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上的提琴手-招潮蟹
招潮蟹常於退潮時分,從洞口出來覓食求偶。常見雄蟹揮舞大螯晃來晃去好似招呼著潮水,招潮之名不逕而走。其實漁民都管他叫「管仙仔」或「大管仙」。最佳觀賞時間是乾潮前後的兩小時之內。
招潮蟹只有雄性具備一支大螯,一支小螯,大螯不一定是右邊或左邊;雌性只有一對小螯,招潮蟹的大螯主要是用來打架及吸引雌蟹用的小螯是用來覓食用,不過曾經看過一隻長有兩支大螯的網紋招潮蟹,其覓食就很慢,因大螯夾東西非常不方便。由於招潮蟹的大螯容易折損,在一些文獻中記載,較小的招潮幼蟹,大螯一旦斷掉,原來小螯會長成大螯,而原來折斷大螯處會長出小螯(又稱為變螯現象)。但也有文獻記載,招潮蟹成體大螯斷了之後會在原來斷螯處長出較長而細的大螯,故因此很多招潮蟹有短螯型與長螯形兩種。下表是招潮蟹雄蟹左右邊大螯比例的種類:
左邊大螯和右邊大螯比例接近1:1的招潮蟹
右邊大螯佔90%以上的招潮蟹
弧邊管招潮(弧邊招潮蟹)、乳白南方招潮、台灣招潮蟹
北方呼喚招潮蟹
四角招潮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