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烏桕
英文名稱:Chinese Tallow Tree
學名:Sapium sebiferum (L.) Roxb.
別名:瓊仔樹、桕仔、拱仔、烏果樹、蠟油樹、木梓樹、卷子樹、木蠟樹、木油樹、木樟樹、虹樹、蠟燭樹、Auziyu(泰雅);Ruzyu(排灣)
特性:烏桕為落葉大喬木,烏臼得名的由來:有一說法是因烏臼鳥喜食其種子而獲名,另一種說法是因其樹老時根部黑爛成臼,而得名。烏桕的木材質地較有彈性,適合做『陀螺』的材料,所以坊間有『一樟,二瓊,三埔姜,四苦苓』之說。單葉互生葉序,葉形卵菱形,葉端尾形尖,葉基楔形,葉柄基部有蜜腺,葉緣全緣;葉柄長 3~6 公分,有葉托。葉片有毒,不宜在魚塘四周栽培;葉子是漢人的黑色染料;秋季樹葉轉為鮮紅色,頗為壯觀。花序為葇荑花序,開黃綠色小花,花期在夏季。烏桕種子白色的部份含有蠟油,可以做成蠟燭,黑色的部分油炸後可以取得透明的青油,當成肥皂的原料或食用;烏桕採播種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