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翰
我覺得學校在找公司合作安排實習的時候,應該得更小心。不只是看公司名氣或者是合作條件,更重要的是要了解那個公司對待實習生的態度,工作環境怎麼樣,以及給給予學生的待遇。畢竟,我們去實習是為了學東西,不是去受苦的。
另我覺得學校應該要有個管道,讓我們在實習期間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及時反映。像我這次,遇到不合理的事情,都不知道該跟誰說。如果學校能提供這樣的支持,比如說有個專門的老師或者是系統,可以讓我們反映實習中的問題,那就太好了。
總之,這次實習讓我學到了,選擇公司真的很重要,而學校在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幫助我們選擇一個既能學習又能得到尊重的環境。
陳薇安
我認為時間有點緊湊,對於轉學生而言不是很友善,一方面要補齊很多學分,另一方面實習的壓力又很重,暑假一結束又要繳交許多報告,但是有些人的工作還未結束,工作重擔還是挺大,卻要繳交足足10頁的報告,我覺得頁數規定可以下修,當遇到公司要求簽保密協定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東西可以呈現出來。
鄧珮妤
我希望在校內專題的部分,系上能將教授各自擅長的領域與歷年來帶領專題生的風格與教學模式,在我們選擇教授的時候做更詳細的介紹,因為我當時看禹良治教授的專題計畫,是不太清楚產學合作是甚麼的,後來是問到一位有經驗的學姊才更了解這個計畫的內容。
我認為校外實習跟校內專題不該是選擇題,我希望系上可以在大二暑假期間也推出與校外企業的合作計畫,因為我當時因為考研的緣故,在校外與校內掙扎許久,最後放棄我原本很想參加的企業實習,著重在考研,才選擇相對自由的校內專題。但如果學校可以和企業合作在暑期也推出短期的實習機會,我的大學生涯會更加美滿,希望下一屆的學弟妹可以享受到這樣的福利。
楊婷伃
因為現在的產學合作公司只有一家,能夠選擇的其實很少,而且在第一次開會時,根本不知對方公司是從事哪一方面的內容,有種心驚膽戰的過程,但也因為學校的制度,學生並無法在選定後更改,但其實我覺得這個機制十分的重要,也確保大家能夠選到自己喜歡的職業。
選擇產學合作這個專題,是沒辦法自己選擇題目的,就跟去公司上班一樣,我們都需要遵守上級的交待與完成工作的指派,卻也真實展現了職場上會發生的事情,但因為我們還是學生的關係,比起一般職場上的人,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去修改,對待我們也會不如一般的職場新鮮人嚴格。
專題選擇其實也是一次執業的選擇,有多少人現在正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有多少人現在正想著轉換跑道,但卻遲遲不敢下手,經歷了這半年,我成長了很多,也了解那些是自己喜歡的,那些是自己不喜歡的,還在大學的我們,還有時間做決定,出了社會的我們,還有多少次可以為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