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規畫戶外上課體驗自然與人的融合

  • 結合校園生態-認識夜鷹

目標:

1.認識夜晚大聲啼唱的夜鷹 2.區分夜鷹雄鳥和雌鳥的差別 3.認識夜鷹的棲地環境與習性

進行方式:

1聽一段熟悉又神秘的聲音 2.介紹聲音的主人-夜鷹 3.引導學生認識夜鷹相關特徵 4.引導學生理解動物的生存難處激起愛護心理 5.實地欣賞夜鷹

成果描述:

1.學生對夜鷹的特徵、習性有初步的認識 2.學生能辨識夜鷹的提叫聲與其他鳥類的不同 3.學生對生命有更高的價值認識

實施心得:

台灣夜鷹日夜顛倒的習性不同於小朋友在日間常能見到的鳥類。台灣夜鷹屬夜行性鳥類,於薄暮時開始活動,讓小朋友鮮少有機會一睹廬山真面目。雖然名字有個雄壯威武的「鷹」字,但主食卻是昆蟲,更是讓小朋友充滿好奇。利用學校難有的機緣帶著小朋友實地觀察夜鷹,揭開了夜鷹在小朋友心裡的神秘面紗。

學習者心得:

1.原來晚上一直吵,害我不能睡覺的是鳥喔! 2.夜鷹是吃昆蟲的,所以也吃害蟲囉!那牠應該也算是「益鳥」吧! 3.夜鷹不是在樹上築巢,而是在地面休息真是懶落。4.原來我們學校有這種特別的鳥類,我們真是幸運。

補充:

感謝自然老師提供單筒望遠鏡一組

雲林縣松國小開心農場教學活動

目標:

1.建置網式菜園,落實無毒食物理念。 2.使學生體驗農作物種植過程。 3.配合地方節慶,參與義賣活動,推廣無毒蔬菜理念。

進行方式:

1.利用學校低度使用花圃,建置網式菜園。 2.邀請社區家長〈從事農業生產者〉蒞校指導學生農作物種植體驗。 3.配合地方節慶,帶領學生將種植成果參與義賣並向區民推廣無毒家園理念。

成果描述:

1.配合水林鄉農會活動辦理,購置簡易器材,由學校同仁共同參與網室菜園搭 設。 2.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農村生活及作物種植的酸甜苦樂。 3.結合自然領域〈觀察植物生長〉、社會領域〈高年級-經濟活動〉、藝術領 域〈寫生〉等課程,發展學校校本課程。 4.藉由種植、義賣活動,讓學生體驗產銷過程。

實施心得:

1.偏鄉學校經費拮据,但透過社區機構的活動辦理,爭取簡易設施器材,並由 同仁親自參與搭建,令人格外珍惜。 2.學生參與的過程中,充滿各種體會:歡笑聲、哀叫聲、讚嘆聲...,讓校園 學習與在地生活能確實結合。

學習者心得:

1.蹲下來種一下下,腳好痠,那阿公、阿嬤在田裡工作一整天,一定更辛苦。 2.哇,辣椒開花了,雖然小小的,但如果仔細看,還真漂亮呢。 3.原來種菜這麼辛苦,以後吃飯的時候,我要把飯菜都吃光光。

補充:

感謝水林鄉農會、社區家長的協助,讓學校孩子們能體驗這樣的教學活動。

  • 103年度環境教育專車巡迴講座

目標:

1.推廣環境教育理念及介紹本地環境特色。 2.強化學生對生活環境的認識,瞭解周遭環境面臨的困境。 3.了解問題解決策略,並培養珍愛環境情操。

進行方式:

1.透過環境教育專車巡迴宣導,由校園環境教育大使及環境教育志工講座 2.透過有趣遊戲方式、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方式進行,深植學生環境教育觀念。3.提供專車書籍借閱。

成果描述:

1.學生能體認在地所面臨地層下陷、環境汙染等環境問題得嚴重性。 2.對水資源及周遭土地的永續發展有更深層認識。 3.學生了解要使這片土地生生不息,須先善待我們的環境,和土地共生共 存。

實施心得:

1.在學校推動環教教育的過程中,能邀請、配合環境教育專車巡迴講座,使得 學生學習更全面,更使共同參與的教師同仁們吸收了新知、教學相長。 2.偏鄉書籍缺乏,透過巡迴專車的蒞臨,師生們接觸了更多面向的書籍,對環 境教育的推動,有了更深刻的體認。

學習者心得:

1.今天大哥哥說的故事,使我知道超抽地下水會造成可怕的地層下陷,回家後 我要和家裡的人分享今天的故事。 2.農田使用農藥可能使產量增加,但是會造成環境的汙染和破壞,更可怕的是 農藥最後還是會吃到我們肚子裡。

補充:

感謝雲林縣環境保護局協助安排到校宣導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