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樂齡

「樂齡學習」

教育部為鼓勵高齡者學習動機,增進其身心健康,自中華民國97年起推動高齡教育,結合各級學校、機關、民間團體,合力建置各鄉鎮市區「樂齡學習中心」,此外,並結合大學校院開設「樂齡大學」,以55歲以上國民為主要族群,開創其多元的終身學習管道。

「樂齡」取義「快樂學習、樂而忘齡」,亦與孔夫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生態度相符。經過數年的推動,「樂齡」已成為我國推動高齡教育系統的通稱,並作推動高齡教育相關政策之標誌。「樂齡」讀音亦為英文字「Learning」諧音,亦藉此鼓勵國內長者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精神。


桃園市樂齡學習中心

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教育部自民國97年起推動高齡教育,結合各級學校、機關、民間團體,合力建置全國的「樂齡學習中心」,「樂齡」取義「快樂學習、樂而忘齡」,主要規劃以55歲以上民眾為主要族群,開創多元的終身學習管道。

本市自98年起,陸續於本市各區設置樂齡學習中心,截至106年業於13個行政區設置13所樂齡學習中心,達到「一區一樂齡」之里程碑,將學習資源宅配到各社區、村里,提供每區之55歲以上長者便利的學習管道,建立在地化的中高齡學習體系,鼓勵長者活到老、學到老。

本市13所樂齡學習中心,其中5所樂齡學習中心由民間團體辦理,包含:平鎮區樂齡學習中心、中壢區樂齡學習中心、桃園區樂齡學習中心、八德區樂齡學習中心及新屋區樂齡學習中心;8所樂齡學習中心由學校辦理,包含: 蘆竹區樂齡學習中心、大園區樂齡學習中心、觀音區樂齡學習中心、楊梅區樂齡學習中心、龍潭區樂齡學習中心、大溪區樂齡學習中心、龜山區樂齡學習中心及復興區樂齡學習中心,提供本市民眾終身學習管道,建構高齡友善健康城市,

本市長期以來致力推動「一樂齡一特色」,樂齡中心結合在地特色及學員需求,發展出獨特課程,為桃園的銀髮族們創造豐富的學習資源。各中心的課程規劃包含「樂齡學習核心課程」、「中心自主規劃課程」、「貢獻社會服務課程」。鼓勵各中心採多元化課程模式,並規劃發展由長者組成自主學習團體,並進行社會服務,以老人服務老人之概念,活化高齡人力資源。

高齡化社會是現今趨勢,如何為本市高齡者創造永續學習的環境,更值得我們繼續努力及經營。樂齡學習中心宗旨在於鼓勵長者走出家門,與外界互動。在學習中,找到自我、生活重心及快樂。本市持續開創銀髮族高齡學習機會,創造寶貴的高齡人力資源,協助長者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也協助民眾作好退休心理準備,以積極心態面對退休生活,為自己人生的下半場寫下一篇篇精彩的人生故事。


龍潭區樂齡學習中心

105年度起龍潭樂齡轉由武漢國小承辦,本中心提供長者專用學習場所,並設有行政人員使高齡者在安心的環境中學習。

累積課程規劃經驗,課程活潑多元,使高齡者能夠獲得教育、文化、精神與休閒全方位照顧,充分發展潛力。開創一個無障礙學習與平等互惠的平台,提供祖孫或代間學習的空間,豐富高齡者與兒童共同之學習經驗,藉由代間彼此的反思與回饋,創造一個人人平等、無歧視的高齡學習環境。

課程規劃依據社區高齡者之實際需求,配合需要開設規劃之應用課程,建構多元的五大核心學習課程,滿足各層面高齡者之需求,進而培養高齡教育師資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