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Dec 28, 2016 7:5:11 AM
小高是一個位蠻不講理的同學,經常欺負校內弱小,我們稱他為「小霸王」。有一天,我發現他孝順、善良的一面,因而對他另眼相看。根據上述資料,以「我眼中的小霸王」為題,描寫小高這一位同學。 中五丁班 韓沛龍
小高是一個蠻不講理的同學,經常欺負校內弱小,因此我們便稱他為「小霸王」。有一天,我竟然發現了他孝順、善良的一面,而我也因而對他另眼相看。
小高在學校裡是無處不在的。有一天小息,我急急忙忙的到小食部買食物,但當我走到二樓時,便已看到一條長長的「人龍」,我的心裡不禁暗暗叫苦!此刻,我的身旁有一個身影掠過。從他像螃蟹一樣的步姿來看,我肯定那人一定是小高。因為在學校裡,只有他一個人是橫行霸道的。我看見他直接走到地下去,接著便隨便拉開了一個樣子善良的中一生,然後便施施然地站了在那個中一生的前面。
看見這情況,大家都是敢怒而不敢言。校內「凌霸」的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而欺負別人的主角一定是小高,我的心裡感到義憤填膺!
又有一次,中文堂默書的時候,他突然轉過頭來,看着坐在他後面的一心。他對一心只是說了一聲:「我要筆!」然後他便把一心整個筆袋搶去了,就連一心手上的一枝原子筆都沒收了。由於全班都怕得罪小高,所以大家都不敢舉報小高的惡行,而老師也沒有留意到這件事情的發生。那次默書,結果便是一心零分收場。
有一天放學,我組織了一個名為「反小高大行動」的活動,目的就是跟蹤他,拍下他的惡行,然後在網上公諸於世,讓他接受社會大眾的批判。
下課的鐘聲響起,小高就一枝箭般衝出去。我們立刻趕上他的步伐,然後靜靜地跟在他的身後。沒想到,小高來到了一所醫院,然後匆匆走進一個病房裡。其他人在病房外面等待,我就一個人跟了進去,然後縮在一角暗暗地監視他的行動。咦!小高身旁的那個病人不是他的父親嗎?原來小高的確是趕往醫院探病,起初我還以為他又有甚麼鬼主意呢!不過,這還不是我們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因為小高接著所做的事情,令我們感到更為驚訝呢!
你看!小高竟然拿起一把小刀……一刀一刀的為父親削蘋果皮,然後他還把蘋果切碎,方便父親進食。吃完蘋果之後,小高便替行動不便,不能自行淋浴更衣的父親清潔身體。小高用一個小盆子盛了些水之後,便將毛巾放進去,搓拭了一下,然後便擰乾毛巾,細心地為父親抹臉、抹手及抹腳,最後還要替父親更換衣服……這個如此細心的「孝子」,真的是我認識的小高嗎?一直以來,我認為「孝順」這兩個字,根本沒可能跟小高這類人掛鈎的。可是,當我看見他大汗淋漓,一臉緊張的樣子,我對他的確有了些改觀了。
我跟隨小高離開了病房之後,匆匆地向其他組員報告了剛才所見的一切。不過,他們認為不能輕下判語,於是我們又再跟蹤他去了。平時,小高放學之後大多會在這裡附近的快餐店做兼職,相信今天也不例外。沒想到的是他趕在上班前所做的一件事,便真的讓我對他另眼相看了。
離開了醫院之後,小高先去找一個「櫃員機」提款,然後又急急忙忙地趕往甚麼地方去。小高不是趕著去做兼職嗎?為什麼小高會到一間助養非洲兒童的慈善機構去呢?我們從遠處觀察,看見他一手推開了玻璃大門,便匆匆忙忙的放下數張一百元紙幣,然後說了一句話就想立刻走了。我看見那裡的職員拉著他的衣袖,才可以將一張似是收據的紙條塞在他的手裡。小高攥著紙條,抬一抬手,又再匆匆忙忙的走了。這時候,我們立即進去找那個職員問問,因為我們很想知道究竟是什麼一回事。那個職員告訴我們原來小高是一個長期的資助者,每月都會捐出八百元去助養非洲兒童。
那個人真是小高嗎?我相信我們班裏,也沒有多少人擁有這一份善心,雖然「善心」這一詞也不曾在我對小高的看法中出現過。此刻,他對世人的關懷,卻令我對他的看法完全改變了。
縱使小高對父親所做的不是什麼孝感動天的事情,縱使小高所捐出的也不是一千幾百萬的大額善款,但我卻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孝順而又善良的人。可是,為什麼他在學校竟然是一個「小霸王」呢?我想可能因為他生活的步伐急速,而且也承受了不少壓力的緣故。因此,學校便是他釋放壓力的好地方,而同學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他的出氣袋了。
如果小高可以在生活中放慢自己的腳步,我相信小高始終有一天,可以除去「小霸王」的污名,而且也可以讓我們看到他那孝順而善良的一面。
歡笑之後,我卻感到空虛 中五戊班 林瑞晴
歡笑之後,我卻感到空虛。
那天是我第一次,也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的謝師宴。看到美食滿枱,朋友都敲杯共飲的情景時,我這個慢熱的人也不禁沉醉其中。身上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校服,只見男生穿戴得英俊無比,女生也打扮得花姿招展。我們高歌縱飲,歡聲大笑,打算享受這難得的一刻。可是想不到離別便已悄然到來,我們只好用鎂光燈來記錄這歡笑嬉鬧的一刻。離別的一刻始終來了,「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與朋友在巴士站分別時,我說了句:「下次再見。」心中卻泛出一種異樣的感覺。隨著街燈的忽明忽暗,陣陣寒風吹在我的臉上,我漸漸明白那種異樣的感覺是空虛。
我漫無目的地在街上行走,走著走著竟然走到平時常常來到的海旁。樹葉被風吹過的嘩啦聲是在諷笑我的寂寞,海浪的拍打聲是在調侃我的茫然,而路過途人的視線也在不屑我的空虛,我在胡思亂想着。
其實我很想把時間凝着在剛才歡笑的一刻,打破曲終人散的常規。在我反思過去,幻想未來的時候,我漸漸卸下了那張微笑的面具,向大海訴說對未來的恐懼和不安。
其實在謝師宴完結的一刻,我就知道自己已從過往熟悉的學校生活正式抽離。在上學的時候,我清楚地擁有一個目標,就是努力學習,務求取得好成績。而現在的我,已經跨過文憑試這場大戰爭,正式終結了校園生活。我頓時失去了目標,不知為何竟然覺得生活失去了樂趣,失去了意義。內心對未來的不安,都化作空虛。
然而,剛剛在盛會我聽到老師和我們說的一席話,令我醒悟到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再也不是那個被老師催促着交功課的孩子。社會的未來,其實也掌握在我們這群年青人的手中。在謝師宴完結後,有多少人由孩子變成了一個懂事的人?而我就是其中一位,但是毛蟲變化成蝴蝶,也必須經歷痛苦、掙扎。有多少毛蟲歷盡艱辛後能變成蝴蝶?我不知道,也不肯定。
我內心的空虛是一種缺愛的表現吧,酒肉朋友何其多,知心的卻一個也沒有,這才是令我最難受的事情。我的難過,無論我再多寫,也不能清楚表達。
我拿著手機,邊與他們傳訊息,傳着心情不佳的表情符號,用手機的溫度,取代他們温暖的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