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大-東海窟

「東海」在頭前溪未施治水工程前溪流四溢分支,在「東海」之西南形成一處很大面積潭窟,潭水充沛浩瀚似大海,六家當時係基層行政中心居民較多,此潭窟位於六家之東方,因此民眾稱之為「東海窟」而得名。東海里位於竹北市中心東南端位置,距市中心約八公里,東鄰芎林鄉下山村以東山溪為界,西與隘口里、十興里相連、北以舊港圳成天然地界與十興里犁頭山下為鄰,南隔頭前溪與竹東鎮員山里相望,境內有舊港圳流經東海窟、三崁店。

(東海窟:早期,頭前溪尚未進行治水工程前,溪流四溢分支,使當地經常積水,形似深潭,因而稱之為「東海窟」。「東海」意味著此地在主要聚落的東側,「海」可能是客語「溪」的訛傳而誤寫,「窟」則是先民對低窪水潭的稱呼。 )

東海的住民絕大部分是客家人,具有刻苦耐勞、勤奮節儉的精神,東海里編有十六個鄰,二十年前,新竹縣府意欲重劃竹北東海地區與芎林相連之地,名為璞玉計畫,故亦有人稱此地區為璞玉重劃區,因璞玉計畫沒有實際通過,政府又提出「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重啟此地區的開發案,雖至今仍未定論,但趁現在尚未開發前,可針對此地流域風土寫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