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路霸凌的內涵
1網路霸凌的內涵
所謂的「網路霸凌」是指,透過上傳文字、照片、影片等形式,持續對他人嘲笑、辱罵、騷擾、毀謗或威脅,造成對方身心靈傷害的網路不當行為。過去國外曾經有研究發現,網路霸凌以社群網站Facebook為最多,其次為YouTube等影音網站各種即時通訊(包含線上遊戲的對話窗)、簡訊、聊天室等,也都是網路霸凌常發生的地方.
網路霸凌的痕跡
心情與行為劇烈變化:雖然因為賀爾蒙的原因,許多青少年都會有生氣、沮喪或叛逆的行為出現,但如果特別強烈時,可以相信直覺,及時介入了解。
學業成績變差:如果課業忽然明顯退步,家長應該確認原因,因為遭遇網路霸凌時,孩子的專注度可能會有所轉變。
不想去學校:遭遇網路霸凌時,孩子會因逃避與霸凌者共處而迴避上學,出現警訊時要特別留意。
上網時總遮遮掩掩:孩子本該保有上網的隱私,但如果特別遮遮掩掩,不妨以健康開放的心態與他們談談,檢查是否出現網路霸凌的跡象。
上網行為明顯改變:如果孩子突然出現極度緊張、過度沉迷,一直上網或完全不上網等情形,都值得留意。
交友圈改變:雖然交友圈轉變本是自然,但若有所疑慮,可以嘗試積極關懷或與師長聯繫。
花更多時間陪家人:青少年時期,同儕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突然選擇跟家人相處,雖是好事卻也值得注意。
網路霸凌的影響
心理受創:恐懼、、焦慮、憂鬱、悲傷、喪失自信等,甚至有輕生念頭。
生理與心理疾病:憂鬱症、失眠、頭痛、腸胃不適(如腸躁症)、厭食症、暴食症等疾病。
行為改變:學業成績下滑、稱病不去上學、不想參加學校活動或和朋友出去、主動減少網路或手機的使用、開始接觸菸酒與毒品等。
總結
被網路霸凌的人可能會恐懼、緊張、焦慮、憂鬱、悲傷、喪失自信等,甚至有輕生念頭不可以去害別人被網路霸凌的人可能會的心理疾病像是憂鬱症、失眠、頭痛、腸胃不適(如腸躁症)、厭食症、暴食症等疾病所以能不要在網路上起衝突就盡量不要如果真的被網路霸凌可以尋求家或警察等等自己信任的人幫忙.
資料來源:中小學資訊素養與認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