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大變身 研發椰絲環保磚獲獎
《新高雄新聞》記者薛琬臻 112年6月15日
主播:「夏天不少人愛喝瓶裝飲料椰子水,而寶特瓶和椰子殼這兩種廢棄物,也能夠成為建築用的磚塊喔。中正高工的學生?就將椰絲纖維和塑膠碎屑製作成椰絲環保磚,不僅成本低廉,質地輕巧且抗壓強度大,獲得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的第一名。」
記者:「椰子水是夏天的消暑聖品,也造成了許多廢棄的椰子殼,中正高工建築科與化工科的師生,就從椰子殼中取出了椰絲纖維,再結合學生愛喝飲料的寶特瓶,製作出椰絲環保磚。」
洪佳宜:「只要有人購買一瓶椰子水,同時就會再產生一個寶特瓶,這就是我們當初會選擇把寶特瓶跟椰子結合在一起的原因。曾經也有人發現,有不良的攤販,他們直接把椰子殼丟在國有林地,其中被發現一個地方就是旗山,在深山內有一個20到30噸的椰子山,都是垃圾。其實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們是真的非常的心痛,因為我們覺得椰子殼本應該更具有價值的,而不是就當成一個垃圾,然後被任意丟棄。」
記者:「將取出的椰絲纖維打碎,再把寶特瓶抽取成寶特瓶絲,剪成塑膠碎屑,以水泥砂漿作為黏著劑,製作成椰絲水泥砂漿試體,經過半年的試驗研究,成功製作出椰絲環保磚,不過要處理椰子殼可沒那麼容易。」
林育臻:「當初在用椰子的時候,就是一個很困難,因為我們去椰子攤販跟他要的時候,他是沒人要幫我們剖開的意思,所以我們就回來學校,到木工實習工場,拿木工在用的鑿刀,然後慢慢把它鑿開。塑膠碎屑也是花我們很多時間,因為我們是拉成塑膠絲,然後就慢慢用剪刀去剪。」
記者:「將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椰子殼和寶特瓶,製作出成本低廉,質地輕巧,抗壓強度大的椰絲環保磚,而且用途也相當廣泛,因此勇奪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張永翔:「對技術型高中二年級學生來講,因為他們才剛開始學材料試驗,相關的一些基礎知識其實是比較欠缺的,但是我們每立學生都非常努力,用心學習,最後的成果,也令老師非常的驕傲。事實上,在目前這樣一個環境當中,我們利用生活當中的一些廢棄的物品,然後做一些回收利用,確實可以減輕我們對地球的傷害,也非常符合我們聯合國的SDGs的政策。」
陳冠臣:「運用在我們學校的校園,砌建椰絲清水磚牆,可以美化環璄,另外製成成椰絲花格磚,可以做為廁所上面的通風氣窗。」
記者:「為了驗證研究成果,學生們還在校園內,砌建一座椰絲磚磚牆作為展示,另外加入石灰著色劑,製作各種顏色的椰絲花格磚,既通風又美觀。中正高工表示,如果能夠有效推廣,將為廢棄椰子殼找尋一條新出路,也能夠為環保做出具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