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台的演進

The Evolution of Puppetry Stages

 早期,在「肩擔戲」,沒有固定的戲場,多是在村、鎮的廟口、榖場、街旁,臨時搭個簡易舞台便可表演,布製的簡易罩棚,易搭易攜帶。發展到十八、九世紀的清朝,木雕的戲棚出現,首先是「四角棚」後來是「彩樓」(六角棚)。二十世紀中葉以後,布袋戲進入戲院做內台演出,為適合戲院大舞台,便逐漸用大型彩繪看板式戲棚替代「彩樓」。民國60年以後,因電視布袋戲興起,戲院的內台布袋戲衰落,轉向民間廟會發展,初期僅推出小型四尺平方的看板式彩繪戲棚,後來有劇團在大型廟會中,推出長達一丈(300公分)或一丈二(360公分)的大型彩繪戲棚。到民國80年以後,因應戲金少,機動化的時代條件,更發展出直接搭在小卡車上的彩繪看板戲棚。

資料來源:2012【金光閃耀下不褪的身影-布袋戲布景與藝師特展】、掌中乾坤布袋戲數位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