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踏踏 (實體數位應用裝置)
作者: 藝設系-鍾宜潔-1073213
課程/工作坊:畢業製作
指導教授:藝設系-林楚卿 教授
從輔助盲人行走發想,希望做出可以走在各種地形的輔助工具。
生活中最難行走的地形就是樓梯,所以我以上下樓梯為目標開始設計。機構的部份盡可能用最簡單的機構,設計出單一馬達就可以前進後退並且上下樓梯的機構。相較於現有產品來說更佳的精簡。對於盲人來說他們的腳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做出的機器不只是補助,更是為了陪伴盲人。
02. 關於樓閣二三事 (數位互動遊戲(RPG))
作者:中語系-黃冠鈞-1093047
課程/工作坊:詩選與習作
指導教授:中語系-黃智明 教授
在學生時代,我們曾背誦傳誦於百年的詩詞,許多琅琅上口,或者隨時間淡忘。是否曾想過,在詩人筆墨之間,於文字背後,他們是抱著甚麼樣的心情落下筆尖,書寫屬於自己的生命境遇。03. 清明上河圖動畫-PPT製作動畫 (數位互動應用)
作者:中語系-朱顯蓉-1083029
課程/工作坊:實務製作
指導教授:中語系-黃智明 教授
此次提交作品是呈現利用PPT技巧所做的動畫效果,PPT遠比我們想像的強大,不僅能做成有質感的片頭,也可做出放大鏡般的效果,結合EYEJACK平台還能有AR般的互動形式。
第一部分是我們利用ppt來製作簡報動畫,運用到的技巧有分割、調色、疊加等技巧,呈現的效果比起舊式簡報會更具吸引力。第二部份是利用轉化等技巧,讓地圖可以呈現出放大鏡般的效果,不僅多用途,也能作為課堂報告的新手法。接著再套用至清明上河圖,最後部份是將前面技巧接合EYEJACK平台,呈現出AR般的效果,而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移動全部也都是透過ppt來製作,附件會提供EYEJACK資料,可以下載試看看!
EYEJACK資料連結:
https://launch.eyejackapp.com/Artwork-68129221-2a85-41b3-9e22-0b39e2429d51
04. 文人生平作品 介紹APP (數位應用APP)
作者:中語系-鄭仕杰-1083026
課程/工作坊:雲端運用與APP設計/實務製作
指導老師:中語系-黃智明 教授
利用所學APP程式應用設計一個文人介紹的相關應用程式,以「韋莊」為例,用其生平及些許作品透過這個作品做個簡單整理及蒐集。
首先首頁先簡短的介紹韋莊,接著下方設計兩個按鈕,這個兩個按鈕分別是生平遊歷和詩詞作品。這兩個作品各通往另兩個畫面,生平遊歷再用下拉選單細分其人生段落,共分四時期,而詩詞作品則選擇較出名的十闋詞放入其中,利用下拉選單。
試做簡單的文人介紹程式,這樣的模組可以套用所有的資料介紹。生平及作品可以最快了解一個文人,或介紹其他人物也可大略運用,而細部可更美化及精緻化。
05. 3分鐘的旅人----〈跳芭蕾的腳〉(影音)
作者:中語系-莊麗平-1083047
課程/工作坊:實務製作
指導教授:中語系-黃智明 教授
跳芭蕾舞的腳
「對不起,你沒有一雙跳芭蕾的腳,而我,沒有一顆跳芭蕾的心」。追求夢想的方式有千萬種,但無論如何,請不要讓夢想的距離,成為自己與孩子的距離。
影片講述一位老來得子的老婆婆有,儘管家中不甚富裕,卻仍然傾盡所有企圖給予孩子最好的一切。但何為「最好」呢?被迫成材的小孩,是否也在無奈下背負起父母自身未完成的夢想?
過於濃烈的執著建不起橋樑,過於炙熱的愛終究無法擁抱。
06. Typing (數位應用程式)
作者:藝設系-黃意雯-1083217
課程/工作坊:實務與應用
指導教授:藝設系-林楚卿 教授
年份 │ 2022
創作媒材 │雙頻道錄像/彩色無聲
尺寸 │視場地而定
影像長度 │1'12''
使用Node red的Dashboard介面,輸入文字和按下按鈕,以OSC訊號即時傳輸至本機,使Node red和Touchdesigner兩個軟體聯動。模擬人類在打字時眼睛瞳孔反射的視角。觀眾輸入文字的速度和數量,都會影響畫面的節奏和動態。
07. 口哨瀑布 (實體數位互動裝置)
作者:藝設系-林子洺-1083205
課程/工作坊:互動科技裝置課
指導教授:藝設系-林楚卿 教授
在此作品中透過不斷的吹氣便可使小便斗中如同水流般的影像傾瀉而下,呼應你我在兒時,或許都曾經因為家長為讓小孩尿尿更順暢而做出的吹口哨行為,只要不斷的吹氣或是口哨小便斗中的影像水便會越流越多。
08. Machine Thinking (數位互動裝置)
作者:藝設系-黃意雯-1083217
課程/工作坊:互動科技裝置:實務與應用
指導教授:藝設系-林楚卿 教授
年份 │ 2022
創作媒材 │雙頻道錄像/彩色無聲
尺寸 │視場地而定
影像長度 │42''
利用機器學習的技術,使用Touchdesigner的軟體,結合Runway Machine Learning的DenseCap,讓電腦快速偵測物體的圖像範圍和描述文字。
反應出科技對於人類的即時性,以及大數據下機器的思考邏輯。
09. 《以經窺天》—夫諸 (影音)
作者:中語系-徐楚涵-1073027
課程/工作坊:實務製作/畢業製作
指導教授:中語系-黃智明 老師
《以經窺天》之「經」,為「山海經」;「天」,為「天道運行的規律」,隱含了《易經》中「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之意。運用《山海經》災獸、兇獸的古籍背景,諭示出「天地萬物不管歷經多少變數,最終都會回歸相同結局」的底蘊。
從原典中挑選出夫諸這個角色,《山海經·中山經》:「中次三經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陽多王雩琈之玉,其陰多赭、黃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融合古代插圖與現代藝術,呈現妖獸樣貌,藉由影片劇情帶動氣氛,以妖獸的眼界探索背後的真諦。造型以打造夢幻風格為主題,加上引人注目的鹿角點綴著珠寶,顯得優柔華貴,內容以原典擴寫,因觸碰到寶石意識被帶入山海經世界,一開始呈現夫諸自由自在生活在森林裡,一道打雷將村子燃上熊熊火焰,再藉由音樂與倒轉的流水影片營造緊張的氣氛,一時間山河變色,夫諸使用自己的力量召喚河水熄滅大火,卻被人民誤會為損害村子的元兇,故留下夫諸是大水災獸的故事,夫諸只能默默承擔這些咒罵聲,消失在這片森林裡。
10. 拾光旅程 (影音)
作者:中語系-徐心妍-1083054
課程/工作坊:實務製作
指導教授:中語系-黃智明 教授
此作品以PPT中的特效做成動畫
拾起遺失在記憶心海中的那些星星點點回憶。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心海,而記憶就是海上的星空,那些點點滴滴的回憶便是一顆顆閃耀的星星。
然而,當我們將回憶遺忘時,這些回憶星星便會黯淡,直至失去光芒,墜落,變成海邊一粒粒不起眼的砂礫。影片主角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記憶,再也想不起生命中那些曾經清晰的容顏。於是她化身宇航員,潛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將那些因為遺忘而墜落的回憶砂礫一顆顆拾起放入玻璃瓶中。玻璃瓶將這些回憶砂礫淨化,重新變回熠熠閃光的星星,並將它們送回星空,於是主角想起了一切,最終將這段旅程寫進日記。
地址:32003 桃園市中壢區遠東路 135 號(五館) 電話:03-463-8800 # 2703 傳真:03-461-8191 信箱: chdept@saturn.yzu.edu.tw
2022©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