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的必經之路,包含規劃與計劃、資源運用、資料組織、成果的展現,還有自我的評鑒。
1️⃣ 第一,所謂的「#規劃與計劃」,包含做目標的確認🎯。另外在整個專案執行的過程中,你要去安排如何去管理你的專案,還有更重要的是要去資源盤點,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麽樣的事情、這是不是可行。這時候你可以運用一些工具、方式來幫助自己能夠做好這件事情。
2️⃣ 第二 #資源運用,包含你要認識你有哪些資源。如果它是一些工具,那些工具可能是軟體,它該怎麽使用🤔?可能是一些線上的平台,該要如何的使用?當然你也可能會去一些機構做參訪或是資料的蒐集,這些機構的資源又是什麽呢?當然還有一部分就是專家的資源,什麽樣的事情,有沒有什麽樣的人可以問?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3️⃣ 第三 #資料的組織。當你規劃完了,你也知道自己有多少的資源🕵️,你也開始去做資料的蒐集之後,你就應該要思考的是:這麽大量的資料進來以後, #要怎麽有效的去組織它?包含,你可能要做筆記📚,你可能會有一些心智圖的整理,甚至有些人會用自己個人的網頁去分類跟累積自己的資料。除了能夠更清楚學到了什麽,也可以透過個人的網頁去跟別人分享,然後一起做討論, #讓別人參與自己的學習。
4️⃣ 第四 #我要做什麽樣的成果展現呢?展現當然有好多個部分,第一個你可以告訴別人你的學習的過程有什麽,所以學習的記錄可能是一種;你也可以把你的歷程裏頭的心得反思告訴別人💬:#你學到了什麽? #你發現了什麽? #你有什麽疑問?甚至,#你的下一步又是什麽?當然你可能有一些實體的作品,可能是靜態的書面報告,甚至現在很流行的用影音圖像的呈現,更多的,你也可以辦演講做分享, #讓更多人透過你的自主學習的經驗獲得新的發現👀。
5️⃣ 這樣的過程結束之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 #對自己做自我的評鑒。所謂的「自我評鑒📝」,不是要講好壞,而是要去想一想 ── 我的目標是否都達到預期的終點了?這些成果的具體證據是否如我的預期做到了?還是沒有做到?那沒有做到原因是什麽?有什麽是我可以去調整的?
過程中,我的具體的意義就要去想 🧠─ 這整個過程,我有沒有對自己的發現?比如說,我可能害怕什麽?或者是面對壓力,我是不是無法處理?整個歷程中會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己的內心的強度是否足夠。那當然還有一個就是,我怎麽去描述我的困難,這往往就是無法成功的原因。 #記錄下無法成功的原因, #能夠幫助你下一次的自主學習進行👣。
最後,不管是在目標、成果的設定或者是過程中自己的心理發現,當然就要 #提出整體的具體調整方案🙆。這些具體的調整方案可以幫助我們去對峙這些困難,能夠讓我們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策略,甚至能夠在未來執行新的自主學習的時候能夠預測我們的過程跟結果,有助於我們下一次的執行,讓我們的自主學習可以更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