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級審查
空手道的技能需循序漸進的學習基本動作、基本型和對打。「晉級審查」是對學員學習空手道的定期評量,檢視階段學習成果,是初學空手道學員要全力以赴的測驗時刻。
在學習階段學員參加定期舉辦的審查,通過即可獲得晉級更換色帶,對學員是肯定,也鼓勵朝升一級邁進。未通過晉級,表示學習成果尚未達標,學員需練習調整自身學習的動作精準度或提升速度、力量,作為後續學習修正。
審查結果上報臺北市空手道協會認可取得學習級數證書。晉級證書效力可在全國空手道協會所屬道館,同步獲得技能認證。
空手道初學分為九級,各級數有必需要學會的基本動作、基本型和對打技法。
審查內容依各級數在基本動作、型和對打技能都有不同的指定動作。
晉級不只是每階段(約三個月)學習成果驗收,也是提升學習的精神動力。
級別與色帶:
無級 (白帶)→ 捌級 (紅帶)→ 柒級 (綠帶)→ 陸級(藍帶)→ 伍級 (紫帶)→ 肆級(黃帶)→ 參~壹級 (咖啡帶)
■升段審查
壹級學員有資格參加升段審查晉升段位,代表空手道初級的技能完成學習,能進入段位的學習。空手道段位須通過「中華民國空手道協會」所舉辦之年度「昇段審查會」才能取得黑帶段位以上資格,也是色帶學員努力的目標。
■空手道的競技比賽
空手道的比賽類型分為「型」和「對打」,各比賽會依學員色帶級位做分組競技。
型的比賽又分「個人型」和「團體型」,團體型三人為一組,同步對所選型做演繹。
對打比賽依級數不同又分為「基本三招」 、「自由一招」和「自由對打」。自由一招需戴拳套,自由對打需戴完整護具(護齒、護胸、拳套、護腳脛背),在安全防護下進行比賽。
鼓勵學員參加空手道盃賽,藉由觀摩學習、累積實戰經驗,增進競技實力,鍛鍊意志力 。
國小學員經常參與的盃賽:
01月-臺北市教育盃空手道錦標賽(代表學校參賽、符合資格參賽)
03月-臺北市青年盃空手道錦標賽(代表學校參賽、自由參賽)
09月-臺北市中正盃空手道錦標賽(代表學校參賽、自由參賽)
11月-全國中正盃空手道錦標賽(代表學校參賽、代表臺北市參賽)-國小階段最高階空手道比賽
■活動表演
學校空手道團隊在平日有規律的訓練,也受邀於運動會、才藝表演會、社團成果發表、校際交流等學校活動做空手道的武術表演。
表演有多人團體型、型的演武、基本對打、防身術、戰鬥有氧、擊破…等武術演出設計,展現不同於競技比賽的空手道。
訓練站不遺餘力推廣空手道運動,發掘國小學生的武術運動潛能,對武術有興趣的學員參與訓練循序學習,過程能代表學校參加各級空手道錦標賽,並培養空手道成為個人的專長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