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翰
在這段工作經歷中,我學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職場課題:識別何時該堅持,何時該選擇退出。
進入這家公司時,我滿懷熱情,準備迎接挑戰。但很快我發現,公司對我的期望超出了正常範圍。我不僅要學習和適應新的技能和工作內容,更要獨立承擔起所有的工作負擔。起初,我認為這是一個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但漸漸地,我意識到自己正被無理地對待。
這家公司不僅沒有給予我應有的指導和支持,對我的態度也相當惡劣,甚至把我當作可以隨意使喚的工具。更甚者,他們利用我的學生身份,不支付我任何薪資,卻要求我負擔過重的工作負荷。這種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尊重員工的工作環境是多麼重要。
從這段經歷中,我學會了自我價值和專業界線的重要性。當發現自己處在一個不公平、不尊重人的環境中時,及時選擇離開是對自身職業生涯和心理健康的負責。這不僅僅是一次逃避,更是一次勇敢的自我救贖。
現在回頭看,我對這段經歷抱有感激之情。它教會了我識別和拒絕不良工作環境,也讓我更加珍惜那些真正重視員工福祉的公司。這段經驗,雖然艱難,卻是我職業生涯中寶貴的一課。
陳薇安
經過這次的實習,我認為我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在撰寫程式時,有很多部分會卡很久,光一個小功能就要花上許多時間,有些較繁雜的功能,甚至完全寫不出來,我認為我的程式能力還不足以處理許多工作,我知道自己還需要磨練,還需要學習許多寫程式的技能,但是我發現自己實在是沒有想要進修的心,在實習過程中,我時常覺得痛苦、情緒低落,因此在猶豫了許久之後,我決定重視自我的身心健康,我要放棄走這條路,我認為這不是什麼令人惋惜的事,我很替自己感到開心,至少我在這個時候就清楚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不適合什麼,而不是在往後進入職場,再繼續消耗多年,回過頭來才發現早已心如死灰,在我還能好好探索與學習的年紀,我仍然可以尋找其他出路,我也很慶幸在此時認知到這件事,從前我將資管所視為目標,一心想推甄上,若不是這次實習,我不會知道原來寫程式對我來說極其痛苦,依這種狀態上資管所,我認為只會徒增傷害,有沒有辦法畢業都不知道,更是耗費了時間研究無興趣的領域。
雖說如此,這次實習也並不是得到這個結論而已,關於溝通協調上的掌握也更加成熟,熟悉每個人的個性、脾氣,適時拿捏與之說話時的語氣、技巧,好的溝通能幫助我在處理一些事情時更順手,它不僅是一項技能,也會是一個好的武器,不論是與組員溝通的時候或是與上司報告的時候,依據不同的對象,轉換不同的說話方式,面對組員必須與他站在同一個高度,大家都是一起工作的人,不該讓人感覺到孰高孰低,這樣才能幫助彼此間達到有效的溝通,而不會產生隔閡,面對上司時就不一樣,雖說有些上司相當和善,但是長幼有序,以尊卑的心與之溝通,更能讓他感受到尊敬與重視,若你是有禮貌的人,那上司自然也不會待你太差,如此一來,便達到一個良好的循環,在公司中,與組員、上司交好,也能獲得舒適的工作環境,多多締結良緣,這些都會變成自己的養分,將來若是有什麼地方需要幫助,對方或許就會是你的貴人。
王子倫
由於現在也在準備研究所的考試,在暑假這段安排可以十分自由的時間,我試著平衡每天讀書跟專題的時間,但後來發現我做不到。因為我常常在讀書的時候想著專題的事,當專題遇到瓶頸的時候會看著程式碼瞎忙,然後時間就這樣一點一點被我消耗掉了。所以我之後決定專題做到一個段落之後之後才會去讀書,反之亦然。雖然這會造成兩邊的時間不太平衡,但至少進度比之前好很多。這也讓我發現我經常沒辦法在一開始就能很快地找到效率好的做事方式。我只能根據我的想法先做,然後再從反饋的感覺去調整出我覺得最好的方式。
我最常需要做的就是提醒自己該休息或睡覺了,不論是讀書還是專題,我都會想要告一個段落再休息。寫程式的時候常常想著「我處理完這邊就好」,或是遇到瓶頸的時候常常會鑽牛角尖,然而當我處理好的時候已經半夜了,導致隔天更沒有精神。我很難找到一個時間但我也從做專題的過程累積了很多經驗,我從單純的設計程式變成知道程式「應該」怎麼設計,看到bug的時候可以知道該怎麼找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解決很多我在思考程式邏輯時的盲點。
鄧珮妤
當初知道自己要考研的當下,我就決定選擇校內專題,約略二下的時候開始找教授,詢問學長姐之後得知禹良治教授有產學合作的計畫,我當時覺得可以在校內就直接與外面公司對接,設計公司的專案計畫是一個很好的體驗,算是有點彌補自己沒辦法校外實習的遺憾。
我負責的專案其實比我預料中的還難,這幾個月剛好每周又有兩天的晚上要去補習,因此這學期雖然學分少了,但工作量反而增加,我覺得最難的文件是系統分析書跟程式設計書。
系統分析書的話是要畫圖形還要邊說明,每天都在腦袋裡面思考流程圖、資料圖這樣繪製是否正確,是不是有漏掉那些動作或資料庫的欄位,每周繳交後又會收到公司方給的諸多修改建議,就覺得自己好糟,有些錯誤甚至是因為自己沒有搞懂圖形的涵義就繪製錯誤,造成公司方的困擾以及我自己要再花費一周的時間更改。
程式設計書的部分,我發現大家對於虛擬碼的撰寫方式不太一樣,我一開始寫的是滿簡略的,後來看到夥伴寫的虛擬碼是非常詳盡的解釋每個步驟,後來我就去修改自己的部分,發現自己其實對於功能流程或資料庫的使用還是有點卡住,就花了一些時間跟負責建立資料庫的同學詢問,這個文件算是跟程式接軌的一個參考,我跟夥伴其實花費許多時間討論。
綜合以上所述,雖然我在前置的時間遇到很多難題,時間壓力、文件的難易度、細心程度等等,思考系即使文件沒辦法一次做到完善,反而是不斷的修改,即使我可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統的功能流程與資料庫連接,但我覺得,既然身為一個學生,就是個可以犯錯的年紀,我相信這些錯誤與花費的時間,都會成為我未來工作很大的助力!
我個人是完全沒有後悔選擇做產學合作計畫的,也很感謝公司方願意給我們那麼多的助力與鼓勵,讓我們真的可以在「做中學,學中做」我也很喜歡現在的學習模式,最後是希望自己在下個學期遇到程式方面的挑戰時,也能像現在一樣喜歡,並且願意投資時間去努力!
楊婷伃
當我就讀於大學時,我深切體會到實際應用和經驗對於我的專業學習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所以當發現學校提供參與產學合作項目的機會時,我迫不及待地踏上這條旅程。產學合作,即企業和學術界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是一個具有雙贏特性的合作模式,其中有許多關鍵原因支持著它的重要性。首先,它有助於彌合學術界和實務界之間的鴻溝。學術界提供了理論知識和研究能力,但這些知識有時需要在現實世界中經受實踐的驗證。而企業則提供了實際行業見解和應用技能,能夠使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透過合作,這兩個領域可以互相補充,創造更具價值的成果。
其次,產學合作促進了創新。企業常常面臨市場變化迅速的挑戰,而學術界則不斷追求新知識和技術。當這兩者相互交融時,便會激發出新的點子和解決方案,這對於社會和經濟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在我的經驗中,我見證了如何通過合作,我們的團隊能夠提出創新的概念,並將它們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和服務。
產學合作有助於培養新一代的專業人才,讓學生有機會在實際工作環境中應用他們所學,並學習到實際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識。這不僅有利於他們個人的職業發展,也為整個社會培養了更多有實際經驗的專業人士。當年輕一代的我們能夠在在校時期就獲得這樣工作的經驗時,可以讓我們將更有自信地迎接未來的挑戰,在未來進入職場時,不會有那麼多的徬徨不安,也讓我更期待進入職場的生活。
總而言之,對我來說,產學合作是一個充滿機遇和學習的旅程。它不僅讓我在實踐中不斷成長,還讓我看到了學術和實踐的結合如何產生卓越的成果。這種合作方式不僅對我個人有所裨益,還有助於社會和產業的發展。我期待著將來資管系可以提供更多的產學合作機會,繼續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領域中成長和貢獻。
總之,這個自我評價讓我反思了自己的表現,並確定了我需要改進的方向。我會努力提高工作的質量和及時性,同時確保出席所有必要的會議,以更好地完成我的工作和貢獻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