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硬體裝置-個人電腦/筆電/平板/手機(如果螢幕大小你能夠接受)
連線軟體-putty/MobaXTerm/Terminus/....
資料傳輸FTP/SFTP軟體-FileZilla/WinSCP/MobaXTerm...
[ VAPOR ] 為一部總共具有 40 顆實體核心的單節點機架式二路伺服器(註1),主要用途為計算、儲存及繪圖分析。可想而知, 40 顆核心所提供的計算服務並不足以滿足實驗室所有成員的計算需求。因此, [ VAPOR ] 提供的服務主要是協助實驗室成員在真正需要進入到時/空間高解析度(註2)的模擬之前,進行初步測試,如有得出較佳的結果才建議進入國網的高效能叢集式計算主機(俗稱超級電腦)中提出工作需求。
[ DENDRITES ] 為一部總共具有 8 顆實體核心的單節點機架式二路伺服器,為實驗室上一代叢集式主機的分析繪圖節點,主要是當時控制節點進行的工作量較多,且早期實驗室的研究工作都是使用伺服器進行運算,現在終端裝置的效能突出,現在學生也多在自己的終端裝置上執行 python 程式(即使邊緣裝置運算速度慢很多),目前 [ DENDRITES ] 的腳色主要是備援為主。
# 除了實驗室的計算資源之外,
# 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提供叢集式高效能主機計算服務,需事先至iservice平台註冊帳號,並將註冊成功後的email地址提供給管理員曜竹,才能將你的帳號加入計畫下。
# SSH 連線至 x86_64 Intel CPU 計算節點 (建議使用)
ssh -p 22 ${userACCOUNT}@twnia3.nchc.org.tw
# SSH 連線至 x86_64 AMD CPU 計算節點
ssh -p 22 ${userACCOUNT}@twnia3a.nchc.org.tw
# SSH 連線至 x86_64 Intel CPU 計算節點
ssh -p 22 ${userACCOUNT}@f1-ilgn01.nchc.org.tw
ssh -p 22 ${userACCOUNT}@f1-ilgn02.nchc.org.tw
# SSH 連線至 ARM64 Nvidia CPU 計算節點
ssh -p 22 ${userACCOUNT}@f1-nlgn01.nchc.org.tw
ssh -p 22 ${userACCOUNT}@f1-nlgn02.nchc.org.tw
# sftp 資料傳輸節點
sftp -p 22 ${userACCOUNT}@f1-dtn01.nchc.org.tw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是一種企業級 Linux 作業系統,採用了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FHS)規定的目錄結構。FHS 標準定義了 Linux 系統中各個目錄的標準用途,以確保系統的一致性和可維護性。
RHEL 系統的根目錄(/)是整個檔案系統的最高層級,包含了所有其他目錄。以下是一些重要的 RHEL 系統目錄及其功能:
/bin:存放常用的使用者端執行檔,例如 ls、cp、mv 等。
/boot:存放開機相關檔案,包括 Linux 核心(kernel)和開機管理程式(bootloader)等。
/dev:存放裝置檔案,代表系統中的硬體裝置。
/etc:存放系統設定檔,例如 /etc/passwd(使用者密碼檔)、/etc/fstab(檔案系統掛載設定檔)等。
/home:存放所有使用者的家目錄。每個使用者都有自己的家目錄,用於存放其個人檔案和資料。
/lib 及 /lib64:存放系統共用的函式庫(library)。
/media:用於存放可移除式媒體,例如 USB 磁碟機、光碟機等。
/mnt:用於臨時掛載檔案系統。
/opt:存放額外安裝的軟體套件。
/proc:存放系統的執行狀態資訊,以檔案的形式呈現。
/root:是系統管理員(root)的使用者家目錄。
/run:存放系統運行的暫時檔案。
/sbin:存放系統管理員使用的執行檔,例如 `fdisk`、`mount`、`umount` 等。
/srv:存放由伺服器提供的服務資料。
/sys:存放系統硬體資訊,以檔案的形式呈現。
/tmp:存放暫時檔案。
/usr:存放使用者可共用的檔案,包括應用程式、函式庫、文件等。
/var:存放系統登錄檔。
瞭解 RHEL 系統的目錄結構和功能,對於使用者和系統管理員來說都非常重要。使用者可以透過正確使用目錄來管理自己的檔案和資料,而系統管理員則可以透過管理目錄來維護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使用者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進入到自己的家目錄
cd /home/${自己的帳號} # 老實的打路徑
cd ~ # 波浪號是指家目錄的意思
cd # 後面什麼都不加
cd ${HOME} # 使用系統現成的環境變數,寫腳本建議使用這個
家目錄就像是C槽一樣,這個系統空間很重要,請只在家目錄放置研究用 library 和 bash script 腳本,資料及模擬放置於工作目錄
工作目錄就是 /work#,早期實驗室的工作目錄是以 /scra# 命名,目前因應國網中心的超級電腦的目錄命名規則,於2023年六月[ VAPOR ] 建置完成後,工作目錄一併更名。雖然在 [VAPOR] 可以看到 /work2 和 /work3,但實際上/work2 和 /work3是跟 [ VAPOR ] 不同的電腦設備,且這兩個分割區都在同一台儲存節點上,儲存節點跟 [VAPOR] 以光纖網路跳線連接直通。
模擬跟各式資料都可以放在 /work/${USER} 下,工作目錄預設都是755的權限,方便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程式或想要取巧也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