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簡介
在中文課,我們學習了兩篇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女孩》和《快樂王子》。童話故事比其他文體更能引起學生的創作意欲,於是就請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像,為童話故事改寫結局。
學生作品
4B (11) 許同學
賣火柴的小女孩新編
除夕夜,賣火柴的小女孩飢寒交迫,蜷縮在牆角,她不得不擦亮一根根火柴取暖。
她擦了一根又一根,正當她感受着燃點中的火柴所帶來的温暖時,赫然發現在對面的街角不知道何時出現了一個賣蘋果的小男孩。小男孩被寒冷的北風吹得瑟瑟發抖,瑟縮在牆角,捲着身軀並以羨慕的眼神看着小女孩燃點火柴取暖。看見小男孩飽受寒風折磨,賣火柴的小女孩頓時心生憐憫,於是拿着十根火柴橫過街道送給小男孩。
小男孩十分感激,為了答謝小女孩,就送了一籃蘋果給她。小女孩向小男孩道謝後,就提着籃子準備回到對面街道。走着走着,小女孩轉身想再給小男孩幾根火柴時,卻已經看不見小男孩的蹤影了。
突然,有位客人經過,把剩下的火柴都買了,小女孩就提着蘋果回家了。媽媽見到小女孩帶回來一籃蘋果,驚訝地問:「為甚麼會有蘋果?」小女孩説出了剛剛的經歷。
她們很久沒有吃過這麼新鮮的水果,所以迫不及待地吃了兩個,便睡覺去了。第二天早上,她們醒來後發現籃子裏仍然有五個蘋果,感到既神奇又開心。第三天,第四天……天天如此,小女孩猜想當晚的小男孩其實是一位天使,他送了這一籃永遠吃不完的紅蘋果給她們,以報答她的善心。
學生反思
我希望透過《賣火柴的女孩新編》帶出以下寓意: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不應懷着期望別人會給予回報的心,而應懷着同理心,設身處地感受別人的困苦,從心底真誠地幫助有需要的人。
老師反饋
作者是一個善良、有創意的孩子。他發揮了想像,在故事中創造了小男孩這個角色去幫助小女孩,改寫了小女孩悲慘的結局。《賣火柴的女孩新編》彰顯了人性「善」的一面,帶出了「善有善報」的道理。故事雖短,但寓意深遠,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