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障礙學生的特徵
1. 閱讀障礙:認字和閱讀理解力方面困難。
(1) 閱讀速度很慢,常逐字逐行的辨識唸讀。
(2) 常讀別字 (恕~怒、大~太~犬、球~救、債~償、張燈~張貼)。
(3) 漏字跳行、唸字詞顛倒(心愛~愛心)、重複唸等加減字現象
(4) 不會斷句、不了解文意或文意理解有所偏差。
2. 書寫障礙:寫字和寫作的困難。
(1) 常把字形相近的字寫錯而有分辨的困難(肉~內、作~柞)。
(2) 常漏筆劃或字形寫顛倒(冒~昌、甘~丹、都~帾、基~隆)。
(3) 抄寫課文需要一再對照原文,過目即忘,視覺記憶很差。
(4) 聽寫有顯著困難,字形字音相似的字易寫錯(名~明~銘、示~是),或是有漏字現象,很難寫出完整句子。
3. 注意力缺陷:上課時易受無關緊要的外來刺激所影響,注意力不能集中持續、無法注意應該注意的重點。
4. 記憶力缺陷: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以及記憶庫的內容檢索有困難。無法背誦詩詞、課文或電話號碼,無法回憶讀過的文章,交代的事轉頭就忘。
5. 知覺動作障礙:包括知覺異常和知動協調方面的困難。
(1) 知覺異常,辨認、確認等能力差,無法有效的處理聽覺或視覺的訊息,常有類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感覺;常弄錯老師意思,難以把握口頭的指示。
(2) 知動協調方面的困難,如聽指示執行動作或看圖形仿做有困難。經常弄錯左右方向,辨識方位有顯著困難。節拍的感覺遲鈍,韻律活動方面不能與團體配合,運動感覺差。
6. 思考障礙:無法將訊息內容分類組織和統整,甚至對於前後順序、比較、或因果關係的思考有問題,處理事情顯得雜亂無章。
7. 口語障礙:在語音辨識、文法句型的運用、或口語理解上出現困難,非聽力問題所致,不能將自己的意思完整的表達出來,或無法將剛聽過的故事或看過的電視節目、電影劇情,重述其內容大意。
8. 數學障礙:分為運算能力、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等困難,日常生活上數學的運用有問題。
學習障礙學生的輔導策略
1. 了解學障學生的優劣勢,包容及接納其特殊性。
2. 提供結構化、規律、無刺激物,可減少分心衝動問題的學習情境。
3. 採用多重感官教學與學習。強調運用各種感官,如視、聽、觸覺和運動覺,讓訊息接收和學習更暢通完整。
4. 實施補救教學,教學生有關組織、自我指導、解決問題的技能。
5. 利用認知策略幫助學障學生克服訊息處理的困難,如編碼、記憶、組織、或監控等策略。
6. 利用自我控制的策略幫助學障學生學習管理自己的工作習慣、工作品質、或時間管理等。
7. 提供該生教學輔具,例如:計算機、資料表、字典、電腦等,協助該學生彌補學業困難。
8. 運用彈性評量:如延長考試時間、 減少試題或報讀等方式來測驗學生真正能力,或以報告替代紙筆測驗等。
9. 彈性調整作業的數量或方式,如較長之作業時間、作業減量、以電腦代替手寫或以口頭報告代替書面報告。
10. 提供該學生降低閱讀層級教學內容的替代教材。
11. 交代事項簡明。簡化指令,給予明確且具體的指導,避免誤解意思。
12. 給予適當的期待,給與成功的機會建立信心,提供適當的回饋。
13. 接受自己的障礙,發掘自己的長處。
14. 幫助班上學生了解學障特質,以改善學障學生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