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損牆面根據牆面材質不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混凝土的牆面變形
需要把鬆動的部分拆除,以加入溢膠泥的水泥砂漿將牆面整平,再油漆即可。
左圖: 加入溢膠泥的水泥砂漿將牆面整平
白磚牆的牆面破損
住在花蓮20幾年,家中的隔間牆就是用白磚砌成的,每次有4-5級以上的地震就會出現裂痕,而這次7級地震後,白磚牆有穿牆的大型破洞、錯位裂縫...等問題,依照修繕金額的高低,統整出四種修繕方式:
方法1.拆除原白磚牆,改以木作隔間/輕隔間施作
此為四種方案中成本最高者。
其主要優點為:整體結構較具彈性,未來若遇地震,牆面不易出現如白磚般的大面積龜裂,頂多是板材略為翹起,通常可透過簡單修復(如釘回)即可恢復。
缺點則是隔音表現相對不如白磚牆,即使牆體內部已填入隔音棉或隔音毯,聲音仍可能滲透,需視空間用途斟酌使用。
白磚牆的牆面破損
方法2.於白磚牆外加設角材骨架,並覆以矽酸鈣板
此為成本次高的修繕方案,特別適合大樓低樓層使用。
優點在於可免除拆牆所產生的大量建築廢棄物與清運費,透過固定角材構造後再封板,整體結構更為穩固,可有效連結並穩住矽酸鈣板與原有牆面。
缺點則是牆體厚度會增加約 5 公分,略微壓縮室內空間;且敲擊牆面時,會出現空洞的“悾悾”聲。
此外,此工法涉及牆面結構改造,若需設置開關與插座,則必須重新佈線並安裝配電設施,須列入整體預算與施工考量。
白磚牆的牆面破損
方法3.在白磚牆外直接固定矽酸鈣板
實際嘗試後,我們不太建議採用此做法。
將矽酸鈣板直接以釘槍固定於白磚牆上,會遇到釘子難以完全嵌入磚牆的問題,導致板面出現局部凸起,使得後續油漆難以順利施作與平整收邊。
此外,缺乏角材作為打底結構,導致矽酸鈣板與原牆面之間無法完全貼合,產生輕微錯位,使新作牆面整體平整度不足。因此,這並非一個理想或長遠的修繕選項。
白磚牆的牆面破損
方法4.白磚牆破損處剃除,以溢膠泥水泥砂漿整平牆面,油漆批土重新打磨
此為最經濟實惠的修繕方式,具備施工快速、成本低廉、工法簡單等優點。
然而,此做法在遇到規模五以上的地震時,牆面仍可能再次產生裂痕。我的經驗是,若表面覆以厚壁紙,可提升抗裂效果,表現將優於油漆處理。但若發生七級以上大地震,壁紙牆面仍有可能出現破損與明顯裂縫。
每種修繕方案皆有其優缺點:
有些雖然單價較高,但日後較不易受損;有些則成本較低且快速,卻可能在地震等狀況下需頻繁進行油漆補修。
我們依據屋主的預算與偏好,量身規劃了四種修繕方式,期望為這個家找回更美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