損壞的消息傳開後,每天都會有很多的秘密來這裡停泊卸載。
2029
彰化塭仔港的王明川與王麒超父子一家靠海吃飯。相較於爸爸反對離岸風力發電的立場,王麒超有著不同的想法,綠能開發的美意他懂,但在開發同時對漁民產生的影響,除了漁民本身之外,又有誰懂?
我的AI家人
AI 機器人也許未必要取代家人,也可能作為媒介,成為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失智癥患者的情緒反應與溝通問題,經常導致失智癥患者的家人疲於照護,日本和臺灣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場新的實驗。
神殿
★ 2020 科羅拉多環境影展 入選
★ 第 55 屆金鐘獎 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
★ 第 55 屆金鐘獎 非戲劇類節目剪輯獎 提名
潰爛癒合掩藏
★ 2018 釜山影展 佳紀錄片獎
★ 2021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台灣競賽首獎
★ 2006 起,拍攝一個超過 70 年的歷史傷口
我們的島 1222 集:留下城市涼意
台鐵高雄機廠為了配合鐵路地下化,高雄機廠在 2013 年搬遷到屏東潮州,原本在鳳山,廣達 31 公頃的舊廠區,台鐵計畫開發再利用。
我們的島 1223 集:民間保護區
用群眾力量來守護環境的 30X30 是什麼意思?這裡說的是,2022 年底,在加拿大舉行的第十五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會議。
我們的島 1224 集:廢樹枝小旅行
2017 年 3 月,台中市南屯區文山掩埋場,枯木悶燒多日,造成空污嚴重,引發社會關注。
我們的島 1225 集:斷根迫遷
秋季日頭依然熾烈,總統府前,內心煎熬的居民高舉標語,「反徵收、護家園」。他們抗議的是龍潭科學園區三期擴建案。
我們的島 1226 集:地熱電廠
2050 年淨零碳排,綠電需求正夯,台灣的再生能源中,地熱占有什麼樣的地位?從前為何發展緩慢?未來如何加速?
我們的島 1227 集:失落櫟林王國
台灣有百分之六十的面積,覆蓋著森林,有生長在高海拔的針葉樹,也有低海拔闊葉林,殼鬥科植物就是其中代表樹種之一。
我們的島 1228 集:人蝠之間
一襲黑衣,以夜色為保護色的蝙蝠,是一般人很不容易理解的生物,也常常因為不理解,不小心傷害到牠們。人與蝙蝠,相安無事的第一步,是理解。
我們的島 1234 集:減碳賺碳權
「減碳」、「碳權」,似乎是工業界、商業界的事情。但其實農業,也可以減碳,並且賺到「碳權」,怎麼做呢?我們的島特別篇由主持人信聰帶你看「自願減碳賺碳權」,帶大家了解碳權是什麼?碳權怎麼交易?
我們的島 1238 集:大巨蛋開打
大巨蛋是台灣第一座大型室內棒球場,去年 12 月正式啟用,並舉辦亞洲棒球錦標賽首場開幕賽,吸引許多球迷入場觀賽,大家對大巨蛋的歷史是否還記得?而它規劃的退場機制、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呢?
我們的島 1239 集:以廢轉能
SRF 真的同時解決廢棄物又產生綠能嗎? 為了解決去化難題,政府推動將適燃廢棄物做成固體再生燃料,簡稱「SRF」,每一噸 SRF 大約可以替代 0.86 噸的煤,SRF 的出現,可以減少燃煤又解決廢棄物,似乎一兼二顧?
我們的島 1240 集:衣服什麼紗
各行各業都想把材料循環再利用,紡織業也是。以往寶特瓶回收抽紗再利用,是紡織再生料的大宗,隨著各大飲料廠紛紛宣布要回收自己的瓶子,紡織品再生料的來源將嚴重缺乏,那,要拿什麼來做衣服呢?
我們的島 1241 集:鸕鶿三部曲
飄著細雨的清晨,水面映著天空的灰與太陽的光芒,上千隻鸕鶿降落的身影改變了水面原本的波紋,一個一個小黑點,順著水流,緩緩漂動,這美到難以描述的畫面,出現在台北市的基隆河。
我們的島 1242 集:嶺頂沙丘
嶺頂沙丘是海岸山脈的起點,也是花蓮溪的終點。在這個山海河的交界,豐富的魚蝦吸引候鳥度冬棲息,但也吸引開發的腳步進駐。
我們的島 1243 集:外來種植物
位於宜蘭縣員山鄉的雙連埤,是少見的低海拔湖泊生態系,近年卻受到外來種入侵與氣候變遷的威脅,它的重生之路,從 2003 年公告保護區至今,已經走了二十年,努力守護這裡的人,目前取得哪些成果?又面臨哪些挑戰?
我們的島 1244 集:新姜老歷史
北埔新薑天水堂,深具文化歷史價值,目前列為暫定古蹟。但是建築上被張貼了許多布條,抗議指定為古蹟。老屋的未來,在民間期待、政府審議與家族後代有著不同意見的情形下,形成一場充滿變數的文資保存運動。
我們的島 1245 集:深坑大火警示
2024 年 2 月 20 日下午,火苗悄悄從深坑工業區一間倉庫竄起,消防隊員到現場發現,倉庫內存放大量電子通訊產品和電器用品,內有大量鋰電池,增加滅火困難度。
我們的島 1246 集:啤酒百年滋味
一百多年來,麥芽、蓬萊米與啤酒花在這裡發酵,替城市留下不可抹滅的味道。行政院主導計畫將建國啤酒廠(台北啤酒工場)歷史核心區域,變更為學校用地,交給台北科技大學使用,未來產業活保存之路,該如何繼續?
我們的島 1247 集:五溝水湧泉劫
屏東縣萬巒鄉的五溝水,是台灣第一個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保存的客家聚落,獨特的湧泉生態系,與客家文化、水生動植物的興盛密不可分。近年卻不斷面臨整治工程的影響,令長期關心當地生態的人們十分憂心。
我們的島 1251 集:餵食黑鳶
全台灣最大的曾文水庫,有穩定的老鷹族群。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希望打造「老鷹之鄉」來帶動地方發展,在地業者發展出釣魚放生,讓老鷹自由捕食的遊程。
我們的島 1252 集:疥癬蟎來襲
台灣特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野山羊」,牠們構造特殊的腳蹄,抓地力能在懸崖、陡坡活動自如,過去主要的生存壓力,來自狩獵與棲地破壞。但近年有人發現,牠們正面臨新的疾病危機。
我們的島 1257 集:台北城砍樹記
想像一下,你家門前有一整排樹,這些樹陪著你長大、陪著你變老,有一天,這些樹被認定危險,全被砍除。這些對居民深具意義的樹,除了砍除,能否有別的選擇?
我們的島 1258 集:光電馬頭山
高雄馬頭山生態豐富,在抗爭廢棄物掩埋場之後,新的開發案又來,這次將要興建光電場。原本以為雨過天晴,可以推動地方發展的居民,再度團結起來,走向抗爭之途。
生活與人文館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第 2 季
★第 59 屆金鐘獎 節目類攝影獎
★第 59 屆金鐘獎 人文紀實節目獎
★第 59 屆金鐘獎 節目類聲音設計獎
二呆流浪記之完全大人手冊
25 歲的曾敬驊及朱軒洋,在今年夏天要踏上屬於他們的「登大人」之旅。出發首站就從帶好友「回家」開始!
兒童少年館
一字千金 鬥字英雄會
★ 第 55 屆金鐘獎 益智及實境節目獎 提名
★ 全新一季請來各屆文字重度使用者,
在文字競技場上,用寫字來一較高下。
一字千金 妙筆生花風雲榜
★ 第 54 屆金鐘獎 益智及實境節目獎
★ 兩個同中有異的職業或者身分,
以字會友,用文字能力一較高下!
一字千金 筆武大匯
★ 第 58 屆金鐘獎 益智及實境節目獎 提名
★ 究竟誰能站穩這文字的擂台,力戰到最後?
原住民主題館
行走TIT
【行走TIT】是一個帶著議題和探究精神,帶你看見每個部落故事的節目。結合深度走訪、人文情懷與旅遊資訊。
守護清水山林 Tongmen
從空中鳥瞰木瓜溪,上流的主要支流清水溪,發源於三千多公尺的能高南山,河道經過銅門附近,沖刷形成許多河階地,由於地面平坦,成為人口聚集的地方。
高遶長興路
復興區的長興里,西邊與新竹縣的關西鎮相接,北邊是石門水庫的上游區,長興里包含了長興部落與高遶部落,而長興里這個地名,卻是泰雅族人的歷史無奈。
松鶴 德芙蘭
台中市和平區位於市區的東北方,是台中 29 區最大的區域,緊連著雪霸國家公園及太魯閣國家公園,有豐沛的生態環境和天然的高山峻嶺,而知名的穀關溫泉及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也是許多人喜愛前往旅遊的地方。
營營勝地 裡冷部落
裡冷部落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博愛里,中部橫貫公路 26 公里處,大甲溪與裡冷溪的交會處,地勢背山臨溪,景色優美,氣候舒適宜人,部落居民九成以上均屬泰雅族。
在石頭那邊 大梅部落
全國最南端的山地原住民鄉牡丹鄉,素有南台灣後花園的美稱,1874 年的牡丹事件,就是發生在牡丹鄉石門邨,部落原來的名字tjuaqaciljai 笳芝萊,意思是有石頭的地方。
武界 上帝的調色盤
從雲的故鄉一直到最近很夯的滿江紅,武界部落像是老天的畫布,不斷畫下不同的圖畫。
織羅部落 一起米 86
花蓮玉里鎮春日里的織羅部落 Ceroh,阿美語中意指為不斷湧入、不斷加入,即源源不斷之意。
這山與那山
在泰雅族語中家叫做那山,有個女孩自小在外地都市念書,長大後因為工作的失意回到部落的家,就在家裏旁的空地開了一間咖啡店,就取名那山咖啡,那是代表了她對部落與家的思念。
文化聖地 達邦 Tapangu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邨,是鄒族的故鄉,也是族人重要的祭典所在之處,與鄰近的聚落特富野兩個大社,都具有傳承文化的重要象徵。
月亮的故鄉 神山部落
神山部落位於山腹中央之圓形台地,當地稱下霧台,神山部落有月亮部落之別稱,神山先民來自 Kucapungang 部落,歷代祖先同心協力拓荒墾植,創立強盛富庶令人嚮往的神山部落。
藝術新町 新園部落
新園部落大約有 114 戶,700 人左右,它是台東行政區域裡,唯一的排灣族聚落,為了要出外謀生,造就了不少無師自通的藝術工作者。
武陵部落 布古拉夫 Buklavu
日本統治時期採行集團移住政策,將霧鹿和內本鹿社的部分族人,強迫遷居而形成今日的集居式聚落。
讓永久屋成為家
2009 年 8 月 8 號,莫拉克風災以後,政府以及慈善單位在國有地上興建永久屋來安置災民,到現在有 12 年了。但在永久屋裡我們常聽到讓永久屋成為家的心聲,難道永久屋不是家嗎?
長老有話說明德
行走 TIT 走進了信義鄉的豐丘邨,把夢想放在部落的未來,還我土地前先創造土地價值。
豐收之丘
Nakahara 中原
我們是民國 28 年遷過來的,清流部落是 27 前遷過去的,霧社事件之後日本人才把他集中在一起,在高峰好管理。結果他們錯了,團結力量大,然後他們就怕了。
味故鄉 卡度
南投縣仁愛鄉中正邨卡度部落是布農族人居住的邨莊,長者在部落裡面老化和養老,為了環保和健康,族人正在積極推動農業轉型的契機,創造出部落新的文化亮點。
合歡山下華崗
約兩千五百公尺處的高山台地有著台灣小瑞士的美譽,這裡住著一群早期開發中橫公路的榮民,自民國 58 年開始繼續留在華崗以種植水梨、蜜蘋果維生,後期改種植高冷蔬菜、茶葉等經濟作物。
Kinanoka 的挑戰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邨有五個部落,其中建社於一百多年前的僅那鹿角光榮社區阿美語稱作kinanuka,意即長滿青苔的地方。
馨香之氣 唯有布蘭
南投縣仁愛鄉座落在濁水溪河穀左岸的松林部落,舊稱 pulan,屬於賽德克族。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管理方便讓各部落彼此制衡,就在北邊泰雅族和南邊布農族之間劃分出一塊區域讓賽德克族人居住。
萬大部落 Alang Banray
萬大部落座落於座落於濁水溪流域,海拔高度900 公尺。萬大由日本人命名,1939 年為了興建萬大水庫,日本人將族人集體遷移到山下,形成今日的親愛部落與萬大部落。
我家門前有片海 鹽寮社區
花蓮縣壽豐鄉境內的海岸公路,這幾年民宿與餐廳 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在公路的另一側,是早期從台東以及花蓮海岸山脈遷移來的阿美族人。
埔里台地上的巴宰族 愛蘭社區
曾經有一個族群,跑步非常快速,他們甚至成為信使,他們還有一個牽田的文化,圍著火手牽著手唱歌歡慶著過年。他們的語言還曾被聯合國,定義為僅剩一人會說即將瀕臨消失,其實他們便是台灣三大平埔族之一 巴宰族。
在那日昇之地
高雄市有三個原住民鄉鎮,其中桃源區主要是由布農族、拉阿魯哇族,再加上少部分的移居漢人共同組成,隨著時代的演變,當地的族群結構與文化認同,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並形成該地區如今的生活風貌。
梅不勝收 梅山部落
位在高雄市桃源區最北端的梅山部落,是南橫公路西端最高的聚落,這個容易被快速的車流所容易忽略的地方,其實擁有著一段因為梅而出名,豐富而深遠的人文歷史故事。
被祝福的地方 佳民部落
熱炒山蘇是一道相當受歡迎的料理,民國 80 年代,花蓮秀林鄉佳民部落的族人,開始將山蘇帶到市場銷售,當時價格一度飆升至每斤 200 元,也讓佳民部落有了山蘇故鄉的美名。
七腳川部落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花蓮縣吉安鄉建立了第一個移民邨,在實行移民政策的過程中,日本人有計畫地將當地最大的阿美族部落七腳川社,進行全面性的移除。
山腳下的 Takimi
臺東縣海端鄉的廣原邨,由三個聚落所組成,其中的龍泉部落,位在秀姑巒溪支流龍泉溪的右岸,部落原本居住於大崙溪流域,之後受到政府政策,與自然災害等影響遷至現址,部落名稱源自日語 takimi。
關西鎮的泰雅部落 qyulang m'' utu
桃園復興區的羅浮與新竹關西鎮的馬武督之間,有一條羅馬公路,在 19 世紀上半葉,這裡曾是泰雅族 Mrquang 群,從新竹尖石玉峰一帶大量移居的區域,其中有一處名為戈尤浪的部落,戈尤浪在泰雅語意思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