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學年度演講紀錄

活動紀錄 13/9/25 盧鴻毅老師 健康傳播新點子與新視野

盧老師這次先從個人自身健康談起,認為所謂的健康傳播,在於醫病關係的溝通。必須跳脫傳統嚴肅、制式的醫病溝通,用各種族群、組織本身習以為常的溝通方式來傳達。而公共衛生或健康促進人員不要再將自己的角色侷限於資訊提供者,應更積極的扮演改革者。

盧老師以二代健保為例,傳統上健康宣傳將媒介視同傳播的迷思應該要打破。真正走入社區時,應該思考真正因地制宜的方法,而非廣告就有效果。健康促進宣導應該拋棄傳統的由上而下的策略,當傳遞者忽略目標對象的需求時,宣導效果勢必不彰。應該回歸到閱聽人本身的需求,盧老師以顏色為例,應該根據不同場合做出不同的宣傳。

盧老師也認為社區是一個值得實驗健康傳播的場域,由於社區具有認同感與情感連結,因此選定嘉義縣市作為健康傳播研究的地點。盧老師在嘉義縣市各鄉村進行的巡迴衛教宣傳中,他認為這其中的要務,包含溝通、文化敏感度、訊息內容、市場區隔的內容、態度等。要將自己視為社區的一份子,進行草根式的衛教宣導,並要融合其他因素,如唱歌、益智遊戲、活動、送禮等,將衛教融入生活之中,營造出互動式的情境。不只排解老年人的無聊,也進行在地化與社區化的共融,不只進行宣傳,也幫助當地老人家。

要走進健康傳播的領域不難,只要有專業、關心、幽默、熱情。盧老師這幾年不僅走遍嘉義各鄉鎮,也看了不少故事,他呼籲大家除了要針對老人照護有更好的思考外,也要從年輕開始重視健康,以渡過這個每人都必經的過程。未來也打算繼續推動相關的老人照顧協會成立。

=======================提問時間===================================

王嵩音老師:請問你這幾年遇到的最大困難是?

盧老師回應:未來想要成立自然幫助,如在社區的理髮廳等,讓社區民眾也成立自願性的團體。政府在衛教宣導上給了太多的壓力,大多只看人數給經費。健康傳播牽涉到許多醫學專業術語,以及受大眾媒體影響造成許多根深蒂固的觀念,在推動上還是會遭遇些許的困難。

碩一簡夢嫻:為什麼沒有繼續辦下去或推到別的縣市?

盧老師回應:第一年是以試辦的形式。別的縣市不重視這一塊,由於健康促進是產值最低的且最難申請經費,因此要推到其他縣市是有困難的,但可針對不同縣市制定不同的方法。

碩二劉珈瑄:這幾場的成效如何計算?

盧老師回應:之後可能會有點類似質性的深度訪談來進行。

                       陳冠勳 紀錄


活動紀錄 13/10/2 胡元輝老師 資料會說話:資料新聞學的興起與發展

胡老師先從自身的研究興趣開始談起,進而提到資料的重要性,他先以上海的Vpon公司為例,透過big data如何分析出賺錢的途徑,捕捉正在使用手機的目標眾。接著胡老師也以「紙牌屋」為例,說明big data可以如何用於製作電視戲劇,根據現有的閱聽眾資料來進行戲劇製作。資訊新聞學在以前只有少數的組織在推動,自從「維基解密」後,讓此一名詞趨於顯目。資料新聞學的定義在於透過雲端、高效能電腦、高頻寬,經過資料視覺化將資料轉化成一種敘事。綜合各家定義,資料新聞學應該是利用各種工具,將新聞做一個最好的呈現與故事。

胡老師接下來以醫院的手術感染風險的統計資料為例,製作網路上的互動表格,讓人一目了然哪間醫院最危險、風險最高。另外還有各職業的收入高低、記者的資料蒐集演算法、謀殺案的演算法、運動比賽的分析等。而在資料的來源部分,包含群眾外包,如歐巴馬的餐敘信件、英國衛報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各國態度調查、奧運的票價調查與購買、17年蟬的資料回報等。群眾外包的參與雖然不科學但卻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甚至還可以讓大眾直接參與新聞工作,如衛報開放大眾處理國會議員的報帳文件。

資料新聞的挑戰在於可信度的檢驗、群眾參與的挑戰、記者技能的限制、投資報酬的評估等。最後胡老師提到這種方式可否發展成新的經營模式,在國外如彭博公司、經濟學人等都已將此模式發展已久,雖然挑戰依然存在,不過仍是值得一試的一條路。

----------------------------提問時間----------------------------------

王嵩音老師:之前有學長想從事這方面,這個部分最近很熱門,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科。

胡元輝老師:各位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行嘗試,讓big data不只應用於商業性。

李政忠老師:這是需要有文字協助,寫成一個paper嗎?

胡元輝老師:不一定,這不需要強大的文字協助,圖表更甚於文字。

唐士哲老師:未來的新聞敘事會因此而有所改變嗎?

胡元輝老師:資料新聞學是很重要的一塊,但這並不是新聞的全部,如果資料佔有重要地位時,就需要有用到資料新聞學。但在解讀資料時我們還是需要很多其他的知識來判讀,不能為了資料而資料,而是適當的利用它。


活動紀錄 13/10/9 陳瑞麟教授 科技傳播與社會

哲學系的陳教授本次的演講先從STS(科技傳播與社會)的意義開始,這是起源於1970年代的新興學術領域,探討科技的動力學、科技的倫理與法律和社會衝擊、科技的風險溝通、科技的公眾理解等。STS有兩個意義,包含科技與社會研究、科技之學:關於科技的研究。而陳教授認為STS究竟在研究什麼,大致可將科技分為基本結構、基本目的、與社會的互動、科技的哲學討論如意義與價值等。另外也牽涉到科技倫理的議題與科技的社會關係等。

接下來他講到了STS與科技的關係,這部分探討認識、反省的後設性研究等。以及STS的規範與改造功能,要評價科技活動的成果,推薦一個方向、並加以改造,使科技社會更加的理想。他也同時對於STS的簡史做了簡單的介紹,從孔恩開始起源,進而討論到科學的「共識」問題,科學究竟是共識而是詭辯,也引發了相關討論。科技本身擁有傳統科學的實證論形象,但孔恩卻對於科學的實證論提出批判,科學並非絕對的實證與累積的,也並非絕對客觀,而是一個更加複雜與不確定的典範。因此得以延伸出社會建構論對於科學的看法。

STS除此之外也包含風險社會學與科技政策研究,包含各種科技技術的應用探討、科學的專家政治問題。例如何謂專業?其中存在的菁英主義等。陳教授也討論到了 STS的科技政策觀點,專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對於引入新技術間的風險溝通等,而避免流落科技專家的獨裁。

最後從科技帶到了傳播的研究,因而結合STS成為科技傳播的研究。也就是將傳統傳播研究的觀點引入科技的領域。科技傳播的兩大類型包含:科技的內外部傳播。在科技外部的傳播理論上,包含擴散模式、逸出模式以及近年來興起的對話模式等。陳教授認為所有的科技媒介傳播研究都是一種科技與社會的研究,由此可見科技與社會研究與傳播的密切性。演講尾聲他談到到了台灣的科技傳播研究,主要是傳播學者與部分理工學者投入,如環境議題、科普議題等,包含量化與質化的研究等。


提問時間

碩二曾上娟:台灣的新聞在STS有哪方面是要努力的?在科學新聞上呢?

陳瑞麟教授:這是STS需要研究的地方,我們的課程上有傳播倫理,以STS的觀點而言,需要從中探討當中的科技溝通問題。

胡元輝老師:公民的科技傳播如何進行?科學知識的累積如何進行?

陳瑞麟教授:這些都是STS需要改進的議題,而在於豐富科學知識上,STS希望跨越人文與科學知識的鴻溝,要如何懂其中的知識,應該以議題為主導,除去舊有的科技人文分界思考。

簡妙如老師補充:有沒有可能將STS拉到另外一個層次思考傳播與STS的關係,例如記者的科學素養、記者的科學哲學思考。其實STS是與傳播息息相關,並非複雜的科技社會。


活動記錄10/16-戴皖文老師-生意經中的文化創意:一個廣告勞動觀點

戴皖文老師在研究中說明以廣告文本做研究卻發現不是那麼真實。因此大衛奧美說:發現好的廣告創意會很容易被模仿,但建立品牌卻不是用模仿就做的到。

所以創意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也應從品牌的印象建立對品牌的效果。早期的廣告中強調產品的功能性,隨著消費者自主性增強,

對廣告說教式的宣傳普遍採取質疑的態度。在廣告第2波革命中:以創意切入消費大眾日常生活體驗,減少他們對廣告的抗拒;

規劃特定市場與當地消費者溝通,選擇更適合的文化素材說品牌故事。

然而,本研究探討國際品牌在進入當地時,會採用什麼策略?本研究探討國際品牌如何進入這個制度內?

研究問題:

當國際品牌進入當地時會以什麼廣告形式出現?

而廣告會怎麼著墨文化創意,以順應台灣市場?

品牌獨佔

品牌為核心的新商業型態,以跨國企業為主體。強調市場區隔,賦予個人價值觀。

建立跨國品牌,需將品牌放於傳達的核心要素。

廣告勞動以以藝術家和作家為創作主體,框架在企業和媒體運作的制度內。

廣告標準化為國際品牌的考量,規模經濟為首要,為因應廣告的文化影響力,要有因地置宜的策出現,順應化(adaptation)從最簡單的語言翻譯到本土化的廣告創作。

順應化之下的廣告操作,廣告代理制度、而國際品牌通常都找國際代理商(在許多案例都是如此)若品牌跨國際時,以便提供本土的服務。

提問時間Q&A

碩二楊雅琳: 品牌不用看到標誌就知道是哪個品牌的商品

戴皖文老師: 就我來說較不能接受,品牌一定會想辦法讓你知道是什麼品牌,例如蘋果。就某程度來說,使用產品也是某種生活哲學,消費產品的過程中,品牌也同時傳達給消費者。

碩二黃婉翎: 全球品牌的順應原則,我認為文化是不是以全球來拍?那在地也很重要?

戴皖文老師:是的,在地化對跨國品牌來說非常重要。


活動紀錄102/10/23 襲充文教授 Face 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

中正心理系的襲教授本次的演講探討臉部的熟悉與傳播之間的心理關係。詳細的變項就是接觸頻率與熟悉度之間的關係,建立了一個model來分析見面與熟悉的關係。

他以實驗法來進行分析,表情變化與接觸頻率的效果關聯,引領出心理學的學習概念。根據過去的研究,將一個人的表情綜合後成為一個平均臉。故此實驗設計是讓受測者看某人的表情,以此做出對該人的親切性評價。實驗結果顯示,要讓一張陌生的臉變成熟悉,除了要有足夠的接觸外也要充滿變化,不能是單一的表情。

另外還包括學習臉部辨識的角度,探討不同表情角度的接觸熟悉變化。還有臉部角度的內差與外差之間差異。襲教授最後的結論提到,本研究提出一個簡單的陌生臉變成熟悉臉的模式。可以看到臉部接觸的頻率與角度的變化、表情的變化有一個共同的複雜協商關係。並非想像中的單一線性變化。除此之外襲教授也從事腦波方面的研究,臉部表情資料庫的建立等

--------------------------------------------------------------------------------------------提問---------------------------------------------------------------------------------------------------------------

碩二楊雅琳:facebook的人臉辨識相關的技術?

襲教授:他們主要是用影像的增強技術,消除模糊來辨識,我們想了解的是蒐集的資料庫如何能快速辨識,我們跟技術人員比較像互補配合的關係。

活動記錄-11/6-簡妙如老師

在台灣的歌唱選秀節目是真人選,不像其他節目是做出來的。歌唱選秀裡無所不在的”老師”現象,與當代的新自由主義有關。與比較彈性的工作型態在強調知識經濟時代,是有類似的時代精神,節目裡的型態跟上述精神有關。

星光大道在07年開播創造出高收視,然後帶動其他的歌唱選秀節目的風潮。節目中有類似的特定話語”dream-come-true”,從nobody變成somebody,節目的操作模式都很類似。美國最典型的america idol一年只播一季,淘汰方式由觀眾票選。但台灣人口較少,不可能用觀眾投票的方式,因此台灣選秀節目是由評審制來決定。

選秀節目的特色:

名人經濟(celebrity economy)

免費勞工(free-labor)

素人明星夢/自我品牌化(self-branding):彈性勞動,有自己的品格才能夠接到案子,這是新自由主義之下的勞動方式。這種勞動方式的轉變形成自我品牌的成立,讓大家很嚮往自我品牌的成立。另外真人秀節目,素人想透過節目出人頭地,甚至國外成立真人秀的訓練班,讓許多人認為報名真人秀是可以出名的途徑。

研究問題: 在台灣,真人秀節目是什麼樣的名人、明星和圖像?、如何鼓勵參賽者自我品牌化、在台灣的歷史階段有怎樣的進程?

節目中的”謝謝老師”(yes, teacher)現象,完全接受老師們的評論。所有的參賽者都是順從的學生,脫離個人的個性,只會順從地說yes。節目喜歡將學校的制度搬上節目,例如老師制度以及學長姐制,把娛樂產業各個面向都揭露出來。老師是很崇高的地位,這是娛樂產業的某種權力結構。用家父長的口吻與中國儒家文化(階層化的集體主義),節目中還包含外在形象的改造,這也是推崇名人經濟的一環,所有用來建立自我形象都是用消費來建立,自我品牌化不斷鼓吹消費來包裝個人價值。大改造的目的是為”擬向”,用明星的樣子去改造,不是做開創性的風格,而是去模仿明星。

可拋式名人,利用素人中的某些特點創造高潮,過後這些名人便被拋棄。選秀節目造就的是評審、專家,透過選秀節目找回評審的第二春,評審才是真正獲利的人。

結論:老師專家佔據了整個系統的位置,最大的困難就是阻礙創意經濟,且有著極度剝削的勞動條件,且合理化懸殊的勞動條件。選秀節目在台灣結合了以前的電視業產業而成。

提問時間

蔡崇隆老師:像美國那種選秀節目的投票方式,台灣是家父長制,家父長的脈絡是不是在台灣無法避免?對於名人比賽跟素人比賽的差別及想法?

簡妙如老師:正因為評審制度,更強化了家父長權威。

李惠仁導演:之後的選秀節目,觀眾會怎麼聽歌?或者會被格式化的去觀賞選秀節目?

簡妙如老師:歌手的確學到很多技巧,但無法有明確調查到底學習到什麼。訪談中,得知觀眾的樂趣在於,展示很多娛樂圈過去的神祕面向,以及觀眾自己的評斷與評審的評斷標準是否一樣。

碩二王姿雅分享:選秀節目是可以有動員或吸引人去參加,其實節目要求的素人並不只是歌唱的實力。

碩二周佩蓉:中國好聲音的特色是選手跟評審的下載鈴聲來獲得金錢,是不是台灣節目可以朝這個方向?

簡妙如老師:這跟節目製作費有關係,也跟媒體匯流時代有關係。國外的選秀節目也會跟贊助商合作,像是電信業者。但音樂本身不大會有獲益效果。

11/13-唐士哲老師-重構媒介理論


問題意識:為什麼啤酒廠會展示電視機和收音機?從50年代80年代的電視機,均播放啤酒廣告。到底電視機和電視機的廣告對於啤酒廠的組織的意義是什麼?再到實際的狀況談到傳播理論的發展。

魏然老師提到現在的傳播理論過幾年後就會被淘汰。

然而傳播理論至今,產生多少模式? 碩二王姿雅:分享科技接收模式、近用模式

Two-step flow model…傳播理論的「保鮮期」有多久?你可以在這些模式上做那些修改,如果要將保鮮期延長的話。碩二朱家賢:可以在兩級傳播上加上雙箭頭,比較接近近代概念。

1948年Shannon&Weaver 提出溝通數學模式,在過去會看到很多批評,基本上主要重點是在控制,訊息發出後能確定完整的到達目的地,並將噪音排除。這東西似乎現在已不適用,但目前所用的通訊軟體,剛開始最簡單的公式都是從這裡發展的。發展至今,已經跨越了工程的概念。

1973年Stuart Hall的製碼解碼,將發送端作為生產關係的底下,接收端也用生產關係來解釋,觀眾不只消費,也是在特定社會關係下解讀。

對這三個model提出問題,模式圖中為什麼都是直線性?為什麼兩邊都是來源與接收者?為什麼接收端都是個人?然而這三個模式的關鍵字:「媒介」。但我們所謂的media即是所謂的文本,而文本可能是新聞、簡訊等等。進而提出問題:「媒介在哪裡?」

媒介溝通行動中一切出乎意料之外的,都是媒介(McLuhan, 1976)。他曾經對數學模式提出批評。Marvin提出很重要的主張:媒介不是固定的自然物件,媒介沒有自然的邊際線。

這些均是「符碼」的產物。當傳播文化符碼鬆動時: 主流的傳播文化符碼逐漸與我們個人實際的日常生活情境脫鉤。但既有的傳播文化符碼仍舊被「主流的」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建置所依循、複製或模仿。

提問記錄:

碩二王姿雅:分享科技接收模式、近用模式

碩二朱家賢:可以在兩級傳播上加上雙箭頭,比較接近近代概念。

2013/11/20 羅世宏老師 不予置評與自由評論之間:評論作為一種文類與及其與中國新媒體的關係與演變


羅世宏老師本次從自己計畫出的書出發,擷取其中的幾章進行演講,主要是想探討中國的新聞評論與不評論之間的關係。在研究動機方面,老師認為在中國評論是比新聞更自由的,其中就新媒體而言,由於是被限制為通道的關係,沒有自己的內容,因此需要發展評論來營造自己的內容。在記者角色「向評論轉」之下,閱聽人不只需要解釋分析,更需要觀點。

在評論的分類上有各種的文體,不只常見的評論文體,還包含抒情文、祭祀文、詩化的評論等,由於中共的審查制度,才會有這種特殊形式的包裝,將自己想表達想批判的隱藏在其中。另外,政治漫畫也是另一種表達形式。

在新媒體的浪潮下,大部分的中國網民是透過入口網站來看新聞,但在審查限制下,只能擔任一個內容匯聚的角色。但近幾年已從拷貝模式轉移到原創模式,在財經、文化、體育等管制已相對放鬆,也進行一些「邊緣突破」,例如視頻訪談、重大策劃案、論壇活動等具有原創性的評論。這些入口網站也在早期的文摘模式轉移到原創模式。如搜狐強調發出自己的聲音與觀點,因此試圖定位為固連網的原創評論網站。

這種類型的網路評論主要都是三段式結構:導語、主文、結語,也有各種的主題,如民族主義議題、民粹主義議題、輿論監督等。但這些網站還是有些限制,如商業考量、官方的監控、從業人員新聞專業的堅持等,還是在結構之下有所限。老師也介紹騰訊的《大家》,為一個專業寫手的集合平台,作者都是中國知名作家,並且具有讀者互動機制,多平台多螢幕的收看機制。

最後老師也提到了「專欄毀人」的現象,也就是專欄所帶來的各種負現象,老師自身也是以作為台灣專欄人來思考自己的狀況,在台灣寫專欄就是比較寂寞一點,文章比較少看。

2013/12/4 Andy Bennett Popular Music and Ageing

古典音樂或國樂有所謂文化傳承,但流行音樂的傳承呢?隨著近年來英、美國家開始注重將流行音樂典藏化、檔案化,及博物館化,這些新出現的「文化場景」凸顯了一個詮釋權力上的疑問──誰有資格決定流行音樂的傳承?是白人?中產階級?

還是神通廣大的流行文化工業?那些被封為流行樂的「經典」、「傳奇」的人物或曲風,是否也隱含了加封者特定的階級、種族或性別的過濾機制,Andy Bennett以數個CD音樂復刻板、經典選集等為例,娓娓道來這個流行音樂傳承的潛文本。

有「高齡」50 歲的龐克族嗎?60 歲的熟年還能承認自己是披頭四粉絲嗎?家庭主婦難道不能喜愛重金屬搖滾?為什麼十幾來歲的文青還把 Bob Dylan 當成偶像? Andy Bennett 在這場演講中,將年華、世代、流行音樂的聆聽,以及樂迷的美學風格混搭,交織出流行音樂在跨世代流通過程中,複雜破碎的文化場景。

12/11 管中祥老師-沒聽過的媒體

媒體公有地,既然是為公共,就是要為公共服務而不是僅有私人價值。公有地的概念被推到圈地運動的概念,做媒體公共化、獨立媒體。相對於過去政府操縱的媒體都稱為獨立媒體,有新聞自由叫獨立媒體,而現在又相對於過去,是脫離政府及財團的控制才是獨立媒體。

在某些主流媒體報導的一些新聞事件中,還另外發生了一些事件但主流媒體並未著墨報導。我們永遠不知道為什麼團體要上街、勞工團體的主張與訴求是什麼?這個社會的公共議題是公共無能。公民在一連串的生產鏈中獲得”垃圾“

從黨外雜誌開始,到各種公民記者、獨立記者等,各種沒聽過的媒體也開始發聲並呈現出不一樣的媒介議題。並且逐漸出現典範的轉移,在社會公器上的表現比主流媒體更優秀。

而管老師近年來積極推動的「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被警察認為是「沒聽過的媒體」,然而各種公共議題卻都是這些媒體在報導。公庫不只關注被忽略的媒體,也站在權力者的對立面,並呈現相對完整的報導,讓抗議者完整發言,並留在現場的最後一刻,才能捕捉到社會運動最完整的本質。最後也以人民歷史的紀錄者自居,希望能捕捉到台灣社會底層的完整聲音。

2014-3-5 顏加松 誰在悄悄說話? 以社會網絡分析看網路論壇之意見團體行為

顏老師首先以近來的新聞時事做起頭,究竟網友是怎麼發表意見的?他們對什麼議題有興趣?意見與事後的結果的對應關係?接下來老師介紹了網路資料探勘技術,包括網路內容、使用、結構等。這項研究就是針對網路內容進行資料分析,透過電腦的web mining技術來進行分析。利用軟體的斷字系統來進行網路內容的關鍵字分析,然而該技術也不乏缺點,包含無法說明團體中的結構與關係等。

而顏老師的研究則是以SNA的技術來分析,透過團體網路中的結點分析,了解誰是意見領袖與具有控制社交網路者,而該程序則是利用網路探勘進行兩階段分析,並藉由TF-IDF程序來萃取出關鍵字。

在實證操作的部分,主要透過無名來截取文章,並找出正負面意見各100個。後來發現負面意見的連結度比正面高。最後得出結論,SNA有助於判斷大眾議題的意見,它更容易蒐集資料,可進行文字分析。顏老師最後也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針對三方的意見來進行設計。在SNA的其他想像部分,包含兩黨的網軍、新技術的擴散、管理與人際網路上的應用等。

李政忠老師:正負面如何判斷,是否有點過於武斷?

王嵩音老師:部落格文章正負面不見得都是一致的。就這種分析法可能會過於單純。

廖碧梅:信度跟效度的問題?

曾晟:網路防火牆與這個是同一原理嗎?


2014.3.12 陳儒修 台灣電影中的日本性探索

陳老師本次的演講討論電影中的日本性,首先以金城武的廣告作為開頭,討論中文版與日文版的差異,導引到多年前海角七號情節中的日本性,探討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結果,究竟日本文化對於台灣電影產生了哪些影響?日本與台灣之間去殖民化的過程未完成,形成曖昧又複雜的關係。

陳老師認為台灣在帝國與祖國間,形成認同上的掙扎。例如:《軌道》這部片。也是這種台灣獨特的「殖民─後殖民」情緒的影響。陳老師的研究早期先以廣告的文本分析為主,第一個個案首先介紹了爽健美茶的廣告,在台灣重現15年前日本版的廣告,試圖在台灣建構出日本化的廣告特色。另一個案則是黑松茶花花太郎的廣告,這種台灣本土的產品透過模仿日本廣告建構出本土化的日本性特色。

接下來陳老師介紹了《艋舺》這部片,透過量化問卷來探討日本人如何看艋舺。首先在日本版的海報上、日本懷舊元素中發現刻意在片中塑造出懷舊日本的場景,其餘包含像是結拜、黑道、櫻花、街道、凋零、武士道等概念,形成了該片對於日本舊文化的想像,深具懷舊日本的特色。

在第三個研究個案上,討論1990年代以後電影中日本元素,透過編碼歸納出兩個群組:影像中的神話、神話中的影像等。發現在90年代以前日本人的刻板印象是殘暴的軍人,但之後逐漸出現非典型的日本人形象、日本房屋印象的轉變、天台的形象轉移、田野的呈現、制服、格鬥遊戲等。

在這該研究也做了個小結,無氣味的日本文化輸出,是否沾染到台灣味?接下來討論了當紅的電影kano。這部電影究竟是台灣人的榮耀再現,還是日本右翼團體所謂的沒被報導的近現代史?而這種日本性出現在台灣電影中,其所出現的到底是殖民記憶還是過去歷史的重現?

胡元輝老師:這種日本性會不會是一種商業體制下的驅動?

蔡崇隆老師: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探討台灣性、中國性?

碩一簡孟嫻:台灣跟日本的新世代是如何看彼此的?

簡妙如老師:美國與台灣呈現的日本元素之間的差異?

羅世宏老師:相互混雜或是辯證關係都可以在討論,重點可能是比例的問題。

2014-3-26 周軒逸 名人政治背書之廣告效果

本次周老師的演講主要探討名人背書的廣告效果,首先針對獨立選民做了詳細的介紹,探討到了研究動機就是如何透過政治廣告去影響獨立選民。在政治背書的方面,有藝人背書、也有政治人物背書或是其他名人背書。也因此引到該研究的目的,年輕獨立選民對於政治廣告的反應、想比較三種不同類型的背書人效果、以及兩種干擾變數的影響。

在過去文獻的探究上,指出了過去的政治廣告、名人背書、獨立選民等,進而提到該研究的假說,三種不同的背書模式的影響,該研究也以推敲可能性模式(ELM)、勸服變數的多重角色為理論依據。

在研究方法上,採用3x2的實驗法,以20-30歲的年輕選民為主,透過便利抽樣最後獲得129位樣本。以2012年不分區立委選舉為研究範圍。進而選出中立的政治人物、藝人、素人來設計政治廣告,

在研究結果上,發現背書類型會影響許多態度,素人與藝人的背書效果都比政治人物來得好,得出素人>藝人>政治人物的結論。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背書人所影響。

最後得出結論,對於年輕獨立選民而言,他們更喜歡政治背書廣告。背書人的類型對於政治背書廣告效果有很大的影響。透過實驗法,可以了解政治背書對於年輕選民的影響,以及三種背書類型的勸服變數角色,有助於政治廣告情境下建立背書人與背書標的的適配關係。而運用名人背書來移轉意義上,周老師也認為未來的研究應該在詳細探討三種背書類型的效果。本研究也發現跟過去的研究出現衝突,關於政治人物背書的效果,周老師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研究方法與研究觀點差異所致,未來可以在進一步的思考,若是針對年輕選民的話政治人物的背書效果。

碩一楊鎵民:背書人與背書標的之間是否會存在不同搭配的效果?

胡元輝:如何界定真實的投票行為?

碩一簡孟嫻:地理區域是否會存在差異?

戴皖文:新聞性知名度的素人(公眾人物)的影響力會是如何?

唐士哲:時代的脈絡對於研究結果的影響性?

2014-4-9 劉駿州 解構與尋找伍迪艾倫


劉駿州老師本次的演講從伍迪艾倫的作品介紹開始,而他的創作類型也相當廣泛,包括早期的幽默喜劇、中後期的藝術片、女性主義電影等。

老師也以「曼哈頓」為例,簡介伍迪艾倫電影的特色,例如大量的對白、自導自演、常以紐約為背景、融合劇場原素、喜劇與傳統戲劇的綜合等。另外也常處理兩難的困境、宿命論、樂觀與悲觀主義的弔詭等。

而伍迪艾倫的片子最主要被批評之處在於缺乏結構性,故事過於鬆散等,其影片的產量約一年一部,也被批評不過精煉。在反思結構上,也探討了人性的哲學、人生的意義等,並將角色放置於人性的弔詭中,來反思人性。伍迪艾倫的影片雖然不會是大賣型的影片,但因為設定利基市場相對明顯,所以有穩定的投資報酬率,都會有固定的票房。

2014-4-16 李美華 媒體再現台灣客家族群:新舊媒體的比較分析

李美華老師本次的演講主題以客家的媒體再現為主,首先文獻回顧的部分,提到了媒體再現的各種問題、而客家族群因為本身的弱勢與隱形所以客家傳播的重要性也就更顯重要。

接下來老師提到了新舊媒體的差異,最大的差異在於時間軸的概念不同。新舊媒體的範圍要以各全觀的面貌來了解,包含部落格、youtube、網路新聞等都要納入討論。在過去的研究也發現,客家形象的再現主要是勤儉、刻苦等客家精神為主。除了量化的內容分析,老師也做了質化的文本分析,發現客家新聞是台灣政治生態的產物,有相當多的獵奇式報導,三大報的描述手法都相當的片段與瑣碎化,仍處在複製客家刻板印象的運作模式中。

另外老師也做了客家新聞的批判論述分析與客家雜誌的媒介框架分析。在新媒體的部分,老師以好客ing客家影音網路平台為例,以網站中影片分享為樣本,發現觀光休閒與文化意象的再現頻率最高,在文本分析上,影片多以再現客家文化所代表的在地感、美好感及愉悅感。最後的研究則在網路新聞的客家再現上,發現有許多不同型式的再現方式。

結論的部分,從大量的資料中發現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相當大的不同,而新媒體的各種特性,如稍縱即逝性,也讓資料的存放更加的不易。對於新舊媒體的客家再現而言,誠如:媒介即訊息這句名言,到底是媒介差異所帶來的改變,還是內容才是最重要的?而媒介生態論也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思考,客家文化究竟會不會因應新科技而產生改變呢?

2014/4/23 李政忠 文本品牌、體驗行銷、與跨媒介敘事

老師本次的演講先以電影雲圖為主,講到了該部電影的評價兩極,這種小說改編電影的作品就是跨媒體敘事的範例。讀過小說與沒讀過小說的人去看電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而跨媒體敘事的吸引力在於透過新媒介的內容呈現、體驗舊時的感動、延續滿足愉悅。過去的研究也有學者認為跨媒體敘事其實就是一種品牌延伸的概念。

跨媒體敘事本身也具有體驗經濟的特質,因為個人先驗經驗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消費感受。而跨媒體敘事的概念過去主要是以美學與經濟兩大觀點為主。老師也增加閱聽人參與、品牌行銷等理論,擴大了跨媒體敘事的理論架構。老師也提出跨媒體消費的可能性模式,試圖整理出初步的理論模式。

2014-5-7 林怡玫 全球潮學習-MOOCs

老師首先就MOOC是什麼開始介紹,所謂MOOC就是一種多人互動參與的線上免費課程,MOOC被認為是數位學習的新趨勢。MOOC的基本元素是一定要有影片,並有PDF檔、作業區、討論區等。由於現在E世代的科技使用習慣,加上傳統線上學習的效果不彰,對老師而言可以接觸更多的學生也能提升個人名聲,也能開發新市場,開始讓MOOC逐漸被重視。

老師也介紹了幾個國外有名的MOOC平台,包含KHAN、Lynda、edX、Udacity、Coursera、Ewant、Proera等。而一個好的MOOC應該以單元式的短影片為主,並要有簡單的小測驗,同時融會教學創新與生活化的教學幽默感,加入社群聯結,良好的師生互動,平台介面與錄影品質穩定。總而言之,MOOC是一種混成學習的方式,同時翻轉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更多創造與討論的空間,將傳統的複習與記憶方式交給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

2014-5-14 林崇偉 用智慧與科技來圓滿愛:翻轉傳播

林老師本次的演講以無障礙的設計為主,出自於自身的志趣與關懷,林老師希望將傳播結合無障礙的服務,發展無障礙友善餐廳的服務。在app方面,針對不方便者所設計相當稀少,林老師認為現在的科技在軟硬體方面並不缺乏,主要在於人性設計思考的缺乏。

為了有完整思考創新設計的架構,林老師以4D模式作為方法論來解決,並認為應該要將傳播教育導入服務、體驗、設計、科技,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來翻轉傳播教育。林老師所領導的團隊也設計出無障礙餐廳的參考指標,檢驗了大部分的餐廳、廁所等用餐環境。以此設計出「友善台北好餐廳」這個app,專門針對身心障礙人士設計出完整的友善餐廳介紹資訊,舉凡餐廳介紹、指標、試用照片、地圖等都有。林老師最終的理想不只是設計一個服務,而是進行社會關懷,以服務作為一種社會價值的實踐。

2014-5-21 宋倩如 互動設計天地

宋老師本次的演講以人機互動的設計為主,並勉勵大家對於互動設計不必因自己沒有資工能力而害怕,而是只要具有熱忱與創意,也能進入這個領域。互動設計是一種超越技術性且以使用者中心為考量,故相當適合傳播系的同學。數位科技的出現,產生新的可能性與複雜化,讓互動設計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專業。

接下來宋老師開始講述互動設計的歷史,其源於軍方的互動模擬設計,經過80、90年代而逐漸發展成今天的樣貌。宋老師認為互動設計的涵義相當廣泛,應該是一個經驗、實務、價值的綜合概念。互動設計通常由跨領域的團隊運作,傳播系的同學能夠在其中擔任企劃或是市場調查的工作。

老師也介紹了國內外相關的互動設計組織。互動設計的基礎概念在於物理性質、提示性質、功用直覺、心智模式的建立、使用者經驗等。老師認為互動產品應該遵守百分之八十原則,只要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就是好的設計。

廖碧梅:請問開發設計的過程一般大多花了多少時間?

6/4-曾國峰老師-新媒介商業模式與競爭政策

曾國峰教授從新的科技會產生什麼影響,及內容的衝擊等等為主軸開始談起,討論內容在於新傳播科技發展趨勢、媒介競爭與制度設計、媒介創新與商業模式。先從媒介內容數位化,再談媒體產業。現在的科技改變了過去傳統媒體的互動方式。例如PTT、WeChat的發展與應用。

討論:傳播新科技的影響

電視數位化、結合網路的可能性,未來幾年會有很多螢幕的互相結合,電視業者也會想進入program,載具也會跟著變化,媒體產業的管理、制度、政策也會跟著改變。

再來談制度設計的部分,賽局理論、機制設計、自由市場的經濟運作、依賴政府的介入,政府也會失靈,人治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機制設計可以花點時間去思考,背後的制度如何讓業者去做好,類似小朋友的教養理論,去想報酬及策略該如何做,多站在對方的位置想問題。

跨媒體集團的趨勢,從原本個別家族經營,到目前以集團為主的商業模式,透過擴張,規模愈來越大,以獲利為主要經營目標,橫跨不同的媒體及產業。大型集團化的因素,可以集中生產效率,數位匯流的產生,加入電信及網路產業,享受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力,言論與文化工業,握有建構社會意識的權力。集團大型化的問題會有減少內容多樣化,多樣化對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性,以及異議聲音的消逝,以及民主社會的危機。不過現在全世界較少有國家對於跨媒體有一定的規範,德國的KEK值,在其他國家比較少有這種狀況。跨媒體的集中度(KEK值),用影響率、觸達率等等去測KEK值。

媒介創新角色與新商業模式的關係,用整個商業模式去做考量。例子:美國報紙有多少家關門?閱報率下降,整個產業的廣告量減少,報紙在既有的模式就無法生存,在台灣的情況也是相同。商業模式若不改變,報紙就無法經營,所以美國有些報紙轉型為電子報,提供一樣的內容,只是獲得內容的方式與過去不同。或,有線電視的商業模式該如何,才能夠提升節目內容品質?把觀眾付的錢給好的業者才能夠做出好的內容,現在也很多業者往中國發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張佳樺分享閱讀習慣

楊鎵民:為何要用nash均衡去看媒介競爭?

曾國峰老師:做公共政策制定時,要理解均衡是不是最大化

李香潔:廣告媒體

耿宛容:一般民眾在瀏覽資料,data會被廠商蒐集

2014-6-11 蔡崇隆 「接下來,就是你們的事了」—鄭南榕的最後紀錄與太陽花影像計劃

蔡老師本次的演講將鄭南榕與太陽花學運結合在一起,老師首先介紹鄭南榕的個人事蹟,接下來就要放之前與民視合作拍攝的鄭南榕記錄片,讓大家了解鄭南榕與她的社運實踐過程。


該片以鄭南榕辦黨外雜誌的過程到最後自焚所引發的效應為主,蔡老師也介紹了他在拍該片的心路歷程,沒有明確的立場,希望能夠呈現出還原人性面向、呈現出最原始的記錄報導。老師希望大家不只將鄭南榕視為一位台獨烈士,而是有看到其爭取言論自由的一面,對於言論自由這個普世價值的堅持,才會影響到後來台灣民主化的進程。


楊鎵民:國民黨以前是否就有傾中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