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傑有錯,天牧不改;練生有錯,美花不改。
民主國家政黨輪替的意義,正是前任政府錯誤的政策,遭人民唾棄後,新政府任命新官員推動新政策。但是令人遺憾的,在財經領域,經濟部、金管會與財政部的退休官員卻慣例在退休後被安排到周邊單位、國營事業、公股行庫任職,拉幫結派形成各種金融幫、交通幫、經濟幫,回過頭來影響現任政府與現任官員的決策,形成民主化的禁地。
蔡練生│前經濟部投審會執行秘書、智財局長
🔍公職退休後
工業總會秘書長
2008年6月於《工總白皮書》中倡議「陸資來台只要按一般外資管理,其實在資金面不會有特別的安全問題..陸資來台應可比照外資」。爾後經濟部以寬鬆的「持股30%」定義中資時,蔡練生2009年6月再於《工總白皮書》中大讚「目前政府擬訂的〈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草案中,大幅放寬了對陸資的認定..本會代表台灣產業界,表示對政府的肯定」。
2011年至2016年,蔡練生於工總秘書長任內接受經濟部委託執行「促進陸商來台投資專案計畫」,由蔡練生擔任招商團團長,率經濟部官員與台灣廠商前往中國招攬投資,蔡練生更於接受媒體訪問稱「開大門迎陸資 大象才會來」。
▼蔡練生於工總秘書長任內承接經濟部標案高達3976萬6千元。巧妙的是:經濟部2014年暫停此計畫時,工總剛剛好接受台北市政府委任承辦「陸資暨臺商經貿交流計畫」,該案也是公開評選但只有一家投標,七位評審委員中:學者三位、台北市政府兩位,另兩位居然是經濟部技術處科長與副參事。
尹啟銘|前經濟部長
2009年7月,尹啟銘擔任經濟部長任內制定〈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規定「有控制力才算中資」、「持股30%以上才算中資」,讓中資盡可能比照外資走「綠色通道」,極小化中資「紅色通道」的適用範圍。因此,違法中資能輕易透過「多層次投資控股關係」,稀釋、規避「控制力」與「持股30%」的中資定義,進而不適用中資管制規範。
🔍公職退休後
兩岸企業家峰會秘書長
范良棟|前經濟部投審會執行秘書
2008年3月4日,范良棟擔任投審會執行秘書任內,投審會與金管會舉行研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業務分工後續執行規劃」會議,形成「中國投資人只要以外國(含香港)投資人的名義,單次買進數額不超過10%股份,就算多次累積超過51%甚至100%,也不受投審會國安審查的漏洞」。
🔍公職退休後
工商協進會秘書長
兩岸企業家峰會副秘書長
▼「兩岸企業家峰會」是中國在台最重要的經濟統戰組織,許多官員卸任後又到此任職,包括「打開中資水龍頭」的蔡練生、尹啟銘、范良棟三人。
吳當傑|前金管會證期局長、常務副主委
2008年3月4日,吳當傑擔任金管會證期局長任內,金管會與投審會舉行研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業務分工後續執行規劃」會議,形成「中國投資人只要以外國(含香港)投資人的名義,單次買進數額不超過10%股份,就算多次累積超過51%甚至100%,也不受投審會國安審查的漏洞」。
🔍公職退休後
土地銀行與華南金控董事長、國泰金控暨國泰世華銀行獨立董事
台灣金融總會秘書長
*台灣金融總會旗下涵蓋銀行、票券、信託、證券、投信投顧、期貨、人壽保險、產物保險等八大金融公會,以及證交所、櫃買中心等金管會周邊機構,吳當傑基本上就是金融業者的總代言人。
當傑有錯,天牧不改;練生有錯,美花不改。
黃天牧是現任金管會主委,王美花是現任經濟部長,前述犯錯的官員都是他們的「老長官」。黃主委與王部長本應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立即補正漏洞,遺憾的是黃主委與王部長對於前人的錯誤視若無睹,至今仍未能將「中資水龍頭」確實關上,
2007年至2016年曾任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長,前一任局長就是積極為中資打開大門的蔡練生。
黃天牧曾於2012年8月至隔年9月擔任證期局長,當時上司常務副主委就是吳當傑。黃天牧卸任證期局長後也立即接替金管會常務副主委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