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工作簡介
性別平等教育
網路成癮防治
人際關係
家庭教育
家暴防治
憂鬱暨自殺自傷防治
其他......
輔導專欄
親職教育講座資訊
輔導月抱報
依照校內教師需求辦理輔導知能講座,
進一步理解孩子的心理議題及行為成因。
低年級班級輔導-情緒教育
帶小朋友一起練習正念呼吸
中年級班級輔導-認識同理心
高年級班級輔導-網路成癮防治
信箱地點:前棟2樓輔導室外
信箱功能:傾聽你的心情故事,陪伴你面對生活中的困境與挑戰~
不論正面還是負面情緒,都歡迎你與魔法信箱分享喔!
信箱內容皆會「保密」請安心書寫♥
學校網站也有線上信箱喔!
個別輔導
運用藝術、遊戲、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自我覺察力,陪伴你走過不同的心情,並發展合適的情緒因應方式。
小團體輔導
運用藝術、遊戲、戲劇、角色扮演等活動,協助孩子自我覺察、社會學習,促進正向人際互動。
(上圖為本學期六年級小團體活動宣傳單,每學期都會針對孩子的不同需求開設團體。鼓勵孩子們多多參與喔~)
輔導專題-面對災難的自我安頓
親愛的老師、家長與同學們:
最近花東地區的地震,至今仍有大大小小的餘震,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發生,我們多少都會感到驚慌與不安。以下圖文將自我安頓的方式分享給大家,陪伴大家度過這一段不容易的時光。除此之外,這段時間可能會對於地震感到「震驚」、「擔心」,像是:持續做惡夢、腦海浮現地震的畫面、擔心住處是否安全;也可能會刻意對事件保持距離,避免自己受到過多的影響;也可能會過於敏感,無法專注於眼前的事物,容易嚇到,不敢入睡。
邀請您一同覺察自己現在的狀態,若短時間內有以上情緒反應,是很正常的,通常會在兩週到一個月內會慢慢恢復平靜。我們可以做些事情來幫助自己與身邊的人度過這段時間,提供以下方式供您參考:
一、覺察自我身心狀態:覺察自己的狀態,心理或身體是否有因為災難的發生而感到焦慮、不適。
二、發展紓解壓力方法:保持作息規律,例行事務不中斷,為自己安排紓壓的活動或運動,轉移注意力,避免過度關注災難的發生。
三、主動與人分享心情:主動關心重要他人,並聊聊心中的感受與想法,試著表達讓情緒有出口。
四、減少過多外在刺激:減少持續或反覆觀看手機及新聞的頻率,減少焦慮源。
五、提升自我保護因子:多與重要的家人或朋友電話聯繫或視訊通話,增加關係間的互動可以提升安全感。
若仍持續感到焦慮不安、困擾達一個月以上時,請適時求助學校輔導室或撥打衛福部 24 小時安心專線 1925,協助您舒緩壓力 。
輔導專題-【數位性別暴力防治】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