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31 【新聞稿】

2020 堉璘創新教育大調查

2020 堉璘創新教育大調查

實驗教育 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實驗教育近幾年在台灣迅速成長,從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至今在台灣遍地開花,但也面臨到許多問題。

為了瞭解台灣實驗教育的現況,今年,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與《親子天下》、師大林子斌教授共同合作,希望深入了解第一線工作者的心聲。

台灣實驗教育現況為何?

若照教育理念來區分,會發現實驗教育機構的教育理念種類非常多元,以本調查來說,教學理念就超過50種,其中以原住民教育為最大宗,佔了近2成。

教學理念調查統計

在辦學年段的統計,自小學以上,呈現一個正三角形的趨勢發展,隨著階段的增長,實驗教育的機構也愈來越少,不少幼年接受實驗教育的孩童,長大之後可能會面臨到無實驗中學、實驗高中銜接的問題。

辦學年段占比統計

針對入學方式的統計,公辦以戶籍地為主要條件,自學/私立則透過面談家長及學生挑選入學,公辦學校較重視機會均等公平,自學/私立則更重視家長、同學是否認同教學理念。

入學方式與條件統計

師資現況

統計實驗教育機構教師持有教師證的比例,發現公辦招募多需教師證,自學/私校則多無需教師證,而是透過其他方式徵選教師。

教師持證比例

在教師招聘考慮的面向上,無論是公校或私辦,都認為「教學熱忱、教學理念」是招聘最重要的兩大條件,是否擁有相關的認證或證照,則非主要考慮面向。

招聘條件統計

調查提升授課教師專業知識、技能方式,以機構內部教師團隊定期討論或共備為主要方向,另外透過引進外部資源進行研習或增能,雖非最主要途徑,但仍具有一定規模比例,顯示教師提升的方向多元且內外兼具。

提升教師專業與技能統計

教學現況

調查各實驗機構的教學特色以何著稱,以探索體驗、自主學習為最大宗,惟各項指標差異並不顯著,顯示在實驗教育機構,教學特色有顯著差異與多元性。

單位教學特色統計

教學情境呈現統計,小組討論、戶外教學、對話式引導,3項指標比例最高,跳脫課本、走出體制內作法是實驗教育的明顯趨勢。

教學情境呈現統計

經營現況

教學設備素材統計,約有2成5不足,僅1成單位表示非常充足。

教學設備素材統計

校地使用空間以及維運經費統計,充足與不足約各占一半,與設備相比,空間與經費不足之情況較為嚴重,且自學及私立不足之狀況較公辦嚴重,顯示相較於設備,空間與經費是較多實驗教育機構共同面臨的困難。

校地使用空間統計

經費狀況統計

最大挑戰為何?

實驗教育治校最大的3大困難: 師資、經費、校地

期待連貫式發展,多元升學

除了資源面向的困境,更有多個實驗教育機構盼望制度面的健全,能讓實驗教育有連貫性的發展。現今會考、指考依然是升學的主要方式,期待大學升學的入學方式與做法,能確實朝向適性發展的理念執行。


下一步

這只是我們的第一步,後續也將透過不同面向的問卷及一系列的訪談,進一步的探討現況,透過腦力激盪與匯集,找出幫助創新教育發展得更好的解方,2021年,宏泰教育基金會預計完成並出版【堉璘創新教育發展白皮書】,協助台灣創新教育永續蓬勃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註1:實驗教育是創新教育的其中一種作法,創新教育不限於實驗教育

註2:本次大調查共發出206家實驗教育機構調查,回覆率為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