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日常生活中的性別經驗」

張貼日期:May 19, 2015 4:38:49 AM

創作徵選結果

影音組

一、特優:從缺

二、優選:物化女性- OH買Girl!

黃鈺文(廣電系二甲)

黃牧洋(傳管系二丙)

作品欣賞:

評審評語:

(一)符合評分標的:

    1. 凸顯日常生活中值得檢視與反思之性別現象

    2. 激發改變性別不平等現象之思考與動能

    3. 融入本土文化與民俗習慣之元素

    4. 展現創新性及啟發性

(二)得獎理由:

物化女性- OH買Girl!透過「出租女友」的創意手法,討論日常性別互動中常見的外貌迷思。情節簡單平實,但透過戲劇化的配樂和元素之輔助(如「正妹」卸妝後的各項道具),呈現了一種親切的幽默感,應可刺激年輕學子更多的迴響與討論。

(三)建議:

本片雖有清楚的主軸,但在畫面構圖呈現及表演等技巧上,仍有進步空間;對女性物化的討論亦不夠複雜細緻,是未來作者可以努力之處。

、佳作:職場倫理

張凱傑(廣電二乙)

作品欣賞:

評審評語:

(一)符合評分標的:

    1. 凸顯日常生活中值得檢視與反思之性別現象

    2. 激發改變性別不平等現象之思考與動能

    3. 融入本土文化與民俗習慣之元素

    4. 展現創新性及啟發性

(二)得獎理由:

取材為很成熟的主題,以劇情片方式表達性別議題,且透過創意手法呈現職場中的倫理問題和婚姻生活中的性別不對等關係。最後的諮商是讓作品屬性成為一完整呈現的廣告,頗有創意非常幽默。本片製作頗具專業水準。

(三)建議:

連結到婚姻諮商,雖有創意,但流暢度稍嫌不足,如能將職場之倫理與性別經驗多些串連應可更為突顯。

三、佳作:Women's talk

徐欣羨(廣電系四甲)

作品欣賞:

評審評語:

(一)符合評分標的:

1. 凸顯日常生活中值得檢視與反思之性別現象

2. 激發改變性別不平等現象之思考與動能

3. 展現創新性及啟發性

(二)得獎理由:

Women's talk以女性的細緻動作探討內心世界,將女性私領域話語的girl talk, bitching 以及 rivaling現象用寫實與寫意的手法織入,很有說服力。整部影片表現風格流暢典雅,畫面處理細緻,加入劇場表演元素以及技巧,是一部極具企圖心的藝術創作。

(三)建議:

本片討論存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比較的心理,呈現手法突破枷鎖、具有新意;惟片長稍長,雖有刺激討論的創意,但完全無聲之呈現,缺乏可近性。導演可為一般閱聽眾適度加入配樂或其他剪接手法,再增強反思的強度。

文字組

一、特優:從缺

二、優選:寫給我的仙女阿媽

高宏翔(新聞研究所)

作品連結:寫給我的仙女阿媽

評審評語:

(一)符合評分標的:

    1. 凸顯日常生活中值得檢視與反思之性別現象

    2. 激發改變性別不平等現象之思考與動能

    3. 融入本土文化與民俗習慣之元素

    4. 展現創新性及啟發性

(二)得獎理由:

從外婆性別及喪禮激發出諸多性別反思,鑲嵌於日常生活中的性別分析,將性別議題由事件中的阿嬤點出入微的內心感受,以親切誠懇感人筆法描述傳統喪禮來分析傳統社會的束縛及性別歧視,其中呈現的觀點清晰,對日常中不公平的現象有深入的刻化,點出性別與習俗中除了突破刻板可積極走向尊重多元的可能,頗能引發讀者共鳴和感動,具有絕佳的啟發性。整體而言,本文書寫台灣文化現象,反思傳統本土民間文化習俗之現象,批判中帶有情感,是理性與感性兼俱的作品。

(三)建議:

檢視本土習俗與性別議題,討論社會權力結構議題,應可帶出更多元化積極可能的行動能量。

三、佳作:正太之惑

林家新(性別研究所)

作品連結:正太之惑

評審評語:

(一)符合評分標的:

1. 凸顯日常生活中值得檢視與反思之性別現象

2. 激發改變性別不平等現象之思考與動能

3. 展現創新性及啟發性

(二)得獎理由:

〈正太之惑〉彷若新情慾書寫之告白小說,非常動人。小說以不具備陽剛特質的生物男性為主角,點出生活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及性別認同問題,引入對性別的多種情境與人際感觸,提供讀者省思。

(三)建議:

故事整體情境掌握與佈局邏輯清楚,結尾令人驚喜,以故事方式呈現同志成長的挫折算成功,但文字可再精簡,所要表達的概念可再加強。

三、佳作:我,不想當女生

劉潔明(中文一甲)

作品連結:我,不想當女生

評審評語:

(一)符合評分標的:

    1. 凸顯日常生活中值得檢視與反思之性別現象

    2. 激發改變性別不平等現象之思考與動能

    3. 融入本土文化與民俗習慣之元素

    4. 展現創新性及啟發性

(二)得獎理由:

看似悲觀甚至反挫的標題,傳達的是作者對於男尊女卑的父權傳統之親身見證與控訴。本文接合了日常生活中歧視與壓迫女性的各種規範性論述、現象、習俗與制度,以及身在其中充滿無奈的年輕女性最沈痛的吶喊。

(三)建議:

作者憤怒與不平的吶喊固然讓人感同身受,但稍嫌悲觀的題目與結語,似乎忽略了女性培力壯大的能動性。也許作者應當看到婦女運動的能量和已經造成的改變,並且思考個別女性可以如何貢獻於這股性別改革的時代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