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宗教學會2025年會
會議時間:2025年10月17-18日(星期五-六)
會議地點:唯心聖教世界和平元點台中道場(台中市南屯區文心南路106號)
主辦單位|台灣宗教學會、唯心聖教功德基金會、唯心聖教學院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新北市拱北殿
指導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內政部
承辦單位|魚籃文化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不動產文教基金會、基隆大竿林代天宮、中壢臨水聖元鳳儀宮(依贊助先後排序)
會議主題說明
面對數位科技的衝擊與人類世的挑戰,宗教傳統正經歷深刻的辯證與轉型。數位科技的普及,不僅解構了傳統組織,亦提供了重新建構的契機,帶來教義、儀式與靈性實踐的新詮釋。AI與量子物理等新興科學的發展,也挑戰了宗教的天啟權威,甚至可能藉科學理性強化其神秘論述。
邵雍《皇極經世》的「澤火革卦」象徵變革之道,反映了宗教與科技相互激盪下的蛻變。宗教一直以人類對靈性與信念的需求為核心,並未被科學完全取代。然而,近期研究顯示人類神經系統可能具有量子糾纏特性,暗示靈性或許是一種科學現象。
在人類世這個由保羅·克魯岑提出的地質年代概念中,宗教承擔著反思人類與自然、萬物、宇宙關係的責任。宗教不僅是神聖的秩序化,更是面對生態永續與人類責任的靈性框架。正如羅斯頓所言,忽視地球苦難即是人性泯滅的開端,各宗教經典與靈性傳統對人類世的論述,應成為人類實踐永續發展的重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