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夜市使用的廢棄椰子殼、教室回收的保特瓶激發靈感,高雄市中正高工四名學生,從椰子殼、寶特瓶抽取出椰絲纖維與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經過半年試驗研究,發現不但比傳統紅磚價格低廉、耐用,且兼具質輕與環保,這項創新研究成果於今年教育部「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大放異彩,勇奪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從最初發想到動手實驗,曾歷經多次失敗,最後才從椰子殼中取出椰絲纖維,加入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拿廢棄回收物當作原料,成本只有普通磚的十分之一,重量只有普通磚的四分之三;與普通紅磚相比「椰絲環保磚」具有質量輕巧、抗壓強度大的優點,表面可以看到椰絲紋理,適合在庭園砌建清水磚牆,或是在室內玄關砌建屏風磚牆。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表示,這項由建築科與化工科師生經過半年試驗研究,成功製作出具有漂亮紋理的「椰絲環保磚」與「椰絲花格磚」,成本低廉、質地輕巧,並且抗壓強度大,經過推廣應用後,將能為廢棄椰子、保特瓶找尋一條新出路,不僅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也為地球環保做出具體的貢獻。
為驗證研究成果,學生們還在校園內砌建一座「椰磚磚牆」作為展示,另外加入石灰著色劑,製作各種顏色的「椰絲花格磚」,表面含有椰絲纖維,具有質感,外型採用空心花紋,可作為遮陽板、廁所氣窗等用途,既通風又美觀。(見圖)
經過研究發現,以「20%椰絲纖維加八○%塑膠碎屑,取代5○%細粒料」製作的「椰絲環保磚」,吸水率與抗壓強度具有CNS規範「一種磚」品質(吸水率10%以下,抗壓強度每平方公分三百公斤以上),均較傳統紅磚使用上更為耐用與經濟。
高雄市中正高工4名學生用夜市撿來的廢棄椰子殼與回收的寶特瓶,製作出「椰絲環保磚」,經過半年試驗研究,發現椰絲環保磚不但比傳統紅磚價格低廉、耐用,還兼具質輕與環保,這項創新研究成果在今年教育部的「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勇奪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1名。
中正高工2年級學生洪佳宜、林育臻、陳冠臣、鄭伯宇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到了廢棄的椰子殻的問題,當椰子殼被丟棄後,似乎變成了攤販需要處理的問題,且毫無日常功用,因此4人開始聯手合作,除了使用廢棄椰子殼,也結合同學們使用過的飲料保特瓶。
從最初發想到動手實驗,因為2種份量、製作方式無法掌握,曾歷經多次失敗,最後才從椰子殼中取出椰絲纖維,加入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他們發現拿廢棄回收物當作原料,成本只有普通磚的10分之1,竊重量只有普通磚的4分之3。
經過研究發現,以「20%椰絲纖維加80%塑膠碎屑,取代50%細粒料」製作的「椰絲環保磚」,吸水率與抗壓強度,具有CNS規範「1種磚」品質(吸水率10%以下,抗壓強度每平方公分300公斤以上),均較傳統紅磚使用上更為耐用與經濟。
為了驗證研究成果,學生們還在校園內砌建1座「椰磚磚牆」作為展示,另外加入石灰著色劑,製作各種顏色的「椰絲花格磚」,表面含有椰絲纖維,具有質感,外型採用空心花紋,可作為遮陽板、廁所氣窗等用途,既通風又美觀。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說,這項由建築科與化工科師生,經過半年試驗研究,成功製作出具有漂亮紋理的「椰絲環保磚」與「椰絲花格磚」,成本低廉、質地輕巧,並且抗壓強度大,經過推廣應用後,將能為廢棄椰子、保特瓶找尋一條新出路,不僅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也為地球環保做出具體的貢獻。
高雄市中正高工四名學生,從椰子殼、寶特瓶抽取出椰絲纖維與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經過半年試驗研究,發現不但比傳統紅磚價格低廉、耐用,且兼具質輕與環保,這項創新研究成果於今年教育部「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大放異彩,勇奪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夏天是椰子的季節,喝完椰子水後,廢棄的椰子?常是攤販最苦惱的問題,中正高工二年級學生洪佳宜、林育臻、陳冠臣、鄭伯宇,從高雄不少夜市發現這項問題,四人開始聯手合作,除使用廢棄椰子殼,發想結合同學們使用過飲料保特瓶回收再利用。
從最初發想到動手實驗,因為兩種份量、製作方式無法掌握,曾歷經多次失敗,最後才從椰子殼中,取出椰絲纖維,加入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拿廢棄回收物當作原料,成本只有普通磚的十分之一,重量只有普通磚的四分之三。與普通紅磚相比「椰絲環保磚」具有質量輕巧、抗壓強度大的優點,表面可以看到椰絲紋理,適合在庭園砌建清水磚牆,或是在室內玄關砌建屏風磚牆。
為驗證研究成果,學生們還在校園內砌建一座「椰磚磚牆」作為展示,另外加入石灰著色劑,製作各種顏色的「椰絲花格磚」,表面含有椰絲纖維,具有質感,外型採用空心花紋,可作為遮陽板、廁所氣窗等用途,既通風又美觀。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說,這項由建築科與化工科師生,經過半年試驗研究,成功製作出具有漂亮紋理的「椰絲環保磚」與「椰絲花格磚」,成本低廉、質地輕巧,抗壓強度大,經過推廣應用後,將能為廢棄椰子、保特瓶找尋一條新出路,不僅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地球環保做出具體的貢獻。
高市中正高工4名學生從夜市廢棄椰子殻及回收的保特瓶激發靈感,抽出椰絲纖維與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經半年試驗研究,發現比傳統紅磚價格低廉、耐用,且兼具質輕與環保,創新研究於全國高中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勇奪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說,由建築科與化工科師生,製作出具有漂亮紋理的「椰絲環保磚」與「椰絲花格磚」,成本低廉、質地輕巧,且抗壓強度大,將來推廣應用後,能為廢棄椰子、保特瓶找尋新出路,不僅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也為地球環保做出貢獻。
中正高工二年級學生洪佳宜、林育臻、陳冠臣、鄭伯宇,發現廢棄的椰子殻是夜市攤販最苦惱的問題,因此從椰子殼中,取出椰絲纖維,加入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拿廢棄回收物當作原料,成本只有普通磚的10分之1,重量是普通磚的4分之3。
為驗證研究成果,學生在校園內砌建一座「椰磚磚牆」作為展示,另外加入石灰著色劑,製作各種顏色的「椰絲花格磚」,表面含有椰絲纖維,具有質感,外型採用空心花紋,可作為遮陽板、廁所氣窗等用途,既通風又美觀。
指導教師張永翔說,同學將廢棄椰子取出「椰絲纖維」與回收寶特瓶的「塑膠碎屑」,以水泥砂漿為黏著劑,以4種比例,製作60顆椰絲水泥砂漿試體。
經過研究發現,以「20%椰絲纖維加80%塑膠碎屑,取代50%細粒料」製作的「椰絲環保磚」,吸水率與抗壓強度,具有CNS規範「1種磚」品質(吸水率10%以下,抗壓強度每平方公分300公斤以上),均較傳統紅磚使用上更為耐用與經濟。
教育部主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2年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於6日頒獎,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共頒發5個奬項,中正高工囊括3個獎項,包括第1名的「椰絲環保磚」,以及第三名的「建築物地磚空鼓成因與對策的分析」,製作學生邱䕒儀、蔡沅伯、王宜蓁,指導教師朱芸霈與劉姮君;佳作「銅新斜利-結合水循環熱交換系統之日式屋瓦施工改良」,製作學生李恩慈、廖子音、劉維翰、洪瑞鴻、郭品延,指導教師楊松翰與王祥宇。
廢棄椰子殼結合寶特瓶大變身
中正高工專題製作椰絲環保磚獲獎
《臺灣新新聞報》記者陳雯萍112年5月8日
從夜市使用的廢棄椰子殻、教室回收的保特瓶激發靈感。高雄市中正高工四名學生,從椰子殻、寶特瓶抽取出椰絲纖維與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經過半年試驗研究,發現不但比傳統紅磚價格低廉、耐用,且兼具質輕與環保,這項創新研究成果於今年教育部「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大放異彩,勇奪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由教育部國教署主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2年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於5月6日舉行頒獎,其中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共頒發5個奬項,分別為前3名、2名佳作,中正高工就囊括其中的3個獎項,包括第1名的「利用廢棄椰子與回收寶特瓶製作椰絲環保磚之研究」,製作學生洪佳宜、林育臻、陳冠臣、鄭伯宇,指導老師張永翔、柯人彰;與第三名的「建築物地磚空鼓成因與對策的分析」,製作學生邱䕒儀、蔡沅伯、王宜蓁,指導教師朱芸霈與劉姮君;以及佳作「銅新斜利-結合水循環熱交換系統之日式屋瓦施工改良」,製作學生李恩慈、廖子音、劉維翰、洪瑞鴻、郭品延,指導教師楊松翰與王祥宇。
校長高瑞賢說,這項由建築科與化工科師生,經過半年試驗研究,成功製作出具有漂亮紋理的「椰絲環保磚」與「椰絲花格磚」,成本低廉、質地輕巧,並且抗壓強度大,經過推廣應用後,將能為廢棄椰子、保特瓶找尋一條新出路,不僅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也為地球環保做出具體的貢獻。
將廢棄椰子殼結合寶特瓶進行研究,因為兩種份量、製作方式無法掌握,曾歷經多次失敗,最後才從椰子殼中,取出椰絲纖維,加入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拿廢棄回收物當作原料,成本只有普通磚的十分之一,重量只有普通磚的四分之三。與普通紅磚相比「椰絲環保磚」具有質量輕巧、抗壓強度大的優點,表面可以看到椰絲紋理,適合在庭園砌建清水磚牆,或是在室內玄關砌建屏風磚牆。
隊長洪佳宜表示,為驗證研究成果,同學們還在校園內砌建一座「椰磚磚牆」作為展示,另外加入石灰著色劑,製作各種顏色的「椰絲花格磚」,表面含有椰絲纖維,具有質感,外型採用空心花紋,可作為遮陽板、廁所氣窗等用途,既通風又美觀。
指導教師張永翔說,同學利用「材料與試驗」與「專題實作」課程,將廢棄椰子取出「椰絲纖維」與回收寶特瓶的「塑膠碎屑」,以水泥砂漿為黏著劑,以4種比例,製作60顆椰絲水泥砂漿試體。
經過研究發現,以「20%椰絲纖維加80%塑膠碎屑,取代50%細粒料」製作的「椰絲環保磚」,吸水率與抗壓強度,具有CNS規範「1種磚」品質(吸水率10%以下,抗壓強度每平方公分300公斤以上),均較傳統紅磚使用上更為耐用與經濟。
高雄市中正高工學生從椰子殼和空保特瓶發想,從中抽取出椰絲纖維與保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不只環保、成本低廉,還更耐用,研究成果獲今年教育部競賽第一名。
中正高工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4名學生因廢棄回收物激發靈感,經過半年試驗研究,發現不但比傳統紅磚價格低廉、耐用,且兼具質輕與環保。這項創新研究在今年教育部「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奪得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說,建築科與化工科師生經過半年試驗研究,成功製作出具有漂亮紋理的「椰絲環保磚」與「椰絲花格磚」。環保磚不只成本低廉、質地輕巧,並且抗壓強度大,經過推廣應用後,可為廢棄椰殼、保特瓶找尋一條新出路。不僅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也為地球環保做出具體的貢獻。
中正高工表示,椰子是夏天不少人熱愛的消暑聖品,但喝完椰子水後,廢棄的椰子殼常讓攤販非常苦惱。中正高工二年級學生洪佳宜、林育臻、陳冠臣、鄭伯宇,從高雄不少夜市發現這個狀況,4人聯手合作,除了使用廢棄椰子殼,也發想使用過飲料保特瓶回收再利用。
研究團隊隊長洪佳宜表示,同學到夜市蒐集廢棄椰子時,發現攤販們通常取出椰子水後,剩下的椰殼會直接丟入垃圾車中。同學愛喝飲料,教室後方的資源回收桶,每天是滿滿的保特瓶。
團隊指出,從發想到實作,因無法掌握兩種材質的份量,歷經多次失敗,才成功從椰子殼中,取出椰絲纖維。後續加入保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拿廢棄回收物當作原料,成本只有普通磚的十分之一,重量也只有普通磚的四分之三。
與普通紅磚相比,「椰絲環保磚」具有質量輕巧、抗壓強度大的優點,表面可以看到椰絲紋理,適合在庭園砌建清水磚牆,或是在室內玄關砌建屏風磚牆。
校方說,為驗證研究成果,學生還在校園內砌建一座「椰磚磚」展示牆;另外加入石灰著色劑,製作各種顏色的「椰絲花格磚」,外型採用空心花紋,可作為遮陽板、廁所氣窗等用途,既通風又美觀。
指導教師張永翔說,同學利用「材料與試驗」與「專題實作」課程,取出椰絲纖維、塑膠碎屑,黏著劑是水泥砂漿,以4種比例,製作60顆椰絲水泥砂漿試體。
張永翔說經過研究發現,以「20%椰絲纖維加80%塑膠碎屑,取代50%細粒料」製作的「椰絲環保磚」,吸水率與抗壓強度,具有CNS規範「1種磚」品質(吸水率10%以下,抗壓強度每平方公分300公斤以上),均較傳統紅磚使用上更為耐用與經濟。
教育部國教署「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2年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昨天舉行頒獎典禮,其中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共頒發5個獎項,分別為前三名、二名佳作。
中正高工表示,除「椰絲環保磚」獲第一名外,第三名的「建築物地磚空鼓成因與對策的分析」,以及佳作「銅新斜利-結合水循環熱交換系統之日式屋瓦施工改良」也是中正高工師生作品。
高雄市中正高工四名學生,從椰子殻、寶特瓶抽取出椰絲纖維與寶特瓶絲,經過半年研製「椰絲環保磚」,不但比傳統紅磚價格低廉、耐用,且兼具質輕與環保。教育部「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昨頒獎,這項創新研究勇奪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說,建築科與化工科師生成功製作出具有漂亮紋理的「椰絲環保磚」與「椰絲花格磚」,不僅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也為地球環保做出具體貢獻。
中正高工二年級學生洪佳宜、林育臻、陳冠臣與鄭伯宇合作這項專題。隊長洪佳宜表示,團隊到夜市發現攤販們取出椰子水後,椰殼會直接丟入垃圾車中;同學愛喝飲料,資源回收桶每天都可以裝滿一大桶寶特瓶。若能利用這兩種廢棄物製作環保磚,不僅成本低廉,也可資源回收再利用。
團隊從發想到動手實驗,因為無法掌握椰絲纖維與寶特瓶絲兩種分量、製作方式,歷經多次失敗,最緻才成功製作「椰絲環保磚」。拿廢棄回收物當作原料,成本只有普通磚的十分之一,重量只有普通磚的四分之三。與普通紅磚相比,「椰絲環保磚」質量輕巧、抗壓強度大,表面可以看到椰絲紋理,適合在庭園砌建清水磚牆,或是在室內玄關砌建屏風磚牆。
為驗證研究成果,學生們在校園內砌建一座「椰磚磚牆」展示,另外加入石灰著色劑,製作各種顏色的「椰絲花格磚」,表面含有椰絲纖維,具有質感,外型採用空心花紋,可作為遮陽板、廁所氣窗等用途,既通風又美觀。
指導教師張永翔說,同學將廢棄椰子取出椰絲纖維,與回收寶特瓶的塑膠碎屑,以水泥砂漿為黏著劑,以4種比例,製作60顆椰絲水泥砂漿試體。研究發現,以「20%椰絲纖維加80%塑膠碎屑,取代50%細粒料」製作的椰絲環保磚,吸水率與抗壓強度,具有CNS規範「1種磚」品質,,都較傳統紅磚使用上更為耐用與經濟。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昨頒獎,中正高工在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拿下3獎,包括第1名的「椰絲環保磚」,第三名的「建築物地磚空鼓成因與對策的分析」,得獎學生邱䕒儀、蔡沅伯、王宜蓁,指導教師朱芸霈與劉姮君;佳作「銅新斜利-結合水循環熱交換系統之日式屋瓦施工改良」,得獎學生李恩慈、廖子音、劉維翰、洪瑞鴻、郭品延,指導教師楊松翰與王祥宇。
高雄市中正高工四名學生,從椰子殻、寶特瓶抽取出椰絲纖維與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經過半年試驗研究,發現不但比傳統紅磚價格低廉、耐用,且兼具質輕與環保,這項創新研究成果於今年教育部「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大放異彩,勇奪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說,這項由建築科與化工科師生,經過半年試驗研究,成功製作出具有漂亮紋理的「椰絲環保磚」與「椰絲花格磚」,成本低廉、質地輕巧,並且抗壓強度大,經過推廣應用後,將能為廢棄椰子、保特瓶找尋一條新出路,不僅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也為地球環保做出具體的貢獻。
夏天是椰子的季節,喝完椰子水後,廢棄的椰子殻常是攤販最苦惱的問題,中正高工二年級學生洪佳宜、林育臻、陳冠臣、鄭伯宇,從高雄不少夜市發現這項問題,4人開始聯手合作,除了使用廢棄椰子殼,也發想結合同學們使用過飲料保特瓶回收再利用。
從最初發想到動手實驗,因為兩種份量、製作方式無法掌握,曾歷經多次失敗,最後才從椰子殼中,取出椰絲纖維,加入寶特瓶絲製作「椰絲環保磚」,拿廢棄回收物當作原料,成本只有普通磚的十分之一,重量只有普通磚的四分之三。與普通紅磚相比「椰絲環保磚」具有質量輕巧、抗壓強度大的優點,表面可以看到椰絲紋理,適合在庭園砌建清水磚牆,或是在室內玄關砌建屏風磚牆。
隊長洪佳宜表示,同學們到夜市蒐集廢棄椰子時,發現攤販們通常取出椰子水後,剩下的椰殼會直接丟入垃圾車中。平時同學愛喝飲料,教室後面的資源回收桶,每天都可以裝滿一大桶的寶特瓶,若能利用這兩種廢棄物,製作環保磚,不僅成本低廉,亦可達到資源回收的再利用。
為驗證研究成果,學生們還在校園內砌建一座「椰磚磚牆」作為展示,另外加入石灰著色劑,製作各種顏色的「椰絲花格磚」,表面含有椰絲纖維,具有質感,外型採用空心花紋,可作為遮陽板、廁所氣窗等用途,既通風又美觀。
指導教師張永翔說,同學利用「材料與試驗」與「專題實作」課程,將廢棄椰子取出「椰絲纖維」與回收寶特瓶的「塑膠碎屑」,以水泥砂漿為黏著劑,以4種比例,製作60顆椰絲水泥砂漿試體。
經過研究發現,以「20%椰絲纖維加80%塑膠碎屑,取代50%細粒料」製作的「椰絲環保磚」,吸水率與抗壓強度,具有CNS規範「1種磚」品質(吸水率10%以下,抗壓強度每平方公分300公斤以上),均較傳統紅磚使用上更為耐用與經濟。
由教育部國教署主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2年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於昨天(6日)舉行頒獎,其中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共頒發5個奬項,分別為前3名、2名佳作,中正高工就囊括其中的3個獎項,包括勇奪第1名的「椰絲環保磚」,以及第三名的「建築物地磚空鼓成因與對策的分析」,製作學生邱䕒儀、蔡沅伯、王宜蓁,指導教師朱芸霈與劉姮君;佳作「銅新斜利-結合水循環熱交換系統之日式屋瓦施工改良」,製作學生李恩慈、廖子音、劉維翰、洪瑞鴻、郭品延,指導教師楊松翰與王祥宇。
外送服務業夯,最讓外送員傷腦筋的是時有餐點傾倒情形,導致與消費者爭議。高雄市中正高工汽車科學生歷經半年研究與改良,研發「不讓你倒-外送箱平衡装置」,希望能幫助辛苦的外送員,減少外送時餐點翻倒的機率發生。
這項創意獲得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2年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動力機械群」第三名。教師許慶雄、吳柏震指導汽車科學生林玟宏、蘇哲緯,學生發現外叫餐點時,外送員騎機車時可能因穩定度不夠,時有餐點傾倒情形發生,導致如便當內菜色溢亂,或飲料「縮水」等,其中又以湯品與飲料最多。
學生為了幫助辛苦的外送員減少外送時餐點傾倒的情形,除了從外送箱找問題,也訪談不少外送員。其中有店家不會主動附贈飲料底座,也有外送員自行加上束帶或隔板,但仍有餐點翻倒,也發現外送機車在加速過彎時,或因傾斜或因煞車的慣性所造成。
中正高工汽車科學生依據問題,模擬自行製作外送箱,由内、外桶組成,再以Arduino電路控制,當機車轉彎或煞車時,系統即會自行經由馬達轉動,使外送箱內的物品保持水平,減少傾倒的機率發生。保護外送人員與維護顧客權益,減少雙方爭議,並經過不斷測試後成效極佳。
學生們說,外送員非常辛苦,大多都會趕時間外送,卻還要擔心物品能安然無恙送到消費者手中,所以希望研發的外送箱平衡装置,能幫助更多的外送員。
中正高工在今年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2年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獲得2件第一名,1件第二名,2件第三名,2件佳作。冷凍空調科老師邱禹文指導學生顏士程、曾元傳、朱紘毅、曾雋恩、李亞勳,設計「變頻恆溫熱泵系統」榮獲電機與電子群第一名。建築科老師張永翔、化工科老師柯人彰,指導學生洪佳宜、林育臻、陳冠臣、鄭伯宇「利用廢棄椰子與回收寶特瓶製作椰絲環保磚之研究」榮獲土木與建築第一名。
獲「化工群」第二名作品是「探討正電高分子溶液抑菌於口罩效果」,製作學生何昀倢、劉佳姵、陸心榕,指導老師徐世函、柯人彰。獲「土木與建築群」第三名的「空鼓敲擊器」,製作學生邱䕒儀、蔡沅伯、王宜蓁,指導教師朱芸霈、劉姮君,目前正向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申請專利。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表示,各科老師利用專題實作等專業課程,成果發表邀科大教授擔任評審,這是未來職場競爭力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