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親
112

時間02/26
地點 501

1.導師報告

2.親師交流










/ 會 議 紀 錄 /









謝誌

身為導師,首先特別感謝與會的各位家長,您們的協助永遠是孩子們與我的最大支持。
開學期間我們完成了各項身分調查與部分學業內容,由衷感謝家長們的協助與幫忙,期望未來能與各位共同合作,持續為孩子們一同貢獻心力。

特別感謝:
本班家長代表:賴O惠

班務規劃

第一次班親會家長提問

A:運算思維是國家推動的重要課題,台灣經濟也重度依賴上中下資訊技術人才培育,本校資訊領域每年有相關課程規畫,包含基礎文書與網路運用、平面設計、科技化,詳情可見本校課程計畫,但由於國小資訊課程起初較著重於資訊設備軟硬體使用介紹,對電腦操作需有一定的熟悉後才會帶入程式設計部分,故內容深度可能不會太深,當然如果到國中後續可能會從Scratch銜接至Python,做更深入的教學,如家長或小孩有需要可參加校內或校外社團(如科丁),自學部分則有均一教育平台內容可供基礎介紹與參考,下方也分享幾個導師個人推薦的資訊來源,如後續有相關教學或程式簡單Debug處理也可請我這邊協助。

A:國小進行教學,個人傾向不給答案,學生自行思考與解構問題本身,例如數學題幹拆解、論語字義拆解;如果是家中,可由家長引導與協助,辨別網路「速食」的內容與需求,「速食」本身沒有對錯,關鍵還是在於內容,並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我們甚至能以壞的資訊作為借鏡,好的資訊就能作為參考。舉例國中化學,這類需大量設備或素材的科學議題,速食的供應就能快速架好腦中實驗室,利用個人過往生活經驗或簡易實驗來學習,獲得答案後,學生如何看待「答案」本身也很重要,究竟是沒有思考的抄襲?還是理解後的恍然大悟?這其實很依賴老師與家長本身對孩子學習的「觀察」

另外,班網建置的推薦媒體欄位,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富知識性與思辨性的媒體,引導孩子認識良好且有益的媒體,並能朝不同方向做思辨,好的媒體會提供事實,不一定有太多個人或財團偷渡的想法,他們影片中可能常用提問來取代答案我們生活裡的一切判斷,都來自於「經驗」,相信常常閱讀多種媒體,也能讓孩子理解各種媒體的不同面向,對世界廣泛的認識與好的經驗,才能建構起自我歸納與總結,當然本班後續也有規劃做媒體素養的活動與思辨,很期待同學們的想法,希望後續也能與家長們分享。

最後更新時間:20230913 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