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伯格症學生的輔導策略
亞斯伯格症的輔導策略
1.教學時應該多以教導代替指責、以積極的獎勵代替消極的處罰、多注意讚美優點,營造師生正向互動經驗。
2.當環境即將有部份改變時(人物、時間、做事順序、活動方式、地點等),或是要適應新環境前,老師需要預告他有什麼改變,清楚說明原因讓他理解,告訴他需要遵守的規定,討論他可能感到哪些不習慣,以及可以怎麼處理的方法等。這可以降低孩子面臨改變的焦慮感,更增進遵守規定的動機。預先告知重要的行為準則,透過正向、具體、簡短的詞彙及語句來說明規範,可以讓孩子更能妥善的融入團體生活。
輔導時教師可參考以下的策略準則:
適當物理環境安排:許多亞斯伯格症學生對聲音、冷熱、碰觸相當敏感,教師在物理環境上做適當調整可以減少其適應困難。如:其座位安排盡量不要靠近走道、班級物品放置儘可能有秩序、清楚標示且減少變動。
給予必要的提示與限制:亞斯伯格症學生由於注意力缺陷而對訊息的接收效果較差,對於口頭提醒或教導常不易見效,因此,老師應給予必要且明確的常規限制,例如:上課離開座位須先徵求老師同意。
運用代幣制度:教師可以在教室中設計紀錄表,配合班規執行增強,讓學生可以明顯的得知自己行為的後果。
善用視覺提示:通常視覺的學習是亞斯伯格症學生的優勢,教師可以適當設計「可看到的提示」,增加學習的成效。也可減少重覆口語提示引發師生緊張的可能性。
教學活動結構化:教學活動程序清楚,目標與內容關係明確,在活動進行中給予必要的提示,如步驟重點說明。
空閒時間的安排:亞斯伯格症學生常在兩個活動之間的空閒時間內,因欠缺互動技能而出現問題,所以教師若能適當安排空閒時間,讓他們不致無所事事,或安排友善同儕一同活動,可以大幅減少問題發生。
當教師對全班下指令時,應觀察一下亞斯伯格症的學生有沒有注意到,如可以試著叫喚他注意聽、用肢體語言提醒他~~如拍肩、或請同學重述重點(當然,點到的人要包括他)。幾次下來他通常會學到哪些指令要注意聽。
倘若發現他已經清楚上課規則,但還是執著在他有興趣的主題上,那麼可能要考慮稍微調整教材的內容、或呈現教材的方式。試著運用他優勢的學習模式(如:視覺化)來吸引他參與;也可以挑選他特別專長的部份鼓勵他加深加廣(如:讓資訊能力良好的學生搜尋延伸資料來做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