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特徵
1. 持續專注的困難:注意力短暫、易分心、無法堅持
2. 控制衝動的困難:易衝動激動、無法行動前先思考、喜冒險
3. 動作太多的困擾:手腳動不停、坐不住、過度感應、話多
4. 其他相關症狀:
5. 可能同時出現的問題:學習障礙、行為規範問題、焦慮、憂鬱、動作障礙等
(1)表現不穩定 (2)遵守指示困難 (3)很難輪流等待
(4) 破壞性或攻擊性強 (5)人際關係差、自我評價低 (6)學習力或記憶力差
(7)軟性神經症狀(如手眼協調差、動作笨拙、易摔倒、打破東西、寫字潦草難看)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輔導策略
原則:
要求過動兒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以頻率更高、更直接、更明顯的方式提醒/告知他們。
策略:
1. 即時給予回饋、行為獲得立即結果。
2. 經常給予回饋、處理頻率宜高。
3. 加強或加重給予行為回饋、行為結果要明顯。
4. 獎勵先於處罰、增強預防先於處罰。
5. 培養優先順序感、把時間具體展現出來。
6. 在做一件事的當下顯示具體的提醒。
7. 在做一件事的當下具體提醒動機 。
8. 讓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具體化 。
9. 前後一致 。
10. 採取行動不要大呼小叫。
11. 預測問題行為的發生並預做準備。
12. 接納他的障礙特質及其不能的事實。
13. 不要把孩子的問題當作自己有問題。
14. 學習原諒容忍。
15. 綜合藥物、行為管理、親職教育的處理方式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矯治
行為改變技術:利用獎懲增加好行為,或減少壞行為,鼓勵學生出現好行為並給予立即獎賞與回應。
心理輔導與支持:針對學生可能面臨的情緒及學習困擾等,予以適當的心理輔導與支持。
專注力訓練:可藉由錄音帶的提醒,採循序漸進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專注力,提升學習效果。
藥物輔助方面:由專業兒童精神科醫師視實際需要給處方,同時請老師協助觀察學生服藥後的表現及副作用。
提供適當的安置方式:可採部份時間到資源班上課,接受補救教學。
調整教室環境:安排適當的座位,盡量接近老師為原則,避免過多的刺激干擾,同時掌握親近感及權威壓迫感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