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在地米宣導講座
本學期配合縣政府推動在地有機米政策,本校每周供應3日在地有機米當作主食來源,其餘供應日以麵食類或是產銷履歷白米、糙米、小米、燕麥、紫米、藜麥等去做菜單設計,以補充學童生長發育所需之全榖雜糧類營養素的攝取。
本次到校宣導有機在地食米教育的講座邀請到{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及本校午餐有機米碾米廠,帶學生認識新竹縣的農地、有機米的生長及耕作方式、介紹"米"的種類以及加工方式,最後透過實際的碾米操作體驗,讓學生觀察糙米如何變身為胚芽米的過程,學生都驚呼"好神奇喔~原來平常吃的飯是這樣來的!"
介紹古早的碾米工具-鼓風車
認識米的種類
鼓風車實際體驗
透過鼓風車吹除雜質及劣米粒
實際操作碾米機
輪流體驗
觀察糙米變身為胚芽米
每一位辛勤的小農夫得到的獎勵-胚芽米一包
有機農場參訪活動
學校午餐供應新竹縣在地有機蔬菜一周3次,透過與新竹縣農會的媒合,帶領本校學生進行有機蔬菜農園食農教育參訪活動,搭配3年級自然課種植蔬菜的課程,讓學生親自與農夫老師面對面的對話、手把手的體驗,認識在地農業文化、增進親鄉愛土的精神。
本次參訪農場是位於關西鎮的"散漫農場",取名為客家話諧音"勤勞"的意思,也是本校午餐有機蔬菜的供應商之一,這次安排的活動包含:農機具的實際操作、認識有機蔬菜及採摘草莓、白蘿蔔等多項豐富活動。
透過本次食農教育的參訪體驗,讓學生對於學校課程內容連結更加深入,深刻體驗"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落實"從農場到餐桌"的理念!
這裡的有機蔬菜都是我們午餐會吃到的蔬菜喔!
小朋友幫忙灑有機肥料
灑完肥料利用農機具翻土
這邊是手動翻土組
季節對了剛好有草莓可以採摘
小朋友人手一杯滿滿的有機草莓🥰
嗨唷嗨唷拔蘿蔔!!!!
今天每一位小小農友都大豐收👏
學校菜園食材入菜
自磨煮豆漿餘料利用-豆渣蔬食Pizza
紫蘇葉入菜-紫蘇梅排骨
薄荷葉入菜-鳳梨百香果茶(無咖啡因)
幼兒園萬聖節活動
配合農糧署推廣國產紅豆入校園,結合萬聖節與幼兒園小朋友一齊DIY手作南瓜紅豆包,紅豆的營養價值高:高纖維、高蛋白,尤其一般食用紅豆都是整顆連皮一起吃下去,屬於"全食物",相對保留較多的營養素!
秋天正是盛產南瓜的季節,很多人誤以為吃南瓜等於吃蔬菜,其實南瓜在食物分類上是屬於澱粉含量較多的"全榖雜糧類",裡面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群之外,還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發炎以及預防癌症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