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簡介:
下淡水溪鐵橋位於台鐵屏東線九曲堂車站至六塊厝車站間,橋面橫跨高屏溪(舊稱下淡水溪),俗稱高屏舊鐵橋。由日籍工程師飯田豐二設計興建,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在台灣總督府技師飯田豐二的主持規劃下,工程歷時約三年,於1913年(大正2年)底竣工。1913年12月20日阿猴、九曲堂間開通列車;翌年2月15日打狗(今高雄港車站)、阿猴間鐵路正式通車。戰後由於下淡水溪更名高屏溪加上鐵橋橫跨高、屏兩縣,故在戰後有「高屏鐵橋」之俗稱。
下淡水溪鐵橋全長1,526公尺,共有24孔,每個橋孔長度為63.6公尺,屬於單線鐵道橋,橋樑上部結構以圓弧鋼桁架為主體,桁架(Truss)高度15.1公尺,橋樑下部結構之兩側橋台寬7.55公尺,高約4.5公尺,橋台由混凝土澆置,外皮再圍護清水磚,轉角處以日本德山產的花崗石收邊;橋墩則為沉箱基礎,上部以紅磚砌造,墩體兩側圓弧面處也包裹德山產花崗石,高9.5公尺,呈橢圓形以破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