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防護
自然災害防護
校園災害管理就是各級的校安中心。這個中心應該是一個高度彈性有機式的組織,有精簡有效的決策小組,有包羅週延的諮詢委員會,有以問題為導向的專案分工編組、有常設性執行與協調人員。這個中心是經常性的應儘早成立,成員的責任與管轄必須非常明確。主要的工作是預想可能發生的災害,從政策性思考、規劃、籌措進行減災的工作,並針對各種可能狀況擬定必要應變計劃,並實施定期與不定期演習和訓練。 一個完整的應變計畫,必須有明確的本文,包含假定事項(包括找出潛在危機與風險、特殊弱點並預估最壞的狀況)、任務編組、職責分工、行政支援、協調連繫等,同時並根據災害種類的區分,建立個別單項具體作為為附件計畫,以便執行。其實再好的計劃若不經訓練與檢驗便形同具文沒有用處,因此計畫的模擬演練(simulation)便非常重要。模擬演練有三個層次,第一是沙盤推演(Table top),將計畫中的劇本,也就是軍中所謂「想定」,加上時空的因素,放在簡單的圖上或模型上,讓主要的幹部熟悉,並檢查其合理可行性如何?並作適當的修正。第二是幹部指揮演練(staff simulation),讓幹部在真正的時間、距離中,依狀況的誘導,具體演練各項指揮、管制的工作。第三是全員演練(full-system simulation),讓校園中每一分子都參加,按照自己的角色,在設想的狀況中,全面性、完整性、系統性做好一切應變的工作。這種演練不僅可以增強每一個人應變的能力,也是建立整體危機意識最好的方法。在上述的演練中,除了沙盤推演外,都可以用預警(notification)與無預警(non- notification)的方式實施,重要的是應在每一次、每一層次演練後做確實的檢討與改進。 在教育體系中,每一級校安中心,其運作的模式都大同小異,要讓它善盡職責,發揮效率,除前述組織完善、計畫週詳、演練嫻熟外,重要的還有:早期預警、即時通報、迅速整合的關鍵點,在有教官設置的學校裡,讓教官成為校安中心的核心,實際負責執行這些問題應該都可以落實。
本校發生重大災害時,由校長(或代理人)或主任秘書召集校安中心成員,並視當時狀況,酌聘相關專家學者擔任諮詢,研議應變處理作為。
法鼓文理學院事件處理程序:
1.「校園緊急事件」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2.「地震、校園火災、重要設施維護」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3.「防颱、防汛整備」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4.「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5.「校園炸(詐)彈」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6.「學生山難」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7.「新聞媒體進入校園採訪」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8.「精神異常(校外)人士進入校園騷擾或傷害學生」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9.「學生校內活動事件」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10.「學生集體食物中毒」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11.「學生校內意外傷害或疾病送醫」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12.「學生車禍」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13.「學生藥物濫用」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14.「法定傳染病」處理標準作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