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Q&A

Q.什麼是退休準備?

A.

退休準備是根據個體的需要或興趣,在退休前預先做好退休生涯的規劃,並透過身體力行來達成退休生涯的目標(魏惠娟,2014)。1974年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雅居禮認為退休即是個人退出長期從事的工作,而改變了個人的經濟能力,也是個人轉換至另一角色的過程,1963年哈維赫斯特(Havighurst)及其同事主張在老化的過程中,若能持續進行身體、心理及社會的活動,就能為自己晚年生活帶來滿足感。因此,退休準備主要以「健康」、「經濟」、「法務」、「生活」、「貢獻」等五大類別進行準備。

Q.為什麼要做退休準備?

A.

臺灣老化速度十分快速,國人在面對退休時的態度或對退休的看法相對消極,而退休後的健康、生活適應、人際關係網絡的發展及家庭相處等,均為高齡者退休時所面臨的轉變。為了能使退休之後的後期人生實現更多夢想,更多有意義的目標,需要依照自我身心狀況,建立新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發掘嶄新的生活,以達到活躍老化、幸福晚年的人生。

Q.何時開始做退休準備?

A.

退休準備是一種「思考未來」前瞻思想,是一種「防患未然」的準備,退休後需要為維持身體健康、生活經濟、社會參與、生活適應、臨終等做準備,為能有完善的準備,美國老人教育學大師麥克拉斯基(McClusky)在1971年提出在45歲時進行準備是最為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