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度演講紀錄

【 C-Club 電影放映會】北韓搖滾解放日

鄭宇君/ 當傳播人遇上大數據:探究社交媒體鉅量資料分析的奧秘

2018/9/26 C-Club演講紀錄

紀錄:黃釋賢

講題:當傳播人遇上大數據:探究社交媒體鉅量資料分析的奧秘

講者:鄭宇君/玄奘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日期:2018年09月26日

地點:R227

參與人數:37位

演講摘要

 本週C-Club邀請到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鄭宇君老師來分享大數據分析、傳播領域的互動以及未來研究發展的可能。

 首先,鄭宇君老師先定義社群媒體、大數據是什麼,接著用google2017的搜尋影片為今天揭開序幕,讓大家了解在2017年搜尋引擎上,來自世界各地的使用者他們關注的,是不是也是你關注的?從影片開始,帶大家探討社群媒體的雙重性:人的連結、平台的連結,延伸出社群媒體連結性的背後,其實一連串「分享」、「交換」,分享著關於個人的一切,交換著彼此的生活,連帶影響線上和線下的活動,同時透過分享的意識形態,構成當前社交媒體的生態。

鄭老師以推特作為其進行分析主體,推特為一種新聞性的社交媒體,短篇幅類似新聞稿頭的形式影響使用者的使用行為,分析內容包含個人檔案、追蹤人數、被追蹤、超連結 HASHTAG。介面設計的轉變也同時影響著推特的角色扮演,從2006年到2016來的年表可以看出推特經歷了那些改變,這些設計或是功能上的改變又帶來不同的應用。

 接著,老師聚焦在大數據技術、社群媒體的出現之後,研究方法上受到的挑戰。有別於傳統使用者個體行為的研究,應用大數據技術後,研究關注得以拓展到鉅觀的角度,關注更大群體的人機互動行為。利用一連串實際案例的展現,我們得以看見數位足跡研究下人類使用行為的轉變,呈現當新媒體研究開始與資訊科學結合後,思維與研究面向產生「向運算轉」的趨勢。

除了知識建構體系、資料處理程序的不同,數位足跡碎片化的存在也是不爭的事實,礙於資料集中於少數社群媒體公司,難以取得完整資料,涉及使用者隱私的研究倫理顧慮,使得研究若需要延伸發展仍需要透過其他的方式來補足。

 最後,老師也分享在資訊科技時代下,傳播人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透過線上各種資源自學,寫程式似乎不再是理工人的專利。傳播人應該做的、可以做的是對於這些海量資料的清洗、以及分析。更重要的是:跨領域專業的溝通。透過合作,還原使用者的行為、定義使用者的使用態度,進而縮小真實現象和資料再現之間的差距。


林家樑(林查拉) / 我們賣的是音樂,只是目前產品是電影:翻面映畫經營之道

20180620C-Club演講紀錄

紀錄:趙若飛

講題:我們賣的是音樂,只是目前產品是電影:翻面映畫經營之道

講者:林家樑(林查拉)/翻面映畫(B-side Film)總監

日期:2018年10月03日

地點:R227

參與人數:34位

Q:社群媒體的結構、使用者介面的改變如何對大數據產生影響?

A:三個資料被儲存在不同的地方,嘗試非常多次來找出資料庫的內容。資訊科技的人未必能理解我們的思路,很多事情不要覺得理所當然。介面改變會改變不同資料的單元,垃圾資訊的處理,大多時間都在做資料清洗。

Q:清除垃圾資訊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搜尋?

如何辨別那些模稜兩可的正負評價?(反諷、藏頭詩、情緒、不同族群脈絡下的語言)

A:

反諷這件事情並沒有辦法透過情緒辨識工具辨認,反諷的語詞會一直改變,部分人工進行監控,還是要有人進行調整。表情符號、藏頭詩等等,基本上人分不出來,機器更分辨不出來,

機器作一個快篩,主要描述一個概況。

Q:資料收集的時候,會有假帳號出現在網路上洗聲量,這部份的狀況該怎麼因應?

假帳號 洗網路上的聲量

A:我們俗稱的水君,我們可以透過分析pattern來判斷成立帳號的歷史、成立時間長短。

前提上有人要先挑出來,再加上人工智慧和功能智慧的使用。

Q:有沒有辦法分析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面角色的使用行為背後的心境呢?

A:影集裡面的狀況大概不太可行,因為牽涉到影集,只能記錄路徑,很難還原到個別用戶經歷的情況。

Q:很多人都在研究大數據,每個人對於大數據的態度是樂觀,有些人態度是悲觀,想了解一下老師對於大數據的態度?

A:大數據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有正面的可能和負面的可能,重點是人的參與,它是生活中必然存在的,謹慎的使用才是。

Q:社群網站的資料收集上是否存在著侷限?

存在這樣的侷限是否要直接去臉書公司,請他們調整隱私權才有辦法解決?

A:研究可能會有偏誤,只能就有表態的人來收集資料,譬如說你支持某個候選人,你表態才有可能被收集到,如果是潛水那就很困難。

我覺得不要存在那種要得到全部的資訊的想法,臉書的觸及率、觸及率可以到七成,基本上它有一定的代表性。

Q:幾個例子說明了社群媒體和主流媒體的互動,就我觀察我們還是主要先主流媒體再去影響社群媒體?

A:其實都有,剛剛的例子我們在討論混合媒體和雙重螢幕的概念,基本上,那塊研究關注的是在看電視的同時,也會在社群媒體上按讚,研究上比較兩邊行為的數據有沒有異動,當然有些研究先線上再線下,例如太陽花學運是線上影響線下。剛剛那兩個例子之所以比較顯著是因為,通常有轉播對於研究者比較方便,你可以預先準備。另外,資料收集它有一個時效性,通常七天沒收集到就會消失,時間越長它的時效性影響越大。

Q:大數據分析和傳播研究的可能?

A:剛剛講的是應用面,那研究面的話,研究面遇到的挑戰,大多是探索性、描述性的,還不到理論建構的層次,主要是它的變動、變異性非常快,還沒有到理論發展的地步又變了,研究上理論建構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然後,另外在應用面上,政治行銷和社群行銷會遇到大概就是假帳號,變成說假帳號出現,應該說機器帳號出現,這裡面有很多東西可以去做,但同時也會影響FB,應用端如果要作社群行銷的話,要從兩端來開發:FACEBOOK、INSTAGRAM。像IG是影像導向,即時動態它捕捉的是當下的狀況,社群媒體去除了大眾媒體的中介。我覺得有技術的人未必懂得問題意識,我們讀傳播的人懂得如何操作,如何建立問題意識,找到資料來回答,我覺得是data-driven的導向,你可能有粗淺的問題,然後有基本的資料,然後再去修正問題,有些資料不是問題能回答。


黃俊銘/台灣流行音樂在中國:一個關係性的台灣-中國研究

20181017C-Club演講紀錄



紀錄:池瑞昇



講題:台灣流行音樂在中國:一個關係性的台灣-中國研究

講者:黃俊銘/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黃俊銘

日期:2018年10月17日

地點:R227

參與人數:37位


在演講開頭,黃俊銘老師表示想利用這次演講的機會,完整的介紹並反思自己的研究。這個研究將台灣流行音樂框架於兩岸,將過去研究中的台灣議題加入中國因素。他介紹自己記者出身,進入社會才開始學社會學。剛好碰上唱片沒落,非主流音樂蓬勃發展,決定深入大眾文化。


在研究方法方面,採用的是文化社會學、政治社會學。並以中國和台灣做對比,過去台灣音樂生產的過程中,目標消費者不一定有包含中國。隨著兩岸交流頻繁,中國消費者才逐漸被台灣音樂生產者意識到,並被重視。研究策略:中介研究-與過去傳統媒體研究不同,中介的特點在於承認了非媒體界的中介。研究重點:音樂文化生產消費與政治認同間的轉換性。此研究的參考書籍,除了學術期刊外,廣泛閱讀各種雜誌期刊,如陸生元年、新週刊等。研究問題主要有三個,分別是「臺灣的流行音樂怎麼引介到中國,其中的國族政治認同糾葛?」、「中國的媒體如何處理台灣流行音樂?」、「中國人如何感受台灣流行音樂?」。


文本分析的部分,黃俊銘老師分析了「春節聯歡晚會中台灣音樂的編排」、「人民音樂雜誌-關於鄧麗君音樂的討論」、「李皖-專業的音樂評論」、「張立憲-中國音樂人討論關於羅大佑的文本」。這樣的設計為滿足了由高而低的階層-中國官方(春晚)、官方專業(人民音樂)、一般公眾(李皖、張立憲)。


此研究採用的主要理論是瑞蒙威廉斯的感覺結構,利用這個理論來探討中國人民眾如何看待台灣音樂的感覺結構。將文化視為一種選擇,任何文化都應檢視是否為選擇的結果,以符合特定利益。他認為在傳統社會學研究中常只在乎宰制、組織等社會面向,卻忽略文本內容。一些過去的研究將音樂視為一個媒介,啟動了社會交往。但也有一些研究認為不能忽略音樂的內容,音樂依舊有個別性。黃俊銘老師想要融合上述兩個觀點,以媒體中介的方式來審視音樂內容。音樂有中介其他事物的功能,用來調適參與其他事物的媒介。音樂的內容有時是不被在乎的,而是用來協助完成自我的科技。但個別音樂依舊有差異性,黃俊銘老師希望了解音樂內容對個體影響之間的共同與差異性。另一個理論則是國族主義理論,在台灣與中國的相關研究中是不可避談的部分。


在1983年的中國春晚中,中國官方接受類似於鄧麗君的氣聲唱法。在中國,鄧麗君的音樂卡帶作為音樂中介,間接影響了中國音樂的發展。台灣音樂在中國春晚中所扮演的角色,黃俊銘老師發現了幾項特點-台灣歌手扮演國族家庭一員的敘事;自然化台灣為中國一部分的想像;台灣會化為海外華人的想像;世界主義式的將海外華人歸為訴說目標。在春晚中,台灣音樂出現多半帶有思鄉及可望回歸的要素。而在分析李皖的文本中也發現,大陸聽眾在聆聽台灣音樂時,會將台灣音樂當作中國音樂的延伸。


在與歌迷深度訪談部分,黃俊銘老師以下面四個問題做為探討歌迷想法的面向-聆聽台灣流行音樂的經驗歷史、中國音樂與台灣音樂差異比較、台灣音樂與抽象台灣概念的關係、以張懸的案例測試歌迷反應。結果顯示,大陸歌迷對於台灣音樂的印象是細節的、溫暖的、西式的、中國的、真實的、存粹的;對中國音樂印象是大情大愛的、聲音大、憤怒的、低俗的、商業利益。他們認為台灣的音樂是中國文化的遺產,而且可能比中國更中國。中國的部分文化因過去的政治鬥爭而被拋棄,台灣則被視為保存的地方。台灣音樂雖類似於西方音樂,卻又不完全相同,有細微的中國連結。大陸歌迷認為聆聽台灣音樂可以體驗到更多的傳統中國文化,幫助他們找到本真的「我們」。台灣的音樂在中國被稱為「小清新」,這種稱呼反映了這種音樂類型的去政治特性,大陸歌迷以聆聽小清新歌曲來逃避中國無處不在的政治性。


黃俊銘老師最後總結,台灣的流行音樂在中國有幾項特性-台灣音樂會被收編到中國主旋律文化、台灣音樂會創造新的音樂政治認同、提供社會思想及政治想像的資源。


Q&A


Q:就台灣文化音樂歷史,為什麼小清新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為什麼現今的地下樂團沒有台灣的主體性,中國聽眾依舊想要聆聽?


A:中國流行文化是選擇性的,小清新文化是較非政治的,中國聽眾用小清新一詞來區隔中國其他較政治的歌曲類型。兩岸有某種共感,台灣音樂影響中國,中國音樂也影響台灣。社群媒體使得兩岸的共感產生,相似其中又有差異。也許就是一種新的感覺結構。

胡元輝「後真相時代的事實查核」

20181024C-Club演講紀錄

紀錄:林育楷

講題:後真相時代的事實查核

講者:胡元輝/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日期:2018年10月24日

地點:R227

參與人數:34位

本週C-Club邀請胡元輝教授一同分享假新聞的定義,及台灣根據假新聞生態的所奠定的相關行動。

開頭以實際影片案例「謊言拍立得」請大家判斷是否為假新聞,爾後宣布答案是由一支影像製作團隊所為,並非為現實畫面。接下來以技術層面解析假新聞,證明現今影像技術要重新塑造身份並發言並非難事,甚至可仿冒成身份顯赫的人來讓話語更具影響力。

  何謂假新聞,胡元輝教授在此做出定義:「故意虛構或扭曲事實,意圖改變他人認知,以期謀取經濟利益或達成特定目的之新聞或訊息。」在2017年媒體涵蓋率的數字統計中,2017年網路接觸程度與電視以相差不遠,廣告商看上這片大餅並投資,為了讓點閱率提升,延伸出假新聞生態系統。

  許多學者針對假新聞進行研究,理論包含認知失調、動機性推理、確認偏差、選擇性暴露、框架理論、說明深度的假象。發現人們的搜尋盲點:會從既有的知識結構中進行資訊搜索,潛意識尋找與自己論點相符的答案,並排斥其他多元意見與看法,認為自己知道搜尋事物的全貌。在工作分配細緻的年代,下意識認為自己擁有專業人員的技能,其實是錯覺。

針對假新聞各國做出相對應的處理方式。假新聞意味著媒體失能與政治人物失能,事實查核希望以事實為基礎的民主溝通系統。事實查核計畫包括新聞室(媒體組織自治新聞查核)與非政府組織(公民媒體)兩種模式。

對於素行不良的新聞進行事實查核,遵守以下四點:查核準則透明化、查核資料公開化、複查流程嚴謹化、更正機制顯著化。查核組織與具公信力媒體合作,審查通過則給予標章,一年需申請一次。針對審查失敗者有三種制裁方式:對假新聞進行查核與標示(新聞網頁出現標記)、抑制假新聞傳播速度(改變演算法)、排除假新聞網站廣告聯播(刪除廣告)。

雖然實查核中心根除錯誤資訊,並將事實擺上檯面,但是在社群媒體上多數人仍是不理性的,在文章中早已剔除該論點,網民仍會選擇性擷取文章中的盲點進行謾罵。最後胡元輝教授提出四大關鍵問題:事實是什麼?事實重要嗎?事實查核有效嗎(假新聞跑得快、數量多、更正無法改變認知)?事實查核是亂源?

Q&A

Q:請問假新聞審查是否能成為一項新的創業項目?是否有經費贊助?

A:雖然在假新聞審查時會有很多限制,包含不能與政治掛勾,但是我們仍希望能以廣告來帶來收入,並改變大家對於這項技術的價值觀,認為這是一件具有價值的商品,當他人認為我們所做的是具有價值,創建多元捐款管道,讓理念相同或認可我們的群眾給予資助。

另外我們是不收取經費補助的,讓社會大眾認為我們的技術可產生多少產能,而這份產能將決定匯款的價值。

Q:假新聞的審查技術會成為打壓競爭對手的工具嗎?

A:各方媒體看待我們的角度都不太一樣,有些人具有敵意、有些人採取觀望態度,有些人樂於合作,認為我們給予的標章就是一種品質保證。我們會避開政治敏感話題的原因有兩點,為了要撇清金錢關係,第二,給予不同黨派相同時間的關注,每週審查,針對政治事件不是人物。

Q:這次教授的分享大多在社群媒體上的假新聞居多,那針對其他通訊軟體像是Line的假新聞有想要加入審查的必要嗎?

A:我們與Line公司進行溝通,他們是樂於與我們進行合作的。

成瑜「孵化在地好故事:談題材開發與非虛構故事應用」

20181107C-Club演講紀錄

紀錄:日奎鈞

講題:孵化在地好故事:談題材開發與非虛構故事應用

講者:董成瑜/鏡文學總編

日期:2018年11月07日

地點:R227

參與人數:48位

本週C-Club邀請胡元輝教授一同分享假新聞的定義,及台灣根據假新聞生態的所奠定的相關行動。

台灣90年代,電影產業蕭條,只能一開始先去做記者,由於常閱讀小說及欣賞電影,所以在採訪的內容當中,常常加入一些比較故事性的描述,但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常常沒辦法有較為虛構的敘述,因為那是報導,非常要求真實性。後來結束記者工作,去做了編劇,但是他不想侷限在一個「溫飽」的狀態,所以後來「鏡傳媒」的成立,主講者就來到鏡傳媒服務。

主講者先是介紹了「盛大文學」,也就是網路文學,後來改編了很多著名的網路小說,像是「後宮甄嬛傳」等等,最後提到了所謂的「IP」合作項目。後來盛大文學的台灣創辦人把它賣給騰訊之後,回到台灣,與董成瑜,共同成立了「鏡文學」,但鏡文學盈利模式是跟中國大陸市場截然不同的,沒辦法以「前端」收費,讓作者有收入,所以後來,就直接啟動2.0模式,讓鏡文學上的「IP」,直接洽談於各大市場,或者OTT平台業者,並簽約了很多作者編劇;後來成立了出版部,為了服務IP,以現在台灣影視產業的頹勢,鏡文學後來想一想,何不自己拍一部?後來一個契機「診間的女人」,成為了最近IP的一個項目,目前都還在編纂。而鏡文學,在發展有關虛擬的故事的IP項目之外,目前也針對真實事件改編作鼓勵,但是董成瑜強調,無論做什麼,每個人的「觀點」是最重要的,而觀點的面相要多,不要預設立場。

董成瑜表示,他認為應該要大量的閱讀,看大量的小說,會幫助你在寫作的時候甚至是處理真實事件的報導或紀錄片,會讓人多了很多想像力,處理事情的時候會更有故事性。後來講者講到了,真實與虛構之間,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就像是轟動美國的紀錄片影集「JAMES」當中記錄真實的部分,以及虛構的交織,創造出奇妙的火花。

講者對於紀錄片的立場是,無論在劇情片還是紀錄片,都必須要根據人性的推論,與增加細節來讓每一個人物立體起來,無論虛構非虛構,都是以「人物」為本,要怎麼描述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如同描述「壞人」,也都是需要做很深刻的描述的,可能是需要用事件及場次,來描寫一個人格的塑造。

目前鏡文學所遇到的問題,就是怎麼樣讓編劇更好。董成瑜後來與《武漢大旅社》的作者簽約時,表示若希望《武漢大旅社》拍出來,則是偏好以小孩子的觀點來看嚴肅的政治問題。重點是,我們看一個事件是什麼樣的態度,如果只看到表面,那也就僅僅流於表面,若不仔細思考,就離真相越來越遠。

Q:

我其實不太常看電視,但老師有提到王小隸導演的電視劇「赴宴」,那個也有小說,他有一個圖文書是前傳,他也是一個連續劇,它牽扯到日據時代到國民政府遷台的一系列的故事,整個故事非常的複雜龐大,那是我多年來的疑問,他這部劇是怎麼把這麼多的內容塞在25集中,我想請問從業人員,怎麼去處理這種複雜的歷史問題甚至包含轉型正義?台灣的連續劇會出現一季一季的戲劇嗎?

A:

我對王小隸導演的不熟悉,不過就我知道的來說,目前台灣已經傾向不要拍那麼多集的戲劇。現在有很多台灣的戲劇都有走向一季一季的形式,像是麻醉風暴等等。

Q:

文化部最近都有在推動小說與戲劇之間的媒合,就剛剛所提到的,「武漢大旅社」或者是「診間裡的女人」來講,目前台灣的出版社的現況,都是沒有很積極的像鏡文學一樣,就是小說與影視產業的結合,我想請問,在結合小說與影視產業的結合當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A:

同學其實很了解目前文化部的動作,但是目前還是看不到顯著的效果,像去年鏡文學有最多的故事被選進去,但問題是,沒有人要做「改編」這個動作,像是《診間裡的女人》,連我自己開發的,我都以為會很好改編,因為這裡面有很多女病人的案例都非常的好,當真正要落筆做的時候發現,發現女主角的背景不清楚,我們要做一部劇的話,不能只做病人的那一部分,如果只做病人,就會變成單元劇,單元劇的缺點在於,人家看了第一集不見得想要看第二集,所以一定要有一個很強的主線在背景支撐著,當然我們不可能要叫林靜儀把他的身家背景全部都公佈,這都是編劇要做的事情,但當我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但又有點變成林靜儀醫師的「傳記」,我們不是想要這個東西,我們是希望這部戲是很特別的,所以我們在傷腦筋怎麼把之前林靜儀30幾歲時候的心境寫出來,所以我們在擔心的是這類的事情,媒合當然很簡單,但怎麼改編才是重要的。

Q:

1. 怎麼樣在採訪的過程當中,能夠深度了解受訪者的內心世界,深入他們的心理?有什麼技巧嗎?

2. 作家的月薪制是怎麼執行的,訂定月薪的標準在哪?

A:

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當然不是每個作者都是新制,我們會跟比較優秀的作家用月薪制來聘僱,每個月都有產出,這個是月薪制,也不是每簽約的作家都是喜歡月薪制,因為相對來說就是要做一個產出,但我們會給簽約作家一個「稿費」,或者我們會幫作家出書,會給「版稅」,我們希望作家可以持續的創作,如果我們有好的作者越多,我們公司就越有價值。

採訪就是一個點,我自身經驗就是,做重要的事,大量的讀小說,大量看電影,你的想像力與觀察力就會不同,當你採訪時,你就會發現,你可能會把受訪者投射到小說某個角色當中,當你發問時,可以針對受訪者的回答,馬上聯想到別的東西,受訪者就會覺得你著邊是有東西的,就更願意跟你說更多。最主要的,還是不能先預設立場,不要去相信媒體原有給你的東西,那些東西都只能做為參考,其他的問題都要自己想。

Q:

在中國大陸的IP的蓬勃發展,那相對於台灣的剛起步,我們有什麼競爭優勢?

A:如果我們都還沒開始的話,那就是最大的優勢啊!漸漸的台灣已經出現了一些IP像是《紅衣小女孩》。其實我們是希望把這些東西賣給中國大陸,畢竟我們都用同一個語言,如果真的要賺錢,就必須賣到中國大陸,但礙於他們的創作自由度受限,所以目前我們都還在突破當中,這也是我們面臨的困境。國際OTT平台的興起,這會是我們的一個機會,,就如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所成功的例子,把眼光市場放眼到全世界。

Q:傳統電視台與OTT平台的獲益模式或有什麼不一樣?

A:傳統的電視台,當然就是以傳統的收穫益方式來做,但是每種劇都有每種句的收視觀眾群,目前台灣一編寫劇本一邊拍的所謂「婆媽劇」都還是存在一定收視市場的,所以他們也不太願意放棄原本的傳統獲利;但我們都還是有理想的想要改善台灣的影視環境,朝向美劇方式發展。

Q:OTT的收益分配比例與傳統電視有什麼不同?

A:現在的OTT平台並不直接與我們買IP,而是我們IP都已經案子進行到了一半或者成熟了,OTT平台方如果有興趣,就會進入投入資金,並且買下整部戲的版權。

Q:現在鏡文學都是小說或者劇本為主,是紀錄片等等都是一個很好的文本,你們在發掘IP的時候,有沒有像是一些紀錄片的部分會考慮納入?

A:當然!只是我們目前還無暇顧及到範圍那麼廣的地方,但是這是很好的,因為IP的意思就是,你有一個「東西」,而這個東西,你延伸出各種各樣的版權,現在最常看到的就是小說,但是紀錄片有什麼不可以呢?當然可以,他也可以是一個IP。

Q:就我的認知,像是中國大陸的IP劇一開始都會建立在比較龐大的粉絲基礎上,鏡文學在文學網站經營的這一塊,如中國大陸有晉江等比較大型的網站,我又稍微瀏覽一下,鏡文學排行榜的流量並不是那麼大,關於這點,我想請問總編,在粉絲聚集這塊,有什麼特別的或者未來會做的做法?

A:這也是我們要努力的,因為我們在台灣的市場就是這麼小,我們要做到像是

中國大陸的那種規模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努力朝向把我們這邊的東西,拿到對岸去連載,但是也由於創作審查的關係,我們能能過去連載的其實不多,但我們還是繼續努力當中,原本有洽談加拿大的一個文學網站洽談,但是可能各種原因就沒有成功,所以目前我們還是朝向以一個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網站為目標!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戴昀「守門人的音樂現場:社會網絡與集體選擇」

20190227C-Club演講紀錄

紀錄:黃釋賢


  在正式進入今天的講題之前,以社會網絡研究音樂展演空間的戴昀老師,先向大家介紹守門(GATEKEEPING)和守門人(GATEKEEPER)兩種概念,並以家庭主婦為例說明要促進改變,掌握關鍵位置角色的選擇是很重要的,這個角色也就是所謂的守門人,而與守門人類似的概念除了出現在傳播領域,包含管理學在內的其他學門也可看見。聽聞隨著社會變遷,守門人不再重要,戴昀老師不以維然,並以自身研究《亞特蘭大地區音樂場館的網絡關係》來向大家說明。

  解釋該研究時,老師先解釋文化認可的概念來解釋音樂如何被聽見,從一開始有機會曝光到,成為經典甚至是傳奇,每通過一層考驗,音樂的價值就會越來越高,掌握關鍵篩選機制的人將會影響是否能被看見的可能。常見的篩選機制包括頒獎或是透過評論員來賦予價值,戴昀老師在此研究中正是探討場館作為一個前端如何篩選樂團,而提出兩個研究問題-場館本身的性質,是否影響其聚合、場館之間的網絡結構是否影響聚合。戴老師運用量化研究發現,在亞特蘭大兩個場館要同性質、產生連結並不容易,除了場館性質、價格、音樂風格與地位會影響聚合,共同友人效應也會強化地位聚合,最後得到的結論是-守門人的集體選擇不僅受到經濟、文化與社會的影響,行動者的網絡也會介入其中作用。另一方面,老師也分享另一個以微信公眾號言論審查

的研究,透過團隊的程式設計,呈現社群媒體中訊息篩選機制的圖像,更提供瞭解中國言論審查研究的一個取徑。

問答Q&A

Q:文化產業中的守門與社群媒體的守門,似乎在概念上不太一樣,文化產業的守門是來自結構;社群媒體的守門是來自發言者帶來的屏蔽?

A:其實我認為沒有根本性差異,我有一個同事他認識在騰訊工作的朋友,他們聽到這個研究時覺得很好,因為做媒體的會去觀察周遭什麼議題或內容被屏蔽,而不去寫那方向的內容,所以不只是依照他內部的規則,事實上觀察所造成的屏蔽也在這裡出現。因此,我不認為這是個別的影響。

Q:投影片中看似中性的字詞-金融跟經濟為何會被刪除?

A:看似中性的字眼其實並不是說只要出現就會被刪除,而是研究中的一種分類,以其中的百度為例,不是說只要有出現百度就會被刪除,而是這些被刪除的訊息中,有百度這個關鍵字的很多,因此將它分作一類。另外,儘管技術上已經可以抓出關鍵字,但仍有改進的空間,使用程式之後還是需要人工進行二度的比對,補足科技的漏網之魚。

Q:因為感覺音樂產業這邊,你比較是實際上空間的社會網絡,現在網路時代,你聽到這個音樂是透過社群媒體的傳播,兩個研究未來有沒有結合的可能?

A:我覺得當然,像我剛剛講說媒體作為守門人的角色是削減的,但是我覺得不是守門人不存在,守門人可能有新的角色,可能是科技公司,可能現在不是從買唱片聽到音樂先,而是我現在在路上聽到,所以我覺得如果把微信當作一個大的科技公司,我覺得就像音樂產業中的YOUTUBE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但是我覺得大家會講說,好像現在在網路上聽到最重要,但大家都可以放音樂在網路上,只是有多少人會發現,現在大家講說是科技民主,但我沒那麼樂觀,還是需要一個意見領袖,我覺得他還是會存在,只是在變動。


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羅禾淋「新媒體時代的影像變革 - 談虛擬實境到擴增實境的傳播應用 」

20190306C-Club演講紀錄


紀錄:池瑞昇


講師背景

羅禾淋老師

大學時期學習製作遊戲軟體,撰寫程式語言等。大學畢業時,因為台灣遊戲產業不景氣,因此決定繼續深造。碩士時期選擇研究新媒體藝術,博士時期則研讀資訊工程。

在世新大學新聞系教學時期,主要教授的課程為新聞動畫、資訊視覺化新聞以及vr新聞。新聞動畫方面,羅禾淋老師認為在製作新聞時,新聞動畫可以很好的補足一些沒有實際畫面的抽象概念,突現新聞圖表的優勢。且因為動畫易於理解,使得觀看的年齡層得以降低。資訊視覺化新聞方面,目前在全球有很多開放資料庫,只要妥善利用這些資料,並加以分析及視覺化,便可以產出極具價值的新聞。

從傳播與媒體開始

最早的傳播形式是以面對面的口語對談來傳遞訊息,但口語傳播容易隨著訊息的擴散而造成資訊誤差,因此發展出以物質紀錄資訊的方式來降低誤差。古代文明會將訊息雕刻於石板上,但石板在刻入訊息時過於繁瑣,且過於沈重不易攜帶,所以便開始一連串簡化的過程,發展出泥版、竹簡、紙材等。而印刷術的出現,使得訊息得以被廉價的大量複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傳播。近百年來攝影技術及電子媒介的發展,使得影像的傳播也變得十分簡易,特別是如今人人都有行動載具的年代,大家能夠隨時隨地的收發各種形式的訊息。

當報紙出現時,報業的工作者將工作的經驗及準則匯集成冊,形成所謂的報學。當廣播及電視產業蓬勃發展時,部分學者意識到大眾傳播的力量過於強大,便開始生產一些新聞道德上的探討論述,這些新聞倫理、傳播倫理成為新聞學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相較於當代新聞訊息的瞬眼即逝,大眾傳播內容往往可以更加深入,能夠長遠流傳並更具影響力。在如今資訊科學的年代,大眾的科技使用足跡都會被以某種形式紀錄下來,若加以分析及可從中得到一些隱性的資訊。羅禾淋老師認為下個階段的媒體,觀眾會能握有內容敘事導向的選擇權,在互動的過程中讓閱聽人有參與其中的帶入感。而閱聽人在觀看VR影像時能夠自己選擇觀看的角度、方向,這樣的媒介特性正符合上述觀眾掌握選擇權的概念。

羅禾淋老師表示,在新聞中使用VR影像可以給閱聽人帶來更高的新聞鄰近性。新聞鄰近性是只當新聞中的事件離閱聽人的生活越近,閱聽人的關注程度會隨之提高。在資訊全球化的年代,大眾所接收的新聞往往遠在千里之外,新聞鄰近性的低落常使得閱聽人對新聞內容無感,而VR影像新聞或許正是解方之一。紐約時報在法國恐攻時期以VR影像的方式呈現恐攻現場,讓閱聽人得已身歷其境的感受到現場慌亂、恐懼的氛圍,這樣的做法便成功地引起大眾對該事件的關注程度。

VR、AR的過去與現在

VR虛擬實境與AR擴增實境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VR完全將感官隔絕於現實世界,而AR則是企圖將虛擬的資訊鑲嵌在現實世界之中。VR虛擬實境的概念早在1957年就已被提出並成功製作出機器,而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使得許多科技元件都變得輕量化、平價化,讓許多VR產品也相繼發展。

技術上的問題

羅禾淋老師認為視覺是人類感官中最重要的感知,而VR技術就是想要欺騙我們的眼睛。但每個人的眼睛狀況不盡相同,如近視、視角、散光、視差等。單一的VR產品難以滿足所有人的視覺狀況,如何製造出讓所有人都能夠達到沈浸式體驗的VR科技,仍然是該產業目前最大的困難之處。

若想要沈浸式體驗,該產品必須要具備4k畫質、120fsp、足夠的光學亮度等,如此高的技術門檻是目前VR無法普及化的最高主因。低階的VR設備十分容易造成暈眩等症狀,而高階往往昂貴、不便於攜帶,這樣的優缺點差異會使高低階VR在功能上有所區別,低階VR設備由於平價輕巧,適合VR影像的廣泛傳播;高階VR有較高的沈浸感,適合以藝術展覽的形式傳播。

在近期的研究中發現,閱聽人在觀看VR新聞與平面式新聞後,所得到的「視聽愉悅度」並無顯著差異,但是情緒激越度方面VR新聞則顯著高於平面式新聞。說明相較於平面式新聞,VR新聞並無法給予更多的愉悅情緒,但情緒的激越程度更高,顯示在同一事件中,觀看VR新聞的閱聽人會給予更高關注程度。

影響的影像結構

傳通平面式影像的敘事著重於分鏡、運鏡、特寫,並多以第三人稱作敘事。而在360度影像的敘事,則有定點、無字幕、第一人稱、平移運鏡等特性,且多將觀眾設定為敘事中的角色。

在VR新聞方面,羅禾淋老師認為不同的新聞媒材都有其適切的新聞主題,而當新聞現場有體驗價值,VR影像才最能突顯其優勢及價值,如環保、祭典等。

結語

最後羅禾淋老師提出下列問題:

(1)真實世界為什麼需要沈浸式?

(2)角色帶入如何設計?

(3)是否我們根本不需要全境的視角?

(4)如何傳遞展覽?

QA

Q:請問有藝術背景的同學跨到VR研究,使否有必要研究相關技能?VR、AR是否有盜版或造假問題?

A:自己住要是對遊戲設計感興趣,雖然在攻讀研究中有許多不感興趣的部分,但做的東西本質上沒有變,只是用不同的呈現方式。兩種領域之間有什麼重複及差異的地方,了解及可以轉換。在造假及盜版方面,目前可能的解決方法有信用認證化,記者可以利用此制度絕假新聞,但這種做法仍有新聞自由及監控的問題。

Q:定義上如何區分新聞的愉悅感與情緒激越度?帶動閱聽人的情緒是否為必要,是否為正面?

A:愉悅感是測量閱讀是否舒適?資訊是否清楚?是針對媒介的使用習慣。情緒激越程度則是測量受試者對於觀看內容後所得到的感受程度。帶動情緒代表能夠激起更多的同理心,若我們能激起更多的情緒反應,便能讓閱聽人更加接受、融入於新聞資訊中。

Q:寫過哪方面的程式書?目前的研究計畫?

A:基本的程式語言的書。目前在AR研究運用在即時傳播的領域,如何將資訊以AR技術融入即時的影像。VR設備用於媒體識讀的影像。

Q:VR、AR在敘事上與傳統平面式影像有何區別?

A:目前有許多VR敘事無法與電影一樣有魅力,因為他無法承接過去發展的影像美學。大部分的VR敘事影像目前還處在克服技術的階段,所以無法進行運鏡等鏡頭運動。

Q:VR如何用於偏鄉教育?

A:可以用在自閉症及憂鬱症的小朋友,讓其熟悉教室環境,漸進式的克服恐懼心理。


英國諾丁漢大學電視與電影研究博士林玉鵬「盜亦有道? 「新」科技下的媒介流通研究 」

20190313C-Club演講紀錄

紀錄:李映儒



講題:盜亦有道? 『新』科技下的媒介流通研究



講者:英國諾丁漢大學電視與電影研究博士林玉鵬



日期:2019年03月13日



地點:R227





參與人數:34位



本次演講邀請到英國諾丁漢大學電視與電影研究博士林玉鵬先生,以自身的研究成果與大家分享交流。大部分的人對於盜版印象皆停留在認為它是違法的、有道德瑕疵的經濟模式,講者將突破大家對盜版的刻板印象,將盜版至於流通研究的脈絡之下,為盜版研究帶來更多不同的面向。



林玉鵬指出以往的焦點在「正式發行的通路」,也就是商業機制的運作,牽涉了利益和交換價值的運作,通常為整體產業研究的一部分,較少單獨討論。他的研究也延伸兩個觀點,「流通媒介」本身與非主流/優勢媒介(另類媒體)的流通研究,前者流通媒介,如VHS和DVD⋯⋯,大部分仍集中在主流產業,後者則不同於一般的流通管道,如另類媒體/綠色小組。



接著林玉鵬也提到數位時代的改變,其中連結式觀看(connected viewing),各式平台的發展和創新,閱聽人的角色/收看行為也成為流通方式的一種,流通和生產的界線也就更為模糊,例如他舉例串流媒體及坪庭的興起,像土豆網、愛奇藝、Netflix、Spotify、bilibili⋯⋯等,改變了流通的樣貌,流通的屬性變得更加模糊,特別是所謂的「非正式流通」(informal distribution)。



其中,所謂的非正式流通(informal distribution),學者Roman Lobato試著從地下經濟(informal economy)的角度,將流通研究的範圍擴及到非正式流通。相對於「正式流通/發行」的流通發行,無可避免的觸及到「盜版」,試圖改變到版的認識論/本質論,改以「非正式流通」取代,有助於理解,但似乎也模糊化了非正式流通。他舉例,古巴(我們看似是盜版的現象,但對他們來說是日常生活,那又該如何解?)及非洲奈及利亞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不過,基本上,流通應該是由正式流通和非正式流通所共同組成,但傳播研究往往重視正式發行,而較為忽略非正式流通的部分。尤其,正式流通和非正式流通有時並非截然二分,數位時代特為明顯,最常提的方式是市場/顛覆性創造。然而,應該有更進一步的意義。再者,正式流通和非正式流通往往互為影響,不見得是排斥,也不一定是市場上的因果關係,側重的是流通的角色與動態。



最後,林玉鵬也提出反思,他認為盜亦有道,「盜」是在流通本身的意義,而非給予盜版正當性,非正式流通對於正式流通應該是一種擴增,而非取代,可重在和一般盜版研究的對話。例如Netflix的黑鏡。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劉榮樺「大數據、深度學習、區塊鏈與資料視覺化 - 新聞傳播的挑戰與機會 」

20190320C-Club演講紀錄

紀錄:溫涴鈞

講題:數據、深度學習、區塊鏈與資料視覺化 - 新聞傳播的挑戰與機會

講者: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劉榮樺

日期:2019年03月20日

地點:R227

參與人數:34位

本週演講邀請的劉榮樺老師具有跨領域背景,包括人類學、藝術、程式設計開發、資料輿情收集等方面皆有涉略,並針對大數據、深度學習、資料視覺化、區塊鏈與新聞傳播等面向進行介紹:

§

大數據的定義

一百萬筆以上才算是大數據,大數據的特點是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樣(Variety)、價值(Value)、真實(Veracity)及多變性(Variability),依據搜尋規則的改變執行分析

§

大數據的背景 - Hadoop可以串起分散的資料、資料庫;MapReduce可以計算處理文章中出現的字句、進行機器學習;HBase–Big Table資料庫可以儲存資料發展歷程、也保留先前修改版;Hive–Data Warehouse資料倉庫是資料存取、後製;PIG高階操作語言Spark - 快速MapReduce可以讀檔、編碼、計算整個文章中某個字出現的次數;向量空間–Vector Space,常出現的是重要字,你、我、他、的等等是停止字<無意義>

§

大數據是利用線性代數&空間原理計算相似性<ex.兩份文件的夾角大小找出相似性>,處理圖片的方式則是利用像素,然後轉成數字計算,不只二度空間、可以在多維度空間計算分析

§

Facebook也是算出相似度,依照誰po的、文章品質(互動率留言按讚)、喜好等規則去推播推薦更新動態,這樣的缺點是缺少真實性、容易產生假新聞

§

NUMPY - 特徵向量&特徵值

§

結巴斷詞分為全模式、精準模式、搜尋引擎模式,詞庫以最長的單字為基準去斷詞

§

Google Course(BigQuery),資料庫中可以放許多table(資料集),利用語法找出需要的東西


§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應用

§

有類似的位元參數可以判斷為相像(ex.手寫辨識、圖片辨識),神經網路,GPU繪圖處理晶片,硬體技術支援後才有機器深度學習(昂貴),從資料庫中訓練、辨識畫面等

§

微軟Azure

§

動態追蹤、美學評價(原始資料為重要標準)

§

Google TensorFlow

§

資料視覺化的定義

§

資料為準的新聞呈現,ex.流沙中年,重視互動,影片、文字、數據等方式呈現

§

統計數據與後設資料的視覺化(ex.作詞人林夕的創作量)

§

視覺與聽覺的結合,ex.移工的勞動紀事

§

超越視覺化 – 聲音,ex.看不見的手,誰讓性暴力受害者噤聲?

§

與影片互動

§

聯合報新媒體中心、融媒體發展部,商品化的新聞→吸引更多閱聽眾

§

願景工程

§

WIX–提供視覺效果為主的新聞模板,動態圖表

§

Hololense混合實境、VIVE Focus–無限VR裝置、web VR(A–Frame)、JavaScript-網頁互動與視覺化的程式語言、以下是參考網站

§

區塊鏈與新聞傳播的發展

§

目前新聞業現況是讀者閱讀習慣改變、媒體業獲利下降、假新聞盛行

區塊鏈若在未來發展得當,可以以一種新的營利方式、去中心化的架構迎來新的新聞生態系的想像,並且藉由貨幣來進行獎賞與懲罰

§

區塊鏈為了概念避免虛擬貨幣被雙重花費,建立點對點網路(P2P),無須第三方信任單位

§

每一次的交易都會放入區塊中,完成計算後與其他區塊串聯則成為區塊鏈,產生區塊到串連其他區塊的過程稱為挖礦,負責生產區塊的電腦或人則是礦工,所有的檔案皆會存放在網路上的電腦、每個檔案都是正本,此為去中心化設計

§

區塊鏈的特性有:去中心化、匿名性、不可抹滅性(創始區塊、孤兒區塊)

§

交易:貨幣轉讓行為(一定時間後才能使用)

§

目前區塊鏈實作的案例包括比特幣、以太坊、超級帳本

§

共識機制:工作證明,控制速度

§

智慧合約,強制執行、不可逆,應該要達到可觀察性、可驗證性、利害關係、強制執行等目標

§

區塊鏈與新聞發展中,智慧合約擴展了區塊鏈的應用、自動轉帳像是新聞訂閱機制,透過區塊鏈上的直接交易,降低目前新聞媒體過度依賴廣告收入的問題

§

Civil是最成功的失敗案例

§

Matters則是將自己定位為「基於社群的UGC應值內容生產平台」,要解決的問題是「好內容到底要怎麼活下去」

§

跨鏈,歐盟DECODE – 數位民主與資料共享、公民科學資料掌控與物聯網、數位註冊(私人密碼,不需提供完整的身分資料)、鄰居線上(選擇要展示的對象)

§

實務過程中會遇到的挑戰是技術難度的提升與設備支出,機會是與閱聽大眾更為貼近的互動、和越來越便利的資料處理工具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夏曉鵑「新南向政策的試金石-全球化下的新移民處境與抵抗 」

20190410C-Club演講紀錄

紀錄:楊佳欣

講題:新南向政策的試金石-全球化下的新移民處境與抵抗

講者:夏曉鵑/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

日期:2019年04月10日

地點:R227

參與人數:29位

本周C-Club邀請到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夏曉鵑教授,與南洋台灣姐妹會前理事長洪金枝來為大家做演講。談論這些年來新移民在台灣所遭遇的處境與抵抗。

 演講一開始講者提供給大家一份「外國籍人士與國人結婚申請歸化中華民國國籍暨戶籍登記流程表」,表中內容繁多、用字艱深,對於外國的民眾來說無疑是一項考驗。且許多步驟都需要收費,這些金額對新移民來說又是一個關卡。部分新移民會選擇找仲介來解決申辦流程上的問題,但這將會被認為有假結婚的嫌疑,讓他們陷入兩難的困境。

 而新南向政策究竟是為了誰?在新移民、新二代問題剛被關注的初期,普遍民眾會對他們產生「假結婚真賣淫」、「素質低落」的刻板印象。更有無科學根據的研究指出新二代的發展遲緩,外配比例升高將拉低台灣人民的水準。而對於政府官員來說,這更是一個麻煩,所以他們將政策變得艱深困難,以此降低新移民進入台灣的意願與數量。但在新南向政策推動的十年過去,報導中對新二代的形容詞已從「發展遲緩」變為「南向小尖兵」。

 新南向政策下,展開了許多多元文化課程、親子教育,倡導新移民將自己母國的文化傳遞給自己的孩子。但政府所提倡的東南亞文化究竟是什麼呢?教授透過六個小故事點醒大家在政策中需要注意之處。案例中提到了許多不同國家的移民皆遇到相似的問題:政府希望新移民們展現自己母國的文化,但卻是台灣人印象中的模樣。而這些台灣人刻板印象中的文化,未必與他們「真正的」生活經歷相符,他們卻被要求扮演台灣人印象中的樣子。不過,在這幾年的努力下,環境是有變友善的。新移民上台教導母語時不再那麼害怕,也比較不會被歧視。但影響他們最深的,還是法令政策。

 教授指出法令中許多不平等之處,對於白領的外籍人士較為寬鬆,對於藍領的移民工們卻變得更為嚴苛。過去要求外籍配偶在取得中華民國國籍之前,需先放棄母國國籍。但在放棄母國國籍到取得新國籍之間,有一個等待期。如果在這之中遭遇離婚、喪偶,將會失去配偶身分,變為無國籍人士。經過一番努力後,政策才改為可先入籍再補放棄國籍,但依然是有可能被撤銷國籍的。而被撤銷國籍的外籍配偶也將遇到許多問題,如恢復母國國籍的手續繁雜或在台灣生活太久以至於回母國後不適應、生活艱困等...

 這些年教授對新移民領域的用心耕耘,利用文化、戲劇、音樂來做社會教育。在創作中凸顯新移民領域中需要被看見的問題,也拍攝了紀錄片「姊妹,賣冬瓜」、出版原聲帶,也以異國食物作為主軸出版書籍「餐桌上的家鄉」。這些成果除了外籍姊妹親自參與其中為自己的權益努力外,更有許多熱情的台灣志工深受感動而投身其中。這時,簡報上寫道「運動仍在前進,歡迎加入同行」。新南向政策中還有許多待改進、待努力之處,等著大家一起努力,創造更多元友善的社會。

 最後,夏曉鵑教授與洪金枝女士帶領大家合唱「爭」這首歌,歌詞中寫道「勇敢不是天生的,姊妹一起爭平等,恐懼不會打敗我,我是鋼鐵的女人」,親自譜詞譜曲,透過字字句句傳達新移民的心聲,也感動著現場的每位同學。


Twitter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藍偉綸「千禧世代大趨勢及台灣人才立足世界的必勝技能 」

190417C-Club演講紀錄

紀錄:余奐均

講題:千禧世代大趨勢及台灣人才立足世界的必勝技能

講者:藍偉綸/Twitter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日期:2019/04/17

地點:R227

參與人數:35位

本次演講特別邀請到所上的畢業校友,目前任職於Twitter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的藍偉綸學長,在C-Club的時間來跟學弟妹們聊聊目前Twitter的趨勢,並將自己在職場生涯當中獲取的寶貴經驗分享給大家。

Twitter不是社群媒體,是用來吸收新資訊的,去年一整年twitter轉發次數最多的文章是BTS的貼文,twitter是一個即時的平台,傳播力量很大,在各種平台的曝光都很大,韓國利用這一點做很多的觀光宣傳,利用kpop偶像以及韓劇,做本國的宣傳,因為全球的娛樂、體育等資訊都可以twitter上看到。

在twitter上每一天有超過5億條的3推文,有如此龐大的資訊量,很容易做大數據的分析。且在twitter上的貼文,置頂的都是最新的推文,不同於其他社群媒體會將熱門文章置頂,因此非常適合用來作為新聞的傳播,這些媒體新聞機構,不用害怕自己發布的新聞內容不會被用戶看到。且Twitter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免費焦點團體。因為twitter是匿名的,不同於FB是用真實姓名,因此用戶可以更誠實地說出內心真正的感覺,三星就曾經在twitter上做social listening

2015年Microsoft研究平均每個人的注意力只有8秒鐘,因此如何將訊息在8秒鐘傳達出去讓用戶記得非常重要,這也是要在網路上發布訊息以及傳播內容需要掌握的重點。

根據統計,2020年亞洲的千禧世代人口會是全球千禧世代人口的一半。而千禧世代的特點為很習慣使用手機購物,42%的千禧世代每個禮拜會用手機購物,非千禧世代的人中有27%每週會用手機購物。由於非千禧世代的人都會對於目前的手機購物有許多隱憂,像是個資被盜取等等的問題,但千禧世代只有18%的人擔心用手機購物會個資盜取、帳戶盜刷。而亞洲的千禧世代跟西方的千禧世代不同的是,亞洲較為仰賴KOL的推薦,當自己喜愛的KOL推薦了某項產品,往往就會直接購買;但西方還是喜歡品牌的廣告,在看到廣告後到實體商店,實際接觸產品後才會決定購買。而相較於較年長的人而言,千禧世代的信仰更傾向於過一個更精采、更好的人生,認為人生不是追求安穩的生活,賺很多錢,或是買一台車甚至一棟房子,而是要過一個冒險、精采的生活。而千禧世代對於婚姻平權、種族意識,都相較於非千禧世代的人更為強烈。美國歷史悠久的ANZ銀行,為了向千禧世代靠攏,在同志節發表了一則hashtag#GAYNZ,,向千禧世代表達ANZ雖然是個守舊的銀行機構,但我們支持婚姻平權。

印度的銀行體系並不完善,因此許多人都是沒有銀行帳戶以及信用卡的。但印度推出了一種支付服務,是不需要使用信用卡及帳戶就可以直接支付的系統,這也顛覆了過去我們習慣的支付系統。在台灣,20歲以上的公民擁有投票權,而到該不該讓18歲的人就擁有投票權?印度曾經向年輕人做過相關調查,而有高達94%的年輕人覺得18歲就應該擁有投票權,來決定公共事務以及首長。且千禧世代的消費意識很強烈,在購買商品時,注重的不僅僅是商品的品質跟價格,更注重品牌是否具有意義,品牌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價值是可以讓消費者感到驕傲的。例如大家現在會對環保相關議題有較多的關注,且也些店家也開始不提供吸管以及免洗餐具,而君悅提供環保的紙吸管跟顧客,可以讓顧客覺得雖然比起在其他餐廳的花費更高,但卻是值得的。而也有研究指出57%的千禧世代會去抵制與自身思想、價值觀不同的品牌,會在意購買產品的品牌是否也支持我所支持的議題。像是假使我們是支持婚姻平權的,所以我們會去抵制反對婚姻平權的品牌,而H&M也標榜是所賣出的衣服都是使用再生材質製造,讓許多在意環保的消費者更願意去支持購買。而在過去,要安排一趟旅行,會事先做好功課,了解當地知名的景點、必吃的美食,交通工具等等,但65%的千禧世代不會做太多功課就出國旅行,想走就走,並且由於現在盛行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吃過的美食,旅遊的景點,因此更喜歡做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挑戰,例如高空跳傘等等;也嚮往去更特別的地方,例如去北極看極光,透過與他人的不同來吸引更多的目光。

根據在去年2018的全世界的總GPD為85兆美金,而台灣為626億美金,佔了全世界的0.7%,即使在台灣佔去了全部的GDP,比照全世界的數量也不是只是其中的0.7%,因此不能只想著要當全台灣第一,或者只想要佔據台灣的市場,世界很大,可以開發的市場比我們想得更多,因此應該要將眼光放遠,並放眼於全球的市場。

學長也分享到做人一定要有好奇心,對於任何事情的好奇心。並且懂得像個海綿一樣吸收不同的技能及各種新知,不該因為那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或是自己不想學習的東西,而排斥任何可能讓自己更進步的機會。另外,要完成一個專案,不可能全單靠自己的力量,即使自身能力很強,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單靠自己完成,必須要懂得跟其他具有不同專長的人協力完成。也要懂得位能的轉換。另外,大多數的人在工作岡位上都認為,只要將自身範圍內的工作做好就好,但這樣會使得自己失去學習的機會,人應該要懂得積極的爭取機會,即使並非自己擅長的領域,也應該去學習,讓自己學習更多技能。

學長在遊戲業也擔任過許多要職在遊戲橘子此公司時,不僅先後加入了天堂營運團隊、魔法飛球營運團隊,神說的上是團隊,更成為了遊戲橘子在歐洲的事業經理兼營運長特助。由於當時學長認為自己並沒有將遊戲發行全球的經驗,因此向老闆表達了自己想試試的想法,因此後來也成為了封魔獵人全球英文版的PM,同時也身兼這款遊戲的行銷及特助。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學長已經在公司擔任重要職位,管理了許多款的遊戲團隊,但仍不放棄任何可以學習的機會,這一點也是值得讓身為學弟妹的我們所學習的。

在離開遊戲橘子後,學長轉任到了日本KONAMI的海外事業部,並且擔任亞洲區域經理。其中亞洲區域包含了台灣、香港、中國,以及東南亞各地。在日本KONAMI公司裡,看見了日本嚴格的企業管理文化,也見識到了日本對於遊戲開發者的尊敬態度。但日本相對於其他國家的企業文化都較為保守,如何要讓自己的能力可以在這樣的嚴謹體系中被看見呢?學長也向大家分享,必須要有自告奮勇的勇氣與能力!在當時,全球的KONAMI的音樂街機中,並沒有台灣的流行歌曲,但學長將台灣的流行歌曲引進了音樂街機中,現在到日本街頭的KONAMI音樂接機裡都可以點得到羅志祥、蔡依林等台灣歌手的歌曲。而後學長也帶領公司參展2013年的新加坡電玩展,在展期內獲得的合約,總價值達百萬美金。

在日本KONAMI工作的後期裡,由於朋友的邀請,因而在2014年離開了KONAMI,而成為了Twitter大中華區的第一位員工。在Twitter工作的初期,業績表現並不好,但學長並不氣餒,藉由與其他有經驗的人的開會過程中,建立人脈與此領域的知識基礎,並複製他人的成功經驗,最後找到對的產品、對的市場。從2014年在新加坡只有他一名員工,到現在的2019年,學長管理了新加坡香港的50人團隊。

在Twitter裡,學到的是要懂得運用數據分析能力去解決問題。碰到任何商業上的問題,不能只憑感覺,要懂得用更多的邏輯、理性,更少的情感 ##DataDrivenDecisions。Twiiter也不靠獵人頭公司來招募員工,多數都是由內部推薦。由原本就在公司裡的員工,推薦自己身邊有能力、適合的人選進來,這是與台灣眾多公司不同之處,台灣大多都是倚靠人力銀行的招募來廣納人才。美國文化是不會過度管束員工,員工可以休假不來上班也沒有關係,公司也不會對員工進行管理但這樣的公司都偏向成果導向,並且會定期對全球的員工進行排名。而員工的出差費均為team budget,因此出差費都是透明公開的,雖然公司的管理制度自由,但員工要學會自我管理、自主。而在這樣的全球企業裡要如何被看見呢?要懂得對內的員工、對外的客戶,並且針對個人(自我)以及團隊的宣傳,並且誠實而謙虛的出風頭。不要過度光芒外露,也不要過度吹捧,必須懂得不卑不亢的態度。

公司定期都會有一對一的30分鐘對談,這個對談的時間,可以是跨部門、跨層級的對談,甚至假使你只是個基層員工,你都可以申請跟高層主管的對談時間。在亞洲的企業文化裡十分忌諱越級報告,但這30分鐘的對談時間裡,你可以向你想對談的對象提出任何事情,並不會有越級報告的問題。也可以藉由這一對一的對談,了解不同部門之間的工作內容,學習不同部門的技能,彼此互相學習,此外,也可以讓平時不常接觸的不同部門同事,更了解自己。

從一名經理到成為一位企業領袖,最重要的是員工、策略、目標。在員工的部分,必須要找到不能太笨的人,彼此要是在同一個水平上的人,並且具有耐心及好奇心。員工不能只聽公司要你做什麼就做什麼,應該是要彼此激盪出不同的火花,並且告訴公司,該怎麼做會更好We hire smart people not to tell them what to do;we hire smart people for them to tell us what to do。在策略方面,還要懂得做出宏觀全貌的分析及競爭焦點。有一句話說the score takes care of itself,只要找到隊的球員、戰術對了就好了,即使可能初期會居於劣勢,但對於長期發展而言是更好的選擇。並且要有對未來的長期計畫,並帶領團隊放眼全球的市場,可能幾千人的公司能創造出的產值,幾百人甚至幾十人的團隊也可能可以達成,不要只著眼於眼前的利益,眼光要放得更好,並且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學長最後也談到,成為一個更有能力及影響力的人的時候,有機會也要懂得回饋社會,就像他在睽違十幾年後又回到母校演講,跟自已的學弟妹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學長從小就是曼聯足球隊的球迷,因此他人生的目標是買下曼聯,也許一輩子都無法達成,但要懂得Always aim higher,把目標訂得更好,雖然他目前買不起曼聯,但可能未來他可以買下某一支台灣的籃球隊,把目標訂得越低,往往得到的成果就會越低。不要只想著跟台灣人比較,世界很大,要讓自己具備全球競爭力,不要滿足於自己暫時獲得的小小成就,要讓自己不斷往更高處挑戰。

QA

Q:覺得學校適不適合one on one meeting?

A:透過一對一的面談,可以了解不同部門之間的事情,可以獲得更多資源。學校也可以有這樣的機會,但大多都會是學生對自己的指導教授。

Q:由於學長有許多企業管理經驗,認為管理小型企業跟管理大型企業的差異是什麼?

A:一個人不可能管理所有人,因此要培養出更多可以管理他人的人才,我只有一個,要培出更多個我,去管理更多的人。要創造出第二層的管理者,甚至是更多層的管理,放眼全球市場,即使是小型企業也可以創造出很大的產值。

Q:面對到跨領域的問題要如何解決?

A:要能夠誠實的分析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可能不是一個人或是團隊就能解決的,要懂得需要什麼資源可以解決這些狀況,如何去獲得這些資源。要怎麼讓大家從同一個出發點,說一樣的話,達成共識才能解決問題,不要掩蓋問題,解決問題需要那些部門的支持,去了解其他部門的kpi。誠實的面對問題,誠實的了解問題的全貌是什麼。

Q:管理非千禧世代跟管理千禧世代的差異?

A:有很多的工具可以幫助管理者了解員工,有很多的測驗可以了解員工,並幫助管理者做好溝通。Twitter有很多不同文化的管理訓練(管理不同國家文化的人)。訂好自己的管理風格是什麼,團隊的人是喜歡被做決定,還是自己做決定。


國家文藝獎得主、台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張照堂「《文。張照堂》和時代氛圍」

190501C-Club演講紀錄

紀錄:趙思婷

講題:《文。張照堂》和時代氛圍

講者:張照堂/攝影家

日期:2019年5月1日

地點:R227

參與人數:48位

 本週C-Club邀請到國家文藝獎得主張照堂老師來和我們分享他的第一本文集--《文。張照堂》。「喂,你有火嗎?」老師一開始先向我們介紹了這本書的標題。「這是年輕時帶點憤慨的宣言」,老師笑著說道。接著老師透過文集中的塗鴉和文字帶我們走過了挫敗和迷失的一代。他向我們介紹了西皮反叛文化的來龍去脈,也在問答環節中提到自己選用「西」這個字是希望可以給人們比較中性的印象,讓人不會因為文字產生價值判斷。

老師搭配著一張張的圖片向我們介紹了跟著黃春明先生拍攝大甲媽祖回娘家時寫的隨行札記《進香客日記》、記錄生活趣事和台灣藝術文化的《生活筆記》。「做生活筆記的樂趣在於把生活中的影像跟文字做配合」,老師津津有味地說。

最後,老師留了很多時間讓所上的師生們提問。對於大家的提問,老師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分享自己的見解,從中也能看到一代大師的文化底蘊和老師對自己生命歷程的反思。 QA

Q: 對於數位時代年輕人的攝影習慣有什麼看法?

A: 數位這種東西躲不掉。數位當然有很多好處,但壞處是太容易達成,因此不會懂得珍惜。我們能做的也只能是慎重選擇優點,避開缺點。

Q:請問如何成為一個專欄作家(一個可以讓人邀稿的人)?

A:寫東西要有自己的特色、發展自己的語彙、選擇別人不敢碰的題材。不要人云亦云,要走出自己的路,這樣人家自然就會找你邀稿。

Q: 成名後會不會有包袱嗎?之後有什麼改變嗎?

A: 創作絕對不是件開心的事,反而是很折磨人的事。

創作很重要的是時間,先存了足夠的量才可以支撐自己一下,讓自己有東西能消化,等量衝上來以後再慢慢去磨作品的質。等時間久了,覺得自己好像能改變些什麼時,自然就會感到開心。

Q:請問老師為什麼在西皮走路的「西」上選用了「西」這個字?有什麼意義?對當時有什麼影響?

A: 台灣話的嬉皮是這個「嬉」字,我覺得這個字會帶給人嬉笑怒罵、不正經、不是那麼能讓人去正視它的印象。而我用「西」這個字是因為:(1)他是西方人。(2)覺得「西」字比較中性,讓人不會看到這個詞就產生價值判斷。

Q:老師大學時是學土木的,那怎麼會去接觸文學和藝術的呢?是什麼樣的動力讓老師會想接觸甚至持續到現在呢?

A: 我想是因為自己個人上對這些東西比較好奇和饑渴,所以會想去盡量吸收。而且因為那個時代資源不多,所以有了資源就能比較專注去吸收各種知識。現在這個自由過度、選擇性太多的年代反而會迷失不知道要往哪裡走。貧窮也是好事,貧窮才能使人珍惜現有的。

Q:(1)老師經歷了從底片拍攝到數位拍攝,到現在又流行回底片拍攝的歷程,老師有何想法呢?

(2)另外,想請問老師對於拍攝上後製的方面有什麼想法呢?

A:(1)我覺得很好。傳統相機的好處是讓你可以一個人從頭到尾(洗片、沖片)全程參與,讓使用者和攝影有比較親密的關係。數位太精緻化,雖然較迷人,但過度誇張、變形、失真的,但傳統攝影的色彩是很有質感,拍出來的東西是很真實、有溫度的。可以從頭到尾參與過程的攝影容易讓人產生感情,有熱情就能比較持久。

(2)些微調適是必要的,但過多把顏色精緻化就會扭曲本質,變成假的東西了,那是屬於美術和廣告的層級,不是攝影。所以我不太贊成過多的後製。

Q:在一件事發生時,身為一個影像記錄者,我們是不能去干預任何事的。但是我想請問老師有沒有在翻照片時想過“如果當時去做點什麼會不會就更好了”的經驗呢?

A: 基本上沒有,因為我拍的不是新聞或是比較敏感的場合。不過我覺得要不要稍微參與一個事件取決於攝影家自身的倫理,而有的攝影家的確是會有因為當時沒有介入一件事情而在N年後感到惋惜的經驗的。

Q:是否是在剛開始接觸攝影時就以攝影維生?如果無法接到商業的案子,那心理上該怎麼取捨呢?

A: 我沒有以平面攝影維生過。因為我是以拍紀錄片為業。所以不會遇到這種問題。

Q:數位時代假訊息、假影像氾濫,老師對於假影像有什麼看法,或創作上有什麼影響?

A: 之前有張得獎的照片,在得第一名後被發現用了太多後製技術,我覺得那也是種造假,因為這違反了新聞攝影和技術攝影的原則。而這樣的照片雖然能一時得到讚揚,但經過時間考驗還是會被發現的。

Q:老師的文集很棒,但是我有時候看年輕的自己會覺得害羞。所以想問老師整理文集時會怎麼看看待以前的自己呢?

接觸迷失的世代時,老師會給當時自己的世代什麼標籤、共同的嚮往嗎?

A: 會覺得當時的自己很有勇氣,因為現在的自己如果再回到過去會覺得無法再寫出相同的東西。經過這麼久,很多東西會遲鈍,所以不太能回去,只能繼續前行。

Q:(1)老師的照片對我是重要的啟蒙作品,想請問老師覺得努力跟天分哪個比較重要?

(2)獨立精神、平等角度、同理心、問題的切入角度除外,老師覺得影像創作最重要的一個點是什麼?

A: (1)我覺得都同等重要,當那些東西都具備了才能成為一個作品。我認為天分和努力缺一不可。

(2)外國一個藝術家說:攝影=搜集影像。看到有趣的東西搜集起來(當然搜集時也需要有觀察力跟選擇力),有一天說不定會用上。

Q:如果現在年輕人有志從事藝文的話,老師對新一代的年輕人有沒有感到驚艷?

A:有啊一直有對自己的選擇有把握的年輕人,那些努力的人還是有希望的。我覺得不管做什麼都要花時間去盡力做好。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萬毓澤 「馬克思的民主理論還有價值嗎?」

190508C-Club演講紀錄

紀錄:張慈庭

講題:馬克思的民主理論還有價值嗎?

講者: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萬毓澤

日期:2019/05/08

地點:R227

參與人數:36位


本次演講邀請到中山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萬毓澤教授,萬毓澤教授致力於馬克思經典理論的引介及論證,其出版之作品《你不知道的馬克思》、《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皆重新詮釋對於馬克思的核心思想,並建構資本主義之論證,在萬教授的《你不知道的馬克思》在一書提到:「馬克思是第一位『透過爭取擴大由下而上的民主控制』而接受社會主義理念的社會主義者」;因此,此次演講從「馬克思反對民主嗎」之視野做為出發點到如何與當代民主理論對話,試圖談論過去世人馬克思的謬誤,透過萬教授非主流的思想方式,提供大家對於馬克思的不同個人見解。

  從馬克思投入的民主運動出發(包含:1842-43年參與報刊編輯工作,對抗著普魯士專制政府、1848-49參與德國革命運動等),在馬克思的第一片論證〈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道出「精神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談論其背景:普魯士政府頒布新的書報檢查令,表面不贊成限制的寫作活動,卻強化了書報的檢查報告,意指政府精神線坐在一種存在的形式的官方色彩…。其第六屆萊茵省會議的辯論中,道出了「自由報刊是人民精神洞察一切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體現…自由報刊是人們用來觀察自己的一面精神鏡子,而自我審視是智慧的首要條件…。」馬克思認為書報檢查制度為政府所壟斷的批評,萬教授比擬當今中國書刊之處境。

  在青年馬克思論出版自由開始,「自由報刊世人民精神洞察一切的慧眼…抑是人民用來觀察自己的鏡子,而自我審視是智慧的首要條件」;在1842年3月馬克思離開《萊茵報》致力撰寫《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其書籍尚未完成,批判黑格爾的法哲學及國家理論,萬教授並推薦此書籍,認為是其馬克思少數從政治學與法哲學的角度闡述問題之著作,包含其探討人民主權。在〈馬克斯致盧格〉的書信中道出:「只有對自由的要求這種心理…才能使社會重新成為人為了達到崇高目的而團結再一起的同盟,成為一個民主的國家。」萬教授認為何謂國家?是透過人民的自我規定,在馬克思的思想中,雖然過分的烏托邦及美好,但並不反對馬克斯在民主的推動,其黑格爾抑是探討立法權代表人民是否有權建立自我制度?其中;另外,萬教授藉此回望中國,表示在過往的中華人民共和過憲法第35條,公民有言論出版,在張友漁中共知名憲法學者於新華日報評論張君勱的人民基本權利三項之保障之建議,提出人身自由、結社集會自由與言論自出版自由,為國家判斷其民主的重要三項標幟,對比建國前與建國後的前後不一的「歷史先聲」。

  中年馬克思的民主實踐,其《共產黨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在德國,只要資產階級採取革命行動,共產黨就是和一起去反對專制君主制…。」其〈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亦提出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在1848年三月的格林革命中,馬克思回到德國科隆,投入其革命運動,著手其三方面工作,包含創辦《新萊茵報:民主派機關報》代表民主運動的左翼力量發聲、主導參與民主團體,參與科隆民主協會、參與科隆工人的聯合會。萬教授更總結馬克思和恩格在《新萊茵報》主軸:包含批評利會議中的主流過於保守、批評主流派為了和國王妥協而打擊工農、闡述無產階級的民主觀…。總結上述,認為馬克思並無反對其民主。

  在後期馬克思的民主觀中,萬教授談論到巴黎公社的重要措施,其第三、四項措施後來被總結為「巴黎公社三原則」,包含:政府各級官員由普選產生、選民可撤換不稱職官員、官員的工資不能超過工人的平均工資,認為其制度有助於新的真正民主國家政權。

 最後萬教授總結馬克思民主理論的古希臘根源,並以「自我管理」為核心的社會主義觀,說明馬克思沒有完整的民主理論,但其核心想法皆貫徹「自我管理」,認為自由聯合的產物,強調其強調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為基本社會形勢,建立現實基礎,在1875年馬克思親自對資本勞動之書做了審定語修改,其書的〈結束語〉有部分段落當今中譯本並未釋出:在甚麼是社會主義中,道出之人民必須完全「自我管理」,認為民主體制需要深化;萬教授延續「自我管理」的問題意識,更以自身於東港合作社運作機制案例,討論「參與式預算」、「共有資源」、「由工人復甦的企業」、「合作」與其自我制度之延伸。

QA

Q1:怎麼讓社會關係民主化?怎麼讓不同領域民主即是很好的例子,但在推動的難題最困難的部分是在於學生不願意參與,因為認為公共事務與他無關或是選學生會長是一個笑話?平常不願意投入或不願意參與且投入,卻喜歡「搭便車」的現象,舉例讓社會關係民主化?

A1:任何的領域都有可能,其中提及的校園:從實驗經濟學的賽局理論發現,在決策公共財之過程,部分人喜愛搭便車,不願意投入公共財裡面,最後開法的實驗條件,發現喜歡搭便車的人會相聚,願意投入公共事務的人,亦會凝聚;意味不要對人放棄,因為執著的付出會將行為影響別人,與社會關係民主化有關。社會關係要民主化必須要變成每個人的責任,必須付出相對的道德與義務,舉例:投票,在校園的推動與落實,需思考制度需要改變之處?需要長期的實踐與摸索。中山大學曾帶入參與式預算帶入校園,將一部分的系務費用交給學生,進行公共討論,寫出預算編制,利用制度上的誘因,學生參與程度變高。

Q2:馬克思跟自由主義之關係?

A2:個人看法,馬克思對個人主義的意念有繼承之處亦有需超越之處,他不是簡單的自由主義社會的社會主義者,他會認為要調和個人和社群關係,舉例:加拿大智慧學家,曾經提過古典的自由主義背後核心的個人主義,叫佔有式的經濟主義,與其他人的關係是相較緊張的,不管是財產或是個人所需要的東西。這樣的社會是比較像洛克式社會,強調自我產權;但馬克思會希望超越或合作式的民主化的關係。但自由主義強調的政治權力,馬克思是接受的,包刮人身自由等基本的自由權,馬克思並不反對,只是在資本主義之脈絡下,很多事物無法實踐,所以期望可以超越或實踐。很多傳統的老主,雖認為馬克思是反對自由主義的,但我個人之詮釋認為,馬克思眾多著作僅是強調超越自我主義,而非反對自由主義。

Q3:講參與式預算或民主審議,台灣社會民主談論這樣的可能性,需要這樣的馬克思嗎?為什麼?

A3:其實可以不需要,但馬克思可以給我們一些有趣的提醒,包含他繼承古希臘的思想資源,提醒行政選濫用的思想結果,或過去歷史上有趣的實驗,是可以提供我們一些資源,雖然台灣不一定需要,但為甚麼我需要一直談馬克思?包括:在台灣與中國未來的關係,建議同學需多了解中國脈絡,特別是中國的歷史,也因為這樣,在台灣民主談論馬克思有一個重要戰略意義(中國學者有興趣)。


傳播系盧鴻毅教授「社區健康促進與傳播的『自然幫助人』」

190522C-Club演講紀錄

紀錄:蘇奕祥、呂慈芸

講題:「社區健康促進與傳播的『自然幫助人』」

講者: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盧鴻毅教授

日期:2019/05/22

地點:R227

參與人數:28位 ​

一、人際溝通在近代社會中的意義:

當社群媒體崛起,有時我們會忘了最直接的溝通往往是自己和自己的溝通以及自己與他人面對面的溝通。當回到人際傳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時,會發現真正決定我們行動的還是人際傳播。例如,政治人物會透過出席婚喪喜慶、與民眾握手,拉到更多選票。時常出現在名人身邊的人物,也容易跟著名人水漲船高。

二、健康傳播的意義:

健康傳播是讓有關醫療、養生、衛生保健等有關於健康的訊息很明白、很具效果地傳達出去。最終目標是讓接收到健康傳播的人,改變行為。

三、自然幫助人(Natural helper)

自然幫助人是協助傳遞健康訊息的人。自然幫助人並非醫療專家,但他們貼近鄰里提供民眾非正式性的幫助和傳播,進入到社區社群的支撐系統。為什麼健康傳播需要自然幫助人呢?可以從賣藥台身上觀察到明顯的例子。阿公阿嬤受賣藥台的影響往往高於醫師給予的專業建議。因為賣藥台的語言是很接地氣的,每一句話都很簡單,讓每個人都聽得懂。賣藥台我們可能覺得低俗,但它的傳播效果卻是很好的。專業知識若無法傳達給其他人,那就會是無用的知識。同樣道理,健康訊息若無法讓人遠離死亡的風險,也會是無用的訊息。事實上自然幫助人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例如,我們會受同儕影響挑選保養品,有時候卻無法接受醫師與護理師的忠告。此可以看見專業領域與同溫層之間形成很高反差的對比。我們採取某種行動時,往往是受到同溫層的影響。

社區鄰里的自然幫助人:

1.鄰居:經歷過疾病的人,向鄰里傳播有關疾病的知識。

2.附近店家:讓早餐店去推薦客人營養的早餐、美容店叮嚀客人盡早去做自宮頸癌抹片。

3.擁有社區語言的健康資訊轉譯者:面對疾病是生命中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時間。

三、社區樣貌

醫學是客觀的,情感是主觀且學不來的。讓社區長輩願意接受自己的建議,便要足夠了解他們的生活和語言,產生親近的情感:

相互取暖的阿公、阿嬤

社區阿公常常會聚集在廟口或榕樹下泡茶、罵政府。阿嬤通常也會聚集在家門口,討論自己的孩子、媳婦、孫子,為的都是一種社群的支持。阿公阿嬤這類的行動,其實可以防治憂鬱症和失智症,對於健康有大的幫助。

廟埕廣場

廟是宗教信仰的集散地,因此在廟埕開講,人際溝通的效果是很強的。因為聚集在廟埕的大家會閒聊,如果可以影響當中的一個人,訊息就可以像病毒一樣傳散出去。

四、如何成為自然幫助人

1.

不要負面表列,例如:跟患者說不能吃什麼、不能做什麼,前前後後列了許多禁止的事項。

2.

了解他們的生活,找到與他們共同的語言傳遞訊息,詳細內容可參酌「三、社區樣貌」

3.

肢體的親近。肢體親近可分為兩個面向,一是樣貌上的親近性,二為肢體的互動性。樣貌的親近性:穿著與村民相近,減少距離感。肢體的互動性:有肢體上的接觸,例如:擁抱、握手、加入他們的行動,像是一起唱卡拉OK。

4.

用信仰說服。例:利用筊杯,問神明阿公阿嬤有沒有乖乖吃藥、控制飲食。

5.

建立展演場域,除了能觀察到參與者的行為模式,也能讓他獲得社群上的支撐,更願意加入到健康傳播的過程。

五、實際案例

1.失智:患者容易懷疑周遭的親人,且開始無法控制本能,因此容易導致家庭的衝突。如果照護者能夠知道這些都是疾病的徵狀,照護的負面情緒也能降低許多。

2.疫苗的接種宣傳:簡化訊息,增加疫苗接種的可得性。

3. 四癌篩檢:不同世代的人會兼顧不同傳播的責任,同年齡的人有親近性,每個年齡能做或願意做的事情不一樣。美容院阿姨宣傳子宮頸癌的抹片檢查,對婦女們便會很有效。

六、結語

社會資源的不平均也導致健康傳播的資訊也不平均。傳播者應該去減少不平均的部分。去找到正確的目標,去針對真正有需要的個體。由下往上,用目標的語言去溝通。很多人會覺得進入社區很累。但從社區裡獲得的快樂,是很享受的。當用心體會出社區的生活,傳播便會回到最原始的溝通,去改變人的行為。

QA

Q1: 就目前的經驗而言到底是哪些部分還需要傳播人才,對於未來有實作的可能?(BY小妙老師)

A1: 可以去思索健康傳播的可能。傳播不只編報紙、寫新聞,也可以做媒體倡議,去影響他人。

Q2: 社區溝通會不會依然以鄉村為主,對於多數同學為生活在都市的人,那同學有沒有機會成為自然幫助人?(BY小妙老師)

A2:傳播不會僅侷限在鄉村生活,都市中也會有社群媒體等等的虛擬傳播。

Q3: 家人是需要健康傳播的對象,家人不相信親人與醫生的意見,但非常相信直銷或者賣藥電台,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他們?(BY巧妮)

A:必須先理解家人的想法,找到影響家人的關鍵人,由關鍵人去給家人重要的建議。另外,也注意不要負面表述,限制家人的行動。


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系 助理教授鄭楨慶「有關鄧麗君的五種記憶:兼論流行音樂的精神分析」

190605C-Club演講紀錄

紀錄:日奎鈞、林育楷

講題:有關鄧麗君的五種記憶:兼論流行音樂的精神分析

講者:鄭楨慶/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系助理教授

日期:2019/06/05

地點:R227

參與人數:34位 ​

對於演講者來說,「跨界」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會想要做鄧麗君的主題其實是跟本身的經歷是有關的,滾石傳播工作,起點是「華語流行音樂100年」的製作,開啟了對大眾流行音樂文化的啟蒙,再來則是在北京大學的求學過程,當時,他提出了想以華語地區流行音樂的發展研究的構想,但博士論文的撰寫過程當中,則是選擇以「電影工業」作為研究方向,在同時也與關注流行音樂研究的英國愛丁堡教授有所交流,進而轉為華語地區流行音樂工業的研究為主。

鄭楨慶表示,他並不是真的是鄧麗君的歌迷,他表示,他是很喜歡藉由鄧麗君的音樂,來了解整個華語流行音樂文化的發展脈絡,甚至是歷史背景。演講者同時提出了對照組,羅大佑,他表示,他的音樂作品,其實跟鄧麗君的年代是有重疊到的,演講者表示這兩個人是很有趣的對照組,羅大佑通常藉由本身的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作品,而鄧麗君則是長時間處在一個「失語」的狀態,後來世人則是藉由當時的背景,以及他的音樂作品來去判讀鄧麗君的想法。鄭楨慶表示,要研究流行文化音樂文化,是跟政治沒辦法脫鉤的,在「冷戰」的背景之下,他是一個很好的研究例子。

故事是由1992年的紅白歌唱大賽開始說起,在那個是時空背景,「小耳朵」在台灣盛行,當年的紅白歌唱大賽入圍的歌手有兩個入圍歌手鄧麗君、歐陽菲菲,但台灣新聞卻鮮少報導鄧麗君入圍的消息,演講者感到非常疑惑,所以在接下來的研究當中,他一直試圖去尋找的一個答案。在很多的訪談當中,演講者認為,鄧麗君常常處在一個被唱片公司角色設定的一個狀態,而羅大佑就不同。

Simon Frith對於流行音樂的專注研究,對於鄭楨慶來說,是很重要的學者以及老師,他認為流行音樂也是值得被研究的,在研究流行音樂的過程當中,發現背景時空也是以也是影響音樂「好與壞」的關鍵因素。

主講者對於「鄉愁」以及「懷舊」的定義,作者認為鄉愁的說法更為合適,鄉愁是一種懷念舊的東西,同時也會感到疼痛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可以感受的出來的;修復式鄉愁:一定程度上,能夠修復我日常生活的失落感;折射式的鄉愁:對於烏托邦的一種想像。鄭楨慶希望從政治經濟來分析中港台三地的時空背景,藉由有關記憶的敘事,針對搜集的資料來分析。作者認為,與其分析鄧麗君歌曲當中的歌詞,還不如藉由背景分析,來了解鄧麗君這樣的一個人。把「記憶」作為敘事分析的主題,訪問周邊的人來搜集資料,推測分析當初鄧麗君的想法,以及當初的時空記憶。

整個研究是沿著冷戰地緣的板塊移動,包含中港台以及日本,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地區彼此之間的歷史發展作為背景以及條件,來看鄧麗君。鄧麗君在台灣(前期):關於國家的敘事以及被作為冷戰的籌碼工具,鄧麗君在冷戰時代幾乎都是沒辦法與「軍方」脫鉤,他認為鄧麗君被台灣當時政府綁架;鄧麗君在香港(流放也是一種傷):鄧麗君在香港找到了自由,鄭楨慶認為鄧麗君逃脫了政治,是一個關於流放與離散的的故事,當時在香港,唱了很多所謂的「島國情歌」,幾乎都是翻唱歌曲;鄧麗君在日本(離別的預感):他認為,在日本發展時期,日本方把鄧麗君塑造成一個「第三者」的感覺,是一個有關殖民與後殖民的故事;鄧麗君在中國(原鄉人):鄧麗君在「六四」的背景當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啟蒙,是一個慾望投射的對象。鄧麗君的幽靈:分成三個面向,對於中國大陸來說,是一種「與鄧麗君的中心邂逅」;對於台灣來說,是一種「記憶與遺忘」;對於日本來說,則是「作為他者的間諜」的印象。作者感嘆到,鄧麗君的一生都被當作工具來利用,無論或在什麼地方,甚至在去世後,也被當作政治工具的手段。

QA

Q:

我其實對於我那個年代的歌手不是很了解,歐陽菲菲、鄧麗君、鳳飛飛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嗎?

A:

不同

Q:

繼上一題,那這些女明星也都是處在一個失語的狀態嗎?

A:

當然都是有,但因為鳳飛飛的存在時間比較常,且相較於鄧麗君,跟歌迷的互動也是比較多的,到後來,其實也開了商業演唱會,包括寫歌以及對於電視劇主題曲的回顧,所以鳳飛飛,算是比較有表達自身的想法。我們討論到鳳飛飛的時候,我們都會談到我們歌迷對鳳飛飛的互動以及互動,而鄧麗君則不是。

Q:

其實我有個疑惑,他其實跟張愛玲一樣有一個「神秘感」,但我想問鄧麗君這個人,對於國族認同以及鄉愁的想法,他對於「中國」的想法是怎麼樣的?

A:

用排除法,在日本是給他一個很好生活的地方,我相信鄧麗君對於中國的印象就是所謂的「國民黨在大陸」的那個中國,而真正對於鄧麗君有所謂的「家鄉」的感覺,則是香港。對於國族的認同則是中華民國在中國,對於他生長的環境也比較偏向軍方。

Q:

在研究當中,關於俗民記憶,你是怎麼看的?

A:

從口述歷史當中,訪問來還原當初的歷史,有關於共同記憶,關於訪問誰以及訪問什麼樣的內容都是值得去思考的,我在台灣訪問的過程當中,我比較少聽到鄧麗君對於那個人的影響,而在中國大陸,則是受訪者幾乎都有鄧麗君的卡帶等等,以及受訪者表達鄧麗君對於他的影響。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其實都是在一直修正對於鄧麗君真正的「共同記憶」,目前都還在修正當中,大陸比較偏向訪問真正的「樂迷」,而台灣則是偏向「音樂工作者」,日本則是兩者都有,對於史料都是一種初步的概念,我不追求他的真實的歷史,因為在訪問的過程當中,不同地區的人會講出不同的想法,去拼湊,這都是「共同記憶」當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