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警察局觀察近期歹徒以兒童作品、寵物投票或抽獎等名義提供不明連結給民眾,吸引民眾點擊網址,再以需登入 LINE 帳號等名義要求輸入LINE帳號綁定的電話號碼、簡訊驗證碼及登入密碼。歹徒取得LINE綁定資訊後,即於遠端盜取民眾LINE帳號,後續再以盜用之LINE帳號傳送訊息給遭盜帳號民眾之親友借錢進行詐騙。
當民眾遇到下面兩種情況,LINE帳號有很高的機率已經被盜用了:
在沒有重複註冊LINE的前提下,自己無法登入LINE,且一直被登出。
LINE帳號擅自發送訊息給朋友。
該詐騙行為除涉及刑法詐欺罪以外,前段盜取LINE帳號之行為另涉刑法妨害電腦使用罪,民眾如遭遇此類犯罪手法,均可檢具相關事證至鄰近警察機關報案。
刑事警察局呼籲,LINE公司因應帳號遭盜用頻傳,已推出新功能「再次登入」,民眾如LINE帳號遭盜用,勿刪除App並且將App更新至15.4.0以上版本,使用「再次登入」功能即可取回帳號。
《可參閱:https://line-tw-official.weblog.to/archives/31593155.html》
不過,有以下兩種情形,就無法以再次登入的方式取回帳號:
已刪除App。
被詐騙時間間隔太久的話,歹徒可以改掉綁定的手機號碼和帳號密碼,當事人就無法使用原本的帳號、密碼、驗證碼再次登入。如有是類情形,請儘速填寫客服表單,後續由LINE客服協助處理帳號移轉事宜。
【韓風詐欺要注意🎭當心假練習生來騙你】
接獲邀約宣稱支付費用💰
即可當偶像練習生🕺
或是和練習生約會見面👥
當心⚠️
這些都是詐騙😈
千萬別上當‼️
【大紀元2025年04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如果收到「有積欠交通違規罰鍰」、「尚欠強制險違規罰鍰」等簡訊或電子郵件,且要求須在期限內透過「指定的連結網址」繳納者,小心這就是詐騙!中壢監理站提醒您。 中壢監理站提醒您記得要「停、看、行」,停一下,先別急,查看清楚,再行動,以下提供智慧防範三部曲:首先「認明」:請認明網址為「gov.tw」結尾,簡訊短碼為「111」之號碼,才屬於政府機關;其次「謹慎求證」:(1)可先至官網下載「監理服務APP」或上「監理服務網」查詢─違規、汽燃費、記點記次及監理訊息通知一站搞定;(2)也可以至「四大超商多媒體事務機」─輸入身分證字號及生日,即可立刻查詢罰單相關資訊(如無欠繳者,系統顯示查無資料);(3)可撥打公路局用路人服務中心免費電話0800-231-035,或洽各地區監理所站、六都(直轄市)之交通事件裁決機關進行查證。 最後「防堵」:如果查明確屬詐騙訊息,則請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或上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進行通報(通報專用信箱phishingreport@thb.gov.tw),或亦可至Google、Microsoft及Line官方系統進行檢舉,由其進一步審核封鎖,以防更多人受騙。◇
2025年2月初,有詐騙分子用人工智能(AI)模擬意大利國防部長Guido Crosetto的聲音,詐騙了至少九位意大利最富有的企業家。接到詐騙電話的企業家包括時尚設計師Giorgio Armani、軍工集團Beretta家族,以及鞋業品牌Tod』s的董事長Diego Della Valle。其中,國際米蘭前主席Massimo Moratti向一個香港賬戶支付了約95萬歐元。這筆錢後來被意大利警方追回。
這類事件反映出「深僞」(deep fake)詐騙方式愈發流行,且變得更加「高端」。
在AI助力下,「深僞」技術讓詐騙犯罪變得觸手可及,成本更低,而且犯罪分子無需掌握計算機技術或編程知識,只需購買現成的成套軟件,就可以迅速發起大規模詐騙,並在瞬間抹去痕跡、消失無蹤。
詐騙分子會尋找已上傳至網絡的視頻,複製目標人物的說話方式。如今,只需十幾秒的檔案,人工智能便可以進行語音克隆。隨後,詐騙分子會給親朋好友打電話或發送語音郵件,要求他們緊急匯款。
這類騙局存在已久,如以前的「總裁騙局」——騙子假冒公司董事的身份,說服公司員工向一個假冒的賬戶轉賬。但隨着AI技術的進步,欺詐和僞造的規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可能引發的後果也越來越令人擔憂。
德勤(Deloitte)金融服務中心預測,到2027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導致美國每年的欺詐損失達到400億美元,而2023年這一數字為123億美元。如真如此,這一「產業」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2%。
「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廣泛可用性,使得深度僞造視頻、虛假聲音和虛假文件對不法分子而言變得更加廉價且易於獲取。目前,暗網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詐騙軟件行業,這些軟件的售價從20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這種惡意軟件的『民主化』正在削弱許多現有的反欺詐工具的有效性」,報告寫道。
根據《衛報》2024年9月的報道,數字貸款機構Starling Bank發布的研究發現,「28%的人在過去一年中至少遭遇過一次AI語音克隆詐騙。然而,46%的人甚至不知道有這種類型的騙局,另有8%的人表示,即使他們認為親人打來的電話似乎很奇怪,他們也可能會按照對方的要求匯款」。
除普通人外,跨國大企業也成了受害者。2024年1月,香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員工將公司的2600萬美元轉賬給了詐騙分子。根據警方的說法,該員工參加了一次視頻會議,而實際上,所有其他與會者都是由深僞技術僞造的。詐騙分子通過YouTube找到了公衆可以訪問的視頻和音頻,用人工智能模仿聲音,並篡改了談話內容和嘴脣動作。所有內容都是事先錄製好的。
法國政府反網絡詐騙平台Cybermalveillance.gouv.fr在2024年的一份報告裏指出,網絡釣魚(Phishing)仍然是個人、企業和政府機構的最大威脅。在2024年多倫多的一次會議上,Booking信息安全主管Marnie Wilking報告道:「在過去的一年半里,全球各行各業受到的攻擊,尤其是網絡釣魚攻擊,增加了500%到900%」。她同時指出,在ChatGPT推出後不久,即2022年底,網絡釣魚的情況就開始增多。通過使用AI工具,詐騙分子現在可以用多種語言工作,語法也比以前更好。
另一種在近年大幅增加的詐騙手法是「情感詐騙」(Romance Scam),又稱浪漫騙局或「殺豬盤」:騙子通過網絡接觸受害者,與其建立情感聯繫,最終騙取錢財。此外,犯罪團伙也開始僞造視頻,聲稱掌握了受害者的不利信息,並以此對其進行勒索。
除財產詐騙外,AI深僞技術也開始被廣泛用於虛假的政治宣傳、間諜活動等政治目的。
例如,2023年9月,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接到了自稱非洲聯盟委員會成員的來電。在對話中,她透露西方盟友已對烏克蘭問題感到「疲倦」,還談及自己與歐盟領導人在移民問題上的分歧。兩個月後,她的通話內容的完整錄音被俄新社(Ria Novosti)公布。
事實上,梅洛尼通話的對象是通過「深僞」技術僞造聲音的兩名俄羅斯喜劇演員——Vovan和Lexus。這對搭檔此前已經成功戲弄過多位國際政要,包括德國前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梅克爾)、英國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強森)、法國前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等。
2023年,俄羅斯發起「Doppelgänger」行動,利用僞造網站和鏈接冒充政府機構及多家歐洲媒體的官方網站。點擊這些鏈接後,用戶會被引導至模仿原網站風格和視覺設計的虛假文章頁面,這些文章旨在宣傳俄羅斯,同時抹黑烏克蘭及其支持者。
2024年春季,Meta和OpenAI發現了一場由以色列政府策劃的宣傳行動:在X、Instagram和Facebook 上,數百個虛假賬戶發布的內容都是通過ChatGPT生成的。而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一家由俄羅斯情報機構資助和操控的機構製作多個經過AI僞造的視頻,並在網絡傳播。
法國《世界報》報道,在1月2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Google指出,其生成式AI模型Gemini被多個外國機構使用,主要來自伊朗,但也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德黑蘭利用AI進行內容創作和操控,包括撰寫文本、以特定語調改寫文本以及優化文本以提高傳播效果,而北京和莫斯科則將其用於研究工作」。
報道同時指出,中國開源AI模型DeepSeek的出現引起了前Facebook安全負責人、現任網絡安全公司SentinelOne專家的Alex Stamos的警覺。這位專家推測,不法分子將優先使用開源或非西方的AI工具,以規避政府和主要科技公司的檢測。
節錄自: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阿蘭 刊登於 2025-02-26 克隆意大利防長聲音成功詐騙企業家:AI深偽犯罪出現哪些新趨勢?
超人氣影集《魷魚遊戲》第二季已經於26日下午上線,然而在上線之前,中國大陸卻出現了一種模仿該劇情節的新型詐騙手法,引發熱烈討論。根據《路透社》報導,被形容為「中國版魷魚遊戲」的「隔離挑戰」,是最新型的詐騙工具。隨著當地經濟不佳,負債人口增多,這類以高額獎金為誘餌的詐騙案件不斷增長。
報導內容指出,所謂的「隔離挑戰」,是一種號稱提供巨額獎金的比賽,吸引有債務的參賽者加入。參加者被關在隔離空間內,需遵守嚴苛規則,直到最終贏家誕生。這些活動通常會透過社群進行直播。規則包括廁所使用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一天內不能觸碰時鐘超過2次、臉部不得遮擋超過3秒、晚上10點必須熄燈等,即使遵守了規則,參加者也可能因小失誤被淘汰。
一名參賽者A參加了總獎金為25萬人民幣(約112萬台幣)的比賽,他成功堅持了30天。但主辦方以他在比賽第3天整理被子時,違反「不得遮擋臉部」的規則為由,拒絕支付獎金。參賽者B則參加了一項規定35天內不得使用手機的挑戰,還付了9000元人民幣(約4萬台幣)的報名費,最後卻因為用手揉眼的動作,被認定違反「不能遮臉超過3秒」規定,參加一天就被淘汰,報名費也拿不回來。
中國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對此發出警告,提及近期以來不少詐騙集團透過社群作為媒介,利用發放獎金、債務減免等噱頭,欺騙面臨財務困難的民眾。受害者可能遭遇個資被洩露,或被要求支付高額手續費的風險,提醒民眾提高警惕,避免掉入此類陷阱。
記者劉宛欣/綜合報導
原文網址: 中國版《魷魚遊戲》!「撐30天拿百萬獎金」竟是詐騙 手法全曝光 | ETtoday星光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star.ettoday.net/news/2881365#ixzz8vaLsY3go
近日有詐騙集團利用「小小店長」及「小小職人體驗營」等活動名稱,假冒海底撈、麥當勞、湯姆熊等知名品牌及機構,在臉書、IG等社群平台上發布廣告,吸引家長點擊。這些廣告要求填寫個資並加入不明的Line群組,最終目的是誘導進入投資群組以騙取資金。相關品牌和機構已發布公告澄清,警方也提醒這是新的詐騙手法,專門針對家長群體。
湯姆熊歡樂世界9月也在臉書寫下「歡樂小店長」防詐騙公告,湯姆熊各門市雖會不定期舉辦小小店長的活動,但都是透過各門市官方粉專、或是親自至活動門市報名,絕不會透過「非官方帳號」、「個人帳號」或「廣告帳號」受理報名,更不會要求私下以填寫表單方式報名。
湯姆熊說明,詐騙集團不僅使用多年前的舊版海報且還謊稱是與湯姆熊聯合舉辦。主要目的恐騙取民眾個資、銀行帳號,假意轉帳給民眾成為詐騙共犯、謊稱多轉錢給民眾,進一步騙取民眾後續的轉回金額。湯姆熊提醒,請家長千萬小心偽冒的資訊,或洽詢165反詐騙專線,以免遭受到詐騙損失。
此外,連「海底撈」9月也在臉書寫下防詐騙公告,近期有不肖人士冒名發布「小小撈麵師」的假消息,提醒民眾該資訊僅會在全台16間門市、海底撈社群平台官方臉書、IG、LINE等發布,其他非海底撈官方訊息皆為詐騙。此外,若遇到冒名詐騙,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透過海底撈官方臉書及致電各門市向海底撈火鍋反映。
新北市三峽警分局副分局長林子翔表示,「假投資詐騙」目前仍是詐騙排行榜第一名,多數手法以打著名人或名店廣告,在臉書、IG及YT頻道宣傳,誘騙民眾點選加入。林子翔進一步說明,這類詐騙廣告都會要求使用者先私訊,對方可能冒名「某某媽媽」,在告知活動與報名資訊後,誘導填寫相關個資,接著還會要求另外加入不明的Line群組,也就是投資群組,最終目的就是要誘騙民眾去投資。
除了前述品牌外,詐騙集團假冒的對象還包括長榮航空、台灣大哥大、麥當勞等知名企業。林子翔提醒家長,若要幫孩子報名各種體驗活動或營隊,應留意是否店家官網所公告,若有疑慮一定要致電店家查詢,以免受騙上當。
(節錄自:TVBS新聞/記者張庭暄 )
〔記者姚岳宏/台北報導〕日前有民眾反映收到好友私訊,請他幫寵物、寶寶或是小朋友的參賽畫作投票,還說加入投票活動可以抽獎品,點進去卻被要求提供姓名、電話等個人資料外,還索取照片,刑事警察局指出,這些連結可能都是詐騙集團用來施詐的釣魚網站,目的是騙取及盜用個資,甚至誘導加入投資群組進一步詐財,提醒民眾點選連結時千萬要小心。
刑事局表示,近來有詐團設計假的寵物或是寶寶模特兒徵選活動,誘騙民眾加入通訊軟體的徵選投票群組,等個資到手,就請被害人加入另個群組,裡面有專員為其服務,但進入社群後,看到的都是「偽家長們」發出投資獲利的訊息,不時有人秀出投資獲利的銀行入帳單等相關照片或影片,誘人一步步踏入精心設計的投資詐騙圈套。
警方說,一名黃姓女子參加活動後,對方稱她抽中名牌包,要求匯款付關稅約五百元,等她付完錢,又稱還可參加刮刮樂活動,隨後表示她已抽中現金近十萬元,並稱獎金無法匯出,要求她提供其他戶頭資料,黃女覺得有異,向銀行及一六五反詐專線詢問後才知遇詐。
警方︰不明連結切勿點擊
警方提醒,不明連結切勿點擊,亦別輕易在網路提供或傳送個人證件資料,若是由朋友發送的投票訊息,也務必與朋友確認是否為本人發送,可與朋友分享彼此才知道的事情來判斷是否為本人,同時謹記投資必定有風險,切勿相信「內線交易」、「穩賺不賠」的投資管道,才能遠離詐騙保荷包。
防詐騙專線︰165,報案專線︰110
【防詐訊息宣導】
一、新聞報導有數百名大學生(其中也有高中生)誤信業務員「簽名賺五千」說詞,陷入無卡分期債務陷阱(新聞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321/7858095)。
二、因分期不需透過聯合徵信程序,免付頭款、不需提供擔保,手續簡便,且申請金額不受限制,汽機車買賣、美容商品、補習班或美容院、健身房等都有無卡分期交易,讓學生可輕易擴張信用額度與舉債上限,不慎背債數萬至數十萬元。
三、不要因對方「疲勞轟炸」就簽下契約,如業者有強迫購買或不讓消費者離開,立即撥打一一○報警,事後如有爭議,得向市府消保單位申訴。
來電📲、簡訊✉️、連結🔗都是詐騙集團慣用的手法😈,請民眾對於網路、來電都要保持警覺❗️
任何要求匯款💸、提供遊戲點數或身分🪪及金融證件💳的資訊,請先撥打(telephone)165、110諮詢。
另外除了官方管道例如臉書165全民防騙網、165及110諮詢專線,也可以參考我們最強盟友:
✨Whoscall × 警政署刑事局✨ 最強結盟💪
不管是🔗詐騙連結、✉️假冒簡訊、☎️可疑電話
防詐3點不漏💪!讓我們一起善用科技,進行全方位防詐!
刑事警察局關心您
165全民防騙網:https://165.npa.gov.tw/#/
反詐騙宣導-「Line防詐設定6步驟」
現代人使用Line頻繁,為避免詐騙,建議使用「Line防詐設定6步驟」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
[周刊王CTWANT]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近期不肖人士竄改網路上能輕鬆找到的律師函,用以威脅民眾,若不匯款恐形同詐欺,運用被害者不安情緒而妥協匯款,律師陳建偉就曾被冒用律師函,無辜成為另類受害者,他也表示:「陸續接到民眾致電詢問才知道遭到冒名,想說我們怎麼跟詐騙集團合作。」
陳建偉解釋,詐騙集團會把經竄改的律師函傳給民眾,恐嚇受害者不照指示匯款,可能就會有詐欺、違反證券交易法等情況,若仍不匯款會馬上提告。
陳建偉認為,這是詐騙集團運用受害者對於不了解法律的恐懼,除了冒名律師,常見的還有法院、地檢署,一般民眾就會對這些單位比較不瞭解、想要服從,而且受害民眾往往也會認為,既然對方是法院、地檢署、律師應該不會是騙人,結果就這樣上當了。
陳建偉提醒民眾如何簡單分辨真假律師,法務部的網站可以查律師的登記地址,縱使詐騙集團可以偽造律師函、偽造律師網站,但也不可能去偽造律師登記在法務部那邊的網站。
其實詐騙氾濫不只限於台灣,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去年8月到今年8月間,全球高達25.5%人口被詐騙取財,造成約1.02兆美元的損失,金額也比過往兩年高,全球反詐騙組織GASO也發現,現在最盛行的是虛擬貨幣的詐騙案件。
全球反詐騙組織發言人Simon表示,從過去的傳統資金詐騙轉變為虛擬貨幣詐騙,主要是因為虛擬貨幣金流的追查難度更高,提供洗錢組織、詐騙集團一個很好的渠道,以台灣為例,今年台灣的詐騙案量有超過一半都是虛擬貨幣的一個詐騙。
詐騙通常都是一步一步引誘受害者,因此越早分辨出真偽,也能有效防止越陷越深,刑事局預防科警務正廖伊俐提醒,當被拉入投資群組,或者是看到藝人、財經名人的照片遭竄改後的投資邀約,只要是來路不明的廣告、資訊或是好康就一定要先查證。
現代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其中又以交友詐騙最容易讓學生接觸,以下幾點皆為常見手法:
1、歹徒用帥哥、美女圖於交友APP、社群軟體隨機搭訕、加好友。
2、自稱戰地軍官(醫)、駐外工程師等成功人士,噓寒問暖關懷被害人。
3、以各種理由稱欲將積蓄托送,請求代為保管。
4、以包裹需繳納關稅為由要求被害人匯款。
透過詐騙受害人的自白進一步了解被詐騙後的心情
遠離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