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故宮─永續與創生
量子加AI,新文明崛起
一位非典型醫師的學習之路:從基因探索到衛生政策
藝想不到:從『e』學習到『藝』起發光的轉化與啟示
台灣的國際突圍:新南向政策、新南向政策+、到印太戰略的演進與展望
Agenda 2030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What Should the New Global Framework Be?
司法改革十週年的回顧與展望
110.09.30
陳其宏 董事長
從學涯到職涯的三道成功錦囊
110.10.14
江安世 院士
未來腦科學
110.10.28
高俊雄 教授
向臺灣奧運選手學習
110.12.02
詹啟賢 董事長
由新冠疫苗談臺灣疫苗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110.12.16
沈正煌 醫師
中正學程對臨床醫師的改變
111.01.06
劉慧瑾 董事長
能源、材料、數位、循環──實踐企業永續的承諾
111.03.22
焦傳金 館長
海洋中的靈長類:頭足動物的變色絕技
111.04.19
許舒翔 考選部長
選賢與能 文官領航─明天要比今天更好
111.04.26
林本堅 院長
把心放在職場、球場、情場、家場、天場上
111.05.24
廖榮鑫 戰略顧問
賞鳥就是公民科學──從一位關心自然的飛行員觀點談生態保育
111.05.31
張武修 醫師
到藍海尋找登陸的地方
111.06.07
鄭麗君 董事長
從我到我們,看見台灣下一步
我的職涯人生哲學
-微藻科技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教育與教養
「半導體通識教育」 半導體與AI邁向兆紀元
淨零永續
Z世代的氣候緊急年代挑戰與契機
共護台灣蛙類世界
從引進到引領:學術研究的個人體驗與自我反思
最迷人的語言
化合物半導體 碳化矽特性及應用
數位、人權與挑戰
Climate Crisis and the Global Green New Deal
English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One Missing Thing
我學術生涯的形塑:天地人
蘇碩斌 處長
博物館是一種視線:漫談展覽的文化史和文學的敘事力
We Touched Infinity,The JWST Mirror Makers
看 6G 無線通訊的技術如何
協助人類邁向未來文明
地點:創新工院銘珠講堂
過關與證果:西遊五聖的出身修行傳
陳春山 教授
為什麼要做ESG世界公民?
恐懼的總和?地緣政治與當前美中台三邊關係
《給女兒的話》
是你?是我?都是
于國華 研發長
藝術產業的困頓與改革
紫荊書院合辦
行政法院為社會做了什麼?
選擇一條人跡罕至的路 – 在新膝望中看到新希望
人世間何處安頓?—找到安身立命的支持體系:性別、知識與跨域連動
觀念領導,創新變革--理念管理與案例經驗分享
全球化新變局,地緣政治翻轉世代疼惜台灣 放眼國際:知己知彼挑戰與機會 -- 以感恩的心從分享巴黎奧運及42年外交專業行銷台灣實務經驗談起
走一條教育與創業並行的路
從晶片戰爭到台灣社會經濟的下一步 —— 談核心價值驅動的跨域科技創新模式
在地的幸福生活─台灣地方創生的緣起與躍進
全球共善 慈濟願景
AI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和學習?
避險是個好策略嗎?歐/亞國家的經驗
危機時代人文的力量
觀點轉化—開創自我人生道路
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 如何養成好習慣,培養堅毅(Grit)的特質,邁向成功的快樂人生
我國的淨零新目標,氣候治理與綠領人才培育地點:活動中心演藝廳
國立中正大學智慧化活動報名系統
終身學習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