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 A01 六年級學生南臺灣學習之旅(一)台江國家公園
活動日期:109年01月16日(星期四)
主辦單位:花蓮縣中正國小學生活動組
地點:台江國家公園 地址: 70955臺南市安南區四草大道118號
參加人數:師生共計 166人
活動時數:1小時 (實體時數)
環境教育內容(意涵)概要:【自然保育】
1.環境認知:20世紀後期,台江地區隨著海埔新生地的形成,陸續開發五期重劃區、臺南科技工業區等。此外,逐步規劃了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及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以維護自然生態與棲地環境。民國98年成立台江國家公園,落實永續經營的理念。
2.環境覺知:濕地是台江國家公園的重要資源。藉由濕地觀察紀錄討論,讓學生了解濕地的基本概念,並認識濕地可能面臨的危機與挑戰。
3.環境行動:省思個人生活與環境間的相互關係,落實生活環境保護工作。
活動名稱: A02六年級學生南台灣學習之旅(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活動日期:109年01月17日(星期五)
主辦單位:花蓮縣中正國小學生活動組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地址: 807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參加人數:師生及家長 共計 166人
活動時數:2小時 (實體時數)
環境教育解說員: 各班導師
環境教育內容(意涵)概要:【氣候變遷】
1.環境認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內新智慧、新體驗-「智慧製造體驗專區」展示,進入智慧製造世代。其中「產業機器人」展示主要介紹產業機器人歷史與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並藉與機械手臂的互動,可實際體驗智慧化機器人的應用。另外,包含能源系統、安全系統、車聯網系統等構面的「智慧車」,則透過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與實體汽機車等,能體驗未來智慧化生活。
2.環境覺知與行動:透過展示區智慧化生活思考未來與人類之間的環境改善與減緩環境污染的可能。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飛行體驗屋,VR實境。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遊客中心,
發現一塊塊用牡蠣殼打造的特殊裝飾。
參觀科工館館內展示廳:
氣候變遷、地球科學等相關知識領域。
.與科工館之公共藝術品「渾天儀」合影。
與安平古堡城垣的磚牆、老榕盤根的樣貌合影。
四草紅樹林隧道的盡頭,傾斜的樹枝與水中倒影,形成唇形,解說員說是「天使之吻」。船隻特地停下來讓我們拍照。
義大世界,瞧瞧特洛伊城堡導覽地圖,小組規劃路線。
義大世界的摩天輪設施,顯示風速/風向。
活動名稱:六年級校外教學活動(四天三夜)
活動名稱: A04 資優資源班六年級學生畢業旅行-清水斷崖露營日出獨木舟
活動日期:109年05月01日(星期五)、109年05月02日(星期六)
主辦單位:花蓮縣中正國小輔導室資優班
地點:花蓮縣秀林鄉巴罕營家 地址: 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70-36號
參加人數:師生共計 10人
活動時數:10.5小時 (實體時數)
環境教育內容(意涵)概要:【災害防救】
在【巴罕營家】觀察地理位置,位於花蓮清水斷崖、崇德村的海灘旁。旁邊有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海,海拔10米。學生在巴罕營家學習多元文化,巴罕qmpahan,是太魯閣族語「耕種的土地」,引申為生生不息、循環之意。營地位於巴罕的一大片土地裡,巴罕營家以此命名,感受其對這片土地的感謝和祝福!活動安排:1.收搭帳教學與野外露營相關安全須知。 2.生火技巧與野炊安全管理。 3.海洋獨木舟技巧練習與實作體驗。 4.海上活動安全須知。學生在此露營享受花蓮東海岸線的天氣變化,以及太魯閣族的傳統文化體驗。營地門口出去1分鐘即可到崇德沙灘活動,體驗不同的鄉間部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