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加入廢液晶面板玻璃 增加抗壓強度 高雄中正高工競賽奪冠
《自由時報》記者方志賢2022年5月8日 https://bit.ly/3FXRdZ9
高雄中正高工建築科、化工科4名二年級學生,實驗發現混凝土加入廢液晶面板玻璃,能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減少廢液晶面板對環境的污染,並可廣泛應用在道路、排水溝等公共工程;研究經反覆的實驗,以「添加廢液晶玻璃製作HFC高流動化混凝土之研究」,勇奪「全國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1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昨在臺師大舉行頒獎。中正高工學生王文伶、彭詠暄、姜詠翔、黃冠瑋,以廢液晶面板玻璃壓碎成玻璃砂,作為「 HFC高流動化混凝土」,因為研究題目深具創意,具有商品化價值,獲評審青睞。
4位學生透過學校「材料與試驗」與「專題實作」課程,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研究設計,依混凝土齡期,共製作36顆混凝土試體。經半年研究,依試驗結果,提出以30%玻璃砂取代混凝土的細粒料,製作為玻璃砂混凝土,不僅工作度最高,而且混凝土抗壓強度也最高,最適宜製作為高流動化混凝土。
指導老師張永翔,說液晶顯示器(LCD)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如手機、平板、電視等。隨著LCD使用量急遽成長,廢棄量亦與日俱增,目前我國每年市售液晶面板報廢品與製程不良品,合計約8000噸,若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沉重的負擔。
王文伶說,將廢液晶玻璃回收利用,取代細粒料,製作玻璃砂混凝土,不僅成本低廉,並且可以減少天然砂石使用,達到再生粒料有效利用,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政策。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表示,這次全國專題製作競賽,中正高工另有「泥金:VAE-P 與細菌對風化水泥砂漿之複合效應」,以添加複合菌叢等摻料,提升已風化水泥之抗壓強度,亦獲得評審肯定,榮獲專題組佳作。
中正高工4生全國專題競賽奪冠
《臺灣時報》記者陳萬強2022年5月9日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建築科、化工科四名二年級學生,從學校實驗中發現混凝土中加入廢液晶面板玻璃,能夠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在「全國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土木與建築群」勇奪專題組第一名。
中正高工學生王文伶、彭詠暄、姜詠翔、黃冠瑋,以廢液晶面板玻璃壓碎成玻璃砂,製作「玻璃砂混凝土」,可減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工作度,作為「HFC高流動化混凝土」,因為研究題目深具創意,具有商品化價值,獲得評審青睞,榮獲專題製作專題組第一名。
中正高工建築科與化工科共四位學生,透過學校「材料與試驗」與「專題實作」課程,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研究設計,依混凝土齡期,共製作36顆混凝土試體。
經過半年的研究,依據試驗結果,提出以30%玻璃砂取代混凝土的細粒料,製作為玻璃砂混凝土,不僅工作度最高,而且混凝土抗壓強度亦最高,最適宜製作為高流動化混凝土。澆置混凝土時,不需振動即可搗實,減少勞力,泵送容易,施工快速,拆模後不會有蜂窩現象。
液晶顯示器(LCD)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如手機、平板、電視等。隨著LCD使用量急遽成長,廢棄量亦與日俱增,目前我國每年市售液晶面板報廢品與製程不良品,合計約有8,000噸,若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沉重的負擔。
隊長王文伶同學說,該項研究能廣泛應用在道路、排水溝等公共工程上,同時大幅減少廢液晶面板對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
高職生研究混凝土滲入廢液晶面板玻璃 減汙增加抗壓度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2022年5月8日 https://bit.ly/3luJyI4
高雄市中正高工建築科與化工科學生從學校實驗中發現混凝土中滲入廢液晶面板玻璃,能夠提高抗壓強度,廣泛應用在道路、排水溝等公共工程,同時大幅減少廢液晶面板對環境的汙染,以「添加廢液晶玻璃製作HFC高流動化混凝土之研究」,獲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1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1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昨在台灣師範大學頒獎。中正高工學生以廢液晶面板玻璃壓碎成玻璃砂,製作「玻璃砂混凝土」,可減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工作度,作為「HFC高流動化混凝土」,因為研究題目深具創意,具有商品化價值,獲得評審青睞。
王文伶、彭詠暄、姜詠翔與黃冠瑋,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研究設計,依混凝土齡期,共製作36顆混凝土試體。經過半年的研究,依據試驗結果,提出以30%玻璃砂取代混凝土的細粒料,製作為玻璃砂混凝土,不僅工作度最高,而且混凝土抗壓強度也最高,最適宜製作為高流動化混凝土。澆置混凝土時,不需振動即可搗實,減少勞力,泵送容易,施工快速,拆模後不會有蜂窩現象。
隊長王文伶表示,液晶顯示器(LCD)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如手機、平板、電視等。隨著LCD使用量急遽成長,廢棄量也與日俱增,若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沉重的負擔。如果能將廢液晶玻璃回收利用,取代細粒料,製作玻璃砂混凝土,不僅成本低廉,而且可以減少天然砂石使用,達到再生粒料的有效利用。
指導老師張永翔表示,指導專題的過程中,質疑、失望、爭吵是學生成長的開始。老師陪伴學生找尋題目、探索問題,進行研究,學生之間有不同意見時,協助解決問題,讓學生們將來面對問題時,能更有勇氣及能力解決。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表示,「專題實作」是技術型高中培養學生素養的重要課程,學生經由動手實作,將108課綱精神核心素養與專題實作結合,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的問題、團隊合作、創意思考、資料彙整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正高工學生作品「泥金:VAE-P 與細菌對風化水泥砂漿之複合效應」,以添加複合菌叢等摻料,提升已風化水泥之抗壓強度,也獲得評審肯定,獲專題組佳作。
混凝土加料更抗壓!高雄中正高工幫廢液晶面板找出路,競賽奪冠
《蘋果新聞網》記者凃建豐2022年5月8日 https://bit.ly/3wsKEuw
高雄中正高工建築科、化工科四名二年級學生,從學校實驗中發現混凝土中加入廢液晶面板玻璃,能夠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能廣泛應用在道路、排水溝等公共工程上,同時大幅減少廢液晶面板對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研究經過半年反覆的實驗,以「添加廢液晶玻璃製作HFC高流動化混凝土之研究」參與競賽,昨天(7日)勇奪「全國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1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昨(7)日在臺灣師範大學舉行頒獎典禮。中正高工學生王文伶、彭詠暄、姜詠翔、黃冠瑋,以廢液晶面板玻璃壓碎成玻璃砂,製作「玻璃砂混凝土」,可減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工作度,作為「HFC高流動化混凝土」,因為研究題目深具創意,具有商品化價值,獲得評審青睞,榮獲專題製作專題組第一名。
中正高工建築科與化工科共4位學生,透過學校「材料與試驗」與「專題實作」課程,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研究設計,依混凝土齡期,共製作36顆混凝土試體。
經過半年的研究,依據試驗結果,提出以30%玻璃砂取代混凝土的細粒料,製作為玻璃砂混凝土,不僅工作度最高,而且混凝土抗壓強度亦最高,最適宜製作為高流動化混凝土。澆置混凝土時,不需振動即可搗實,減少勞力,泵送容易,施工快速,拆模後不會有蜂窩現象。
液晶顯示器(LCD)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如手機、平板、電視等。隨著LCD使用量急遽成長,廢棄量亦與日俱增,目前我國每年市售液晶面板報廢品與製程不良品,合計約有8,000噸,若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沉重的負擔。
隊長王文伶同學說,將廢液晶玻璃回收利用,取代細粒料,製作玻璃砂混凝土,不僅成本低廉,並且可以減少天然砂石使用,達到再生粒料有效利用,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政策,打造永續美好的地球。
指導老師張永翔說,這項研究有助提升混凝土運用工程遠景,指導專題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雖然有質疑、失望與爭吵,但都是研究發現中最重要的一環;指導老師陪伴學生,找尋題目、探索問題,進行研究;學生之間有不同意見時,協助解決問題,從當初發想到實現,師生一起經歷酸甜苦辣的歷程,讓學生們將來面對問題時,能更有勇氣及能力解決。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表示,「專題實作」是技術型高中培養學生素養的重要課程,學生經由動手實作,將108課綱精神核心素養與專題實作結合,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的問題、團隊合作、創意思考、資料彙整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次全國專題製作競賽,中正高工另有「泥金VAE-P與細菌對風化水泥砂漿之複合效應」,以添加複合菌叢等摻料,提升已風化水泥之抗壓強度,亦獲得評審肯定,榮獲專題組佳作。
全國高中111年專題創意製作賽 高市中正高工建築化工科4生研究混凝土勇摘冠軍
《鮮週報》記者高培德 2022年5月8日 https://bit.ly/3woWqWG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1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5月7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頒獎典禮,高市中正高工王文伶、彭詠暄、姜詠翔、黃冠瑋等4名建築及化工科二年級學生「添加廢液晶玻璃製作HFC高流動化混凝土之研究」勇奪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團隊費時半年實驗發現,添加30%廢液晶面板玻璃砂取代混凝土細粒可提升抗壓性,進一步應用道路、排水溝等公共工程,降低環境衝擊,深獲評審青睞獲獎,另「泥金:VAE-P 與細菌對風化水泥砂漿之複合效應」榮獲專題組佳作。
隊長王文伶表示,回收廢液晶玻璃製作玻璃砂混凝土,降低材料成本,減量天然砂石,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指導老師張永翔表示,研究可廣泛應用混凝土公共工程,師生確立題目,探索問題,意見相左時協調達成共識,發想至落實過程歷經波折,強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校長高瑞賢表示,技術型高中專題實作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細節,強化團隊合作、創意思考、資料彙整、解決問題能力,呼應108課綱核心素養精神。
研究混凝土加入廢液晶面板玻璃 能增加抗壓強度 減少環境污染 中正高工學生全國專題競賽奪冠
《波新聞》記者陳穎2022年5月8日 https://bit.ly/3MvnObb
中正高工建築科、化工科四名二年級學生,從學校實驗中發現混凝土中加入廢液晶面板玻璃,能夠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能廣泛應用在道路、排水溝等公共工程上,同時大幅減少廢液晶面板對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研究經過半年反覆的實驗,以「添加廢液晶玻璃製作HFC高流動化混凝土之研究」參與競賽,昨(7)日勇奪「全國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1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昨(7)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頒獎典禮。中正高工學生王文伶、彭詠暄、姜詠翔、黃冠瑋,以廢液晶面板玻璃壓碎成玻璃砂,製作「玻璃砂混凝土」,可減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工作度,作為「HFC高流動化混凝土」,因為研究題目深具創意,具有商品化價值,獲得評審青睞,榮獲專題製作專題組第一名。
中正高工建築科與化工科共4位學生,透過學校「材料與試驗」與「專題實作」課程,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研究設計,依混凝土齡期,共製作36顆混凝土試體。
經過半年的研究,依據試驗結果,提出以30%玻璃砂取代混凝土的細粒料,製作為玻璃砂混凝土,不僅工作度最高,而且混凝土抗壓強度亦最高,最適宜製作為高流動化混凝土。澆置混凝土時,不需振動即可搗實,減少勞力,泵送容易,施工快速,拆模後不會有蜂窩現象。
液晶顯示器(LCD)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如手機、平板、電視等。隨著LCD使用量急遽成長,廢棄量亦與日俱增,目前我國每年市售液晶面板報廢品與製程不良品,合計約有8,000噸,若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沉重的負擔。
隊長王文伶同學說,將廢液晶玻璃回收利用,取代細粒料,製作玻璃砂混凝土,不僅成本低廉,並且可以減少天然砂石使用,達到再生粒料有效利用,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政策,打造永續美好的地球。
指導老師張永翔說,這項研究有助提升混凝土運用工程遠景,指導專題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雖然有質疑、失望與爭吵,但都是研究發現中最重要的一環;指導老師陪伴學生,找尋題目、探索問題,進行研究;學生之間有不同意見時,協助解決問題,從當初發想到實現,師生一起經歷酸甜苦辣的歷程,讓學生們將來面對問題時,能更有勇氣及能力解決。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表示,「專題實作」是技術型高中培養學生素養的重要課程,學生經由動手實作,將108課綱精神核心素養與專題實作結合,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的問題、團隊合作、創意思考、資料彙整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次全國專題製作競賽,中正高工另有「泥金:VAE-P 與細菌對風化水泥砂漿之複合效應」,以添加複合菌叢等摻料,提升已風化水泥之抗壓強度,亦獲得評審肯定,榮獲專題組佳作。