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
指導學生:
1. 博士生黃韋智研究「漢代服飾文化」,自民國105年8月起。
2. 博士生卓湘蘭研究「漢代藝術中的人物形象」,自民國106年8月起。
3. 碩士生林逸夫研究「睡虎地秦律與墓主喜職務的關係」,自民國107年8月起。
開設課程:
看得見的中國史(中興大學通識課程106下)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與社會(中興大學歷史系106下)
古代中國的出土文獻(中興大學歷史系106上)
秦漢史料研讀(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在職專班106上下)
秦漢史(中興大學歷史系106上下)
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中興大學歷史系105下)
中國上古史(中興大學歷史系105上下)
中國史學史(中興大學歷史系105上下)
中國史學名著選讀(中興大學歷史系105上下)
考古學導論(中興大學歷史系105上、106上)
考古與歷史(東吳大學歷史系104下)
中國史一(東吳大學歷史系104上)
曾修習或旁聽課程:
張瑞林「莎草紙學與希臘羅馬時代之埃及」(臺灣大學歷史系106上下)
林聖智「墓葬圖像專題研究」(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105下)
李宗焜「甲骨學」(臺灣大學中文系105上)
石守謙「藝術經典」(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104下)
陳芳妹「商周銅器基礎研究」(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104上)
邢義田「居延漢簡研究」(臺灣大學歷史系102下)、「漢簡研究專題」(臺灣大學歷史系102上)、「秦漢簡帛金石研究」(臺灣大學歷史系100上)、「漢代畫像研究」(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97上)、「秦漢史」(臺灣大學歷史系92上下)。
周鳳五「古文字學專題」(102下)、「清華簡與尚書專題」(102上)、「殷周金文研究」(98上下)、「出土文獻與尚書研究」(97下)、「緇衣研究」(96上)、「文字學」(94上下)。
趙化成「秦楚文化研究」(101下)。
閻步克「中國古代官階制度研究」(101下)。
辛德勇「版本學概論」(101下)。
橋本秀美「正史宋元版本研究」(101下)。
陳昭容「春秋列國金文」(100下)、「古文字學導論」(100上)。
許雅惠「中國青銅時代的禮儀美術」(100下)。
杜正勝「中國社會史一」(100上)、「中國上古史專題」(99下)。
徐少華「楚文化探索」(100上)。
呂世浩「秦漢歷史與考古」(99下)。
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99下)。
甘懷真「日文史學名著選讀」(99上下)、「東亞儒家經典與政治」(96下)、「中國史二」(91下)。
陳弱水「研究實習」(99上)、「英文史學名著選讀」(95下96上)、「中國中古文化與思想專題」(95下)、「傳統中國史料導讀」(95上)。
閻鴻中「中國古代文化史研究」(98下)、「秦漢文獻專題研討」(96上)、「秦漢史二」(94下)、「先秦史」(93下)、「中國史學史」(92上下)、「中國史一」(91上)。
梁庚堯「名公書判清明集選讀」(98上)、「中國社會史二」(92下)、「中國近世政治制度史」(92下)、「中國史三」(92上)、「史學導論」(91上)。
陳伯楨「中國西南考古學專題」(98上)。
張廣達「二十世紀漢學研究」(97下)、「中西文化交流史」(97上)。
項潔「資訊與歷史資料分析」(96上)。
胡平生「秦漢簡牘研究」(95下)、「秦漢魏晉簡帛選讀」(95上)。
王汎森「近世思想文化史專題討論」(95下)。
黃富三「臺灣社會經濟史」(94上下)
何澤恆「周易」(94上下)
楊肅獻「啟蒙運動史」(94上)、「歐洲近世史」(93上下)
傅申「中國藝術概論」(94上)
古偉瀛「中國近代史英文論著」(93下)、「西洋史學英文論著」(93上)、「史學方法論」(93上)
張元「資治通鑑選讀」(93上下)
吳展良「中國近世思想史」(93上下)
夏長樸「中國思想史」(93上下)
劉巧楣「西洋藝術史二」(93下)
李弘祺「傳統中國教育專題研究」(93上)
吳密察「臺灣史」(92上下)
魏岫明「語言學概論」(92上下)
方瑜「文學概論」(92上下)
胡平生「中國史四」(92下)
陳有貝「中國考古學」(92上)
劉景輝「世界通史」(91上下)
阮芝生「史記」(91上)
陳昭瑛「臺灣儒學」(9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