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社區深耕
全媒體識讀課程(109-111年)
全媒體社區深耕
全媒體識讀課程(109-111年)
計畫主持人:阮明淑 教授
身處在資訊時代,大眾每天從網路上獲取許多有用、有趣、有感的訊息,但同時也接收到各式各樣的宣傳、謠言、詐騙、暴力內容、極端言論、仇恨言論以及假消息。如何才能享有資訊時代的益處 , 又不被相伴而生的危害所影響呢 ?
資傳系師生以網路廣播的方式 , 製作一系列媒體識讀節目 ,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教導民眾理解並能辨認媒體資訊。
由資訊傳播學系師生共同製播的「我與假新聞最近的距離」節目。
全媒體識讀課程是世新大學校訂必修課,主要是讓學生瞭解傳媒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協助他們評估媒體對個人的影響,藉由傳播媒體的批判架構,讓學生學習建構與解構媒介訊息的相關知識,了解閱聽人與媒體的關係,進而養成識讀的警覺性,能認知媒體內容,並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現代社會新聞量增質變,每天透過各種媒體接觸到數以萬計的資訊,常常不自覺地被媒體所誤導。因此,不僅是大學生,一般民眾更需要媒體識讀的相關知識,以培養媒體素養、瞭解媒體的運作,解讀其背後的意涵
(一)「我與假新聞最近的距離」節目製作
資訊傳播學系師生因而製播「我與假新聞最近的距離」節目,期待能經由節目的推廣,建立大眾的媒體素養,以至於不被假新聞所蒙蔽,還能破解假新聞。對於發起製播以破解假新聞為主的「我與假新聞最近的距離」這個節目,主持人阮明淑表示,節目策劃邀請世新大學新聞系退休的余陽洲老師先介紹媒體素養之基礎,再由老師帶領資訊傳播學系學生,針對時事新聞進行解析討論,同時由學生反饋,與老師分享討論身邊親友的假新聞案例。
參與「我與假新聞最近的距離」製作之節目主持人,資傳三甲米展群同學認為:「目前的串流媒體基本上雖以「視」與「聽」為主,但在很多場合中,「聽」的元素並沒有被重視,而自己在聲音工作上也有比較多的研究,希望能跟著系上一起將理論與實作結合,呈現出嶄新的創意面貌」。「我與假新聞最近的距離」已上架至 SoundOn 聲浪的世新電臺頻道,期待可以透過這個管道傳遞媒體素養知識給聽眾,除了可以發揮世新大學傳播特色與師生共學的合作力之外,又能與在地共生共榮,連結大學社會責任之推動,發揮媒體正向影響力。
(二)執行成果
109年度邀請36位如行政院唐鳳政委、凱擘董事長鄭俊卿、NCC參事黃金益、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等重量級專家,分享實際產業的現況及發展,共2,555位學生修習,產製110份影音或文字學習反思成果。
110年度邀請30位如NCC前主委蘇蘅、NCC參事黃金益、前中央社副社長呂志翔、迴聲娛樂執行長戴睿慷等重量級專家,分享實際產業的現況及發展,共2,676位學生修習,產製144份影音或文字學習反思成果,跨領域學習媒體素養能力,共計1,500人修習「全媒體識讀」課程,不同系別的學生合班上課,學生不只能跨領域學習非本科系的媒體素養能力,也可讓不同科系的學生互相交流。利用分組討論、製作反饋報告的方式,完成研究報告及影音共計144份成果。
111年度邀請26位業界翹楚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參事黃金益、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何吉森、陽獅媒體集團星傳媒體常務董事李姿韻、17LIVE品牌與企業溝通部副總經理暨公司發言人凃佩君、台塑企業總管理處創意設計中心新媒體企劃處處長黃耀德等,分享實際產業的現況及發展,共計2,578人修習「全媒體識讀」課程,完成研究報告及影音共計258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