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揚盃】4/27-4/28
由家齊高中舉辦的齊揚盃也終於正式落幕了(๑•̀ㅂ•́)و✧
雖然止步八強,惜敗北市中正,沒辦法堅持到底,奪得獎盃(◕ܫ◕)
但是]=也相信選手們在不管是賽前夜、準備期間又或是在府城尋找美食的路上都學到了許多東西(。•ㅅ•。)♡
另外也感謝千里迢迢回來帶隊的學長姊,以及準備比賽過程中所有與我們接練習賽的學校✧*。٩(ˊᗜˋ*)و✧*
小確幸是年輕人的幸福/悲哀
「小確幸」一詞來自村上春樹的隨筆,意思為「微小但確切的幸福」。小確幸一詞延伸到現今社會中,與所謂「大志向」相對,漸漸被解讀成安於現狀、缺乏所謂「狼性」的意思。商業週刊曾經針對20~35歲的年輕人做過調查,其中71%自認更傾向透過小確幸來達到成功,只有29%自評是大志向,由此可見現今我國年輕人普遍推崇小確幸的價值觀。此風潮引來不少人的批評,認為台灣青年要是只安於小確幸,那麼未來的創業動能就普遍不足,年輕人冒險犯難的企圖心也跟著衰減,不利於國家整體發展,年輕人應該要有比小確幸更高的追求;也有人認為小確幸風潮來自台灣社會的集體失落,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上的挫敗,人們只好透過一些小確幸來麻痺自己,只是逃避不面對殘忍現實的麻醉藥罷了。相反的,擁護小確幸的人也不在少數,他們認為小確幸是心理和社會必不可少的調劑,小確幸也只是他們嚮往的一種生活方式,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大起大落變化多端的生活;再者,有人認為小確幸與大志向二者可以兼得,既可以在生活中追求小確幸,也可以立定大志向,小確幸仍有可取之處。到底小確幸是年輕人的幸福還是悲哀呢?有待場上辯士為我們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