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1世紀新纖維素材─竹炭 羅子耘

張貼日期:2010/4/14 下午 03:44:33

台灣原生竹炭就是使用最適齡(四~五年成熟竹)的台灣原生竹,經長時間高溫(700~750℃)精製成竹炭,它的孔洞結構密,尤其對有害物、異味及惡臭的吸附效果最佳,亦為最天然且無放射線的遠紅外線蓄熱保溫效果。

紡織所原料及紗線部主任陳文桐博士表示,紡織所執行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近二年來致力將竹炭應用於各項紡織品領域,運用奈米科技將其微粉化,於紡絲製程將竹炭練入纖維之中,製成竹炭機能纖維,保有竹炭優異之吸附性、調濕性、抗菌性、遠紅外線效果及負離子功能,並開創衣著、家飾、產業用紡織品,以達到科專成果多元化。

由於國內竹炭紡織品於開發與推廣時,面臨原料進口價昂及竹炭品質良莠不齊等問題。為此,由紡織所催生的「竹炭紡織品策略聯盟」,已邀集國內上、中、下游超過十家以上廠商共同加入,串聯整合全製程竹炭紡織品開發技術,開創紡織業新契機。

陳文桐指出,ㄧ件衣服的竹碳含量,只要○‧五~一%即可發褌竹炭的功能。事實上,竹炭比表面積越大,吸縮效果更佳。尤其經過高溫燒製後之竹炭結構緻密,孔隙多,比表面積甚至可達700m2/g,是一般木炭的三倍以上,由於此一極大之表面積,因此具有很強的吸附分解、消除臭味及調節濕度等能力。

紡織所,明年將積極於竹炭比表面積的改質,除擷取竹炭素材特殊效性外,並計畫在竹炭與聚酯混練造粒階段,將奈米尺寸之銀原子添入系統進行混練,運用此奈米銀竹炭母粒於紡絲製程,使紡織品抗菌機能指標再向上提升,創造兼具遠紅外線、抗菌消臭等多機能及更多元的紡織品。

竹炭具有許多天然的功能包括保溫、消臭及負離子的特色,而且是很天然且環保的素材,唯一缺點是必須克服竹炭「黑色」的技術問題。

台灣百和公司(LACOYA)與工研院材料研究所,共同研發投入竹炭纖維的製程研究與應用,並在2004年12月31日于工研院國際廳,首次將竹炭紗、竹炭棉的研發成果發表。經過無數次的改良,持續在國內外紡織大展首先推出竹炭纖維製品(法國PV展、台北TITAS展、國高科技紗線展…),並已取得台灣的發明專利。LACOYA的產品為植物性天然環保纖維,黑絲絨竹炭纖維也已取得台灣的發明專利。產品開發能力超越眾多國內外廠商。

竹炭片經過高溫燒烤後會產生許多小孔洞。

近年來人們對竹炭的研究日益增多,也因此愈來愈瞭解竹炭片在日常生活上的好處。舉凡除臭、抗菌、空氣淨化、溼度調節、負離子效果……等等諸多功能不勝枚舉,與一般大家所熟知的備長炭可說是不分軒輊,因而逐漸成為市場上頗受歡迎的樂活商品,甚至吹起一陣竹炭風!竹炭領導品牌LACOYA就搭上這股熱潮。

其實,竹炭之所以受人喜歡,在於它具有多方面功能性可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而價格適中又不會太昂貴,比起備長炭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