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網、軟甲亞綱、十足目、爬行亞目、短尾部的種類。
螃蟹的軀體主要可分為頭胸部、腹部及附屬肢等三個部位。頭胸部是鑑定螃蟹首先常考慮的,如地蟹科、沙蟹科因生活於陸域或水陸交接之處,為克服呼吸問題,所以鰓部較發達,相對甲背也較為隆起。又為了在陸地上跑來跑去,所以步足好似穿上釘鞋,著名例子如兇狠圓軸蟹、角眼沙蟹。反之如泳蟹科,因大部份生活於水域,所以不用克服呼吸問題,鰓部較不發達,甲背也因此較為扁平。同時最後一對步足特化成泳肢,著名的例子如梭子蟹科的蟹類。而饅頭蟹科的頑強黎明蟹步足全特化成泳肢是較為特殊的。
通常螃蟹是「橫行」的,但頭胸甲甲寬小於或等於甲長的蟹種,是「直行」的,著名的例子如豆形拳蟹,和尚蟹。
附屬肢則以螯足是螃蟹最引人注目的部份。螯足又可細分為長節、腕節、掌部等。掌部又可細分為可動指以及不可動指,都是鑑定螃蟹的重要依據。如招潮蟹的螯足顏色多樣或斯氏沙蟹掌部內側有發音隆脊等等。螯足又可因功用不同而特化,如招潮蟹雄性雙螯特化成打架、求偶的大螯,以及覓食用的小螯。至於和尚蟹、大眼蟹的螯足特化成向下彎曲。梭子蟹以及臺灣厚蟹,因屬於掠食性蟹類,所以大螯進化的特別粗壯有力甚至螯足雙指交叉。
螃蟹有十隻腳,前面兩隻腳稱為螯足,專門負責吃食物及打架用的,另外八隻腳是用來走路的,每一隻步腳由七段肢
節所組成。爬行時,由一側步腳的指尖抓住地面,再由另一側的步腳直伸,推動身體側向前進。由於步腳的長短不一,所以實際上螃蟹前進的方向是斜向前方的。
至於腹部,相對於屬於長尾部的蝦子而言,螃蟹腹部肌肉雖已退化卻是鑑定雌雄的主要依據。雄性腹部一般較長呈三角形或長條狀。雌蟹一般較圓呈圓弧形或長卵狀。然而和尚蟹科則無法從腹部外觀鑑定雌雄,須打開其腹部,從其腹部的附屬肢來鑑定。雄蟹僅剩第一及第二附肢並特化成交尾器。而雌蟹的附屬肢共有四對,並附有剛毛以利抱卵。
螃蟹家族中有些如青蛙一般,是在水陸交接的環境裡生存。這些「兩棲螃蟹」的最大特徵是身體第三和第四步足之間具有毛囊和鰓室相連,在沙灘活動時可藉著毛囊的毛細作用,吸收水份潤濕鰓部達到呼吸的目的。
螃蟹對聲音比較不敏感,但感覺到近距離移動的影子,就會立即躲避。當天氣愈冷,螃蟹則躲入洞中,活動力弱。天氣熱時,就會出來,活動力較強。一般在20℃以下,溼地的螃蟹就不太出來活動。
螃蟹一生:
無節幼體
蚤狀幼體 大眼幼體 稚蟹
(海洋型蟹才有)
螃蟹受到被捕捉等致命驚嚇時,在逃命掙脫過程中很容易自斷手腳(在第二節及第三節間),產生「自割」的現象,特別是螯足或步足被抓住時,寧可棄腳保命。因此,就在自割斷落的螯足仍緊緊夾住人手,趁人疼痛錯愕中,螃蟹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之後螃蟹的腳還會從折斷點生出新腳,稱為「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