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大竹國民小學114年度環境教育計畫
一、 計畫目標
(一) 完成環境教育法第19 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職員工生每年須參加4小時以上環境教育。
(二) 經由環境教育提升本校教職員工生對環境保護相關議題時的敏感度,並協助其對有關環境品質的對策及自我定位的行為規範。
(三) 導引更正向的環境價值觀、環境素養,並產生更深入的環境保護行動。
二、 實施對象
本校全體教職員工生,包含投保勞工保險或公務人員保險者。
三、 期程及方法
(一) 期程: 1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二) 方法:藉由課程、演講、討論、網路學習、體驗、實驗(習)、戶外學習、參訪、影片觀賞、實作等,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環境教育及環境保護知識。除給予知識外,更進一步走向戶外,實際感受環境與人的緊密關係,期能進一步促進環境素養、態度與處理環境問題的能力,共同邁向新環境典範。
四、 內容概要(詳見附表)
(一) 自然保育
1. 戶外學習「賞鷹健行淨山活動」:擬於4月間辦理賞鷹健行淨山活動,接觸大自然讓孩子身心舒暢,生態教學則讓學生對八卦山動植物有更多的認識,淨山活動讓孩子對環保盡一份心力。
(二) 社區參與
1. 實作「清淨家園活動」:擬於1-12月上課期間每月發動本校教職員工生並結合大竹國小志工實施清淨家園活動,進行校園及周邊環境清掃工作。
2. 實作「國家清潔週清掃活動」:配合農曆過年大清掃,擬於1月20日(農曆過年前)發動本校教職員工生並結合大竹國小志工進行校園及周邊環境清掃工作。
(三) 災害防救
1. 實作「消防自衛編組演練」:擬於5月及11月實施教職員工消防自衛編組演練
2. 實作「防震防災教育及演練」:擬於九月份配合國家防災日實施全體教職員工生防震防災教育及演練。
(四)環境及資源管理
1.實作「垃圾分類、減量及資源回收」:擬於每學期期初宣導垃圾分類、減量及資源回收等環境保護政策,使全體師生身體力行惜物愛物之良好習性。
五、 預期效益
(一) 營造本校優質的教學環境,並藉概念認知與價值澄清之過程,提升本校教職員工生瞭解和讚賞環境之美。
(二) 提升本校教職員工生環境知識,並進一步提升其環境技能與態度,以期能將之轉化為具體行動,落實正向環境保護行為,並有效解決生活上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三) 提升本校教職員工生之環境敏感度,藉由自然觀察或體驗人與自然間的互動關係,重新檢視人類對於環境的態度與作為以觸發自省,並達到新環境典範之願景。
(四) 透過各種環境教育充實教職員工生環境知識,引發同仁對環境覺知與敏感度,並鼓勵於生活身體力行,落實環境保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