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樂樹

學名:Psidium guajava L.


俗名:拔仔、那拔、Guave Tree。


形態特徵:小喬木或大灌木;樹皮光滑,淡赤色;小枝、葉柄及葉背有褐色毛。葉橢圓形,長10∼12㎝,寬3∼5㎝,先端鈍或銳,基部鈍形,全緣,粗糙,表面中肋及側脈下凹,背面顯著凸起,表面平滑無毛,背面略有毛。花1∼3朵腋生,白色;萼4∼5裂,花瓣4∼5,略圓形,徑約1.2㎝,雄蕊多數。果球形或梨形,徑3∼10㎝。


生態/分佈:原產美洲熱帶及巴西,引進栽培為果樹,在臺灣栽培歷史達200餘年,已馴化,廣布於低海拔各地。


用途/解說:果為常見之水果;乾果及葉,煎湯內服,止瀉痢,治糖尿,但大便秘結及積滯未清者忌服;鮮葉搗敷,治外傷及跌打;根為僧侶之制慾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