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海外华人子女学中文
充分利用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CRITICAL PERIOD)
美国的华人大多数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好中文:有的父母希望中文能对孩子将来的就业有帮助;有的父母希望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能用中文和孩子交流;有的父母希望孩子了解中国的文化;还有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够通过HSK和AP中文考试,减免大学学分。。。。。。
家长老师和学生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作了很多努力,可是汉字相对英文而言难写、难认、不像字母文字那样可以拼读(sound out);流行的中文教材普遍存在教材内容和孩子的生活脱节、语言难易程度和孩子年龄不相符合、课本的词汇量和阅读量不够、各个年级的课本难度过度不明显的现象。以上诸多原因导致很多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们在学了十年左右中文还远远达不到听、说、读、写的预期要求!孩子们越大越不想学中文,而且能用于学中文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中文毕竟不完全是孩子的母语,孩子学语言有一个关键时期,错过这一个关键时期(约2岁—13岁),即使随着孩子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增强,学语言的效果也大幅度下降(language learning potential declines markedly even if it does not disappear entirely)。所以,怎样在孩子在学语言的关键时期学好中文至关重要。
实验教学中文部教学小组的成员查阅了大量的教学经典理论文献,把目前美国使用范围较广的暨南大学和马立平中文教材与国内的中文课本进行了比较,从而合理地得出结论:为了让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对中文学习感兴趣,必须采用生动活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选择适龄、贴切的教学内容;再辅之以大量的各种题材的阅读。不是用十年的时间,而是在孩子七年级以前孩子们还不太忙的时候,充分利用孩子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将掌握2500个常频词(high frequency words),达到中文初级读写要求作为首要任务!
教育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南加州大学教授Stephen Krashen指出: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ample language input),就不可能有语言的输出(language output)。而在阅读中掌握词语意义的速度比集中的词汇学习快十倍(picking up word meaning by reading is 10 times faster than intensive vocabulary instruction)。美国的公立学校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小学有分级阅读,初、高中有必读书目。语言学习缺乏阅读教学始终是一种缺陷。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和巩固孩子们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让孩子最终成为独立的中文阅读者(independent reader),并且让孩子们通过HSK/AP中文考试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期盼Troy实验学校中文部的有益尝试和实践。 (袁秋萍老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